立足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018-03-08 22:23赵洪彬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3期
关键词:化学核心学科

赵洪彬

高中化学学科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学生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所达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也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科知识是形成学科素养的载体,学科活动是形成学科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利用适宜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将学科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近年来,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化学组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实践,已经逐步形成了一种“自主探究”式化学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奠定了基础。

在此,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阐述高中化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与发展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同时,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解读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基本环节,并针对自主探究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对自主探究的组织和实施及其注意事项进行说明,以扩大自主探究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的使用范围,提高自主探究的可操作性,使其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和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一、自主探究与发展核心素养的关系

素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处事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导向的教学评价,要求化学教学从知识解析为本转向促进学生认识发展为本。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开展多样化实验探究及实践活动,促使知识向能力和素养转化。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化学知识的形成规律,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自主,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保障。

自主探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对学科问题进行研究,强调学习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研究的成果就是学习的结果。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探究学习教育理论指导下提出的,它包括“提出问题—自主设计—科学论证—实验探究—分享交流—总结提升”六个基本环节,融合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构成要素,与发展核心素养高度吻合。

二、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1.提出问题

自主探究是模拟科学研究进行的学习活动,其特点是学生借助对问题的研究获得知识和方法。而高质量的问题又是决定学习成效的关键,因此问题要具备以下特点。

一是突出知识核心,问题要充分发挥知识与方法的载体功能;二是体现核心素养,即问题的提出方式和后续探究能体现相关核心素养;三是有探究的必要,要“真探究”,不要“假探究”;四是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时,可将探究问题提出的环节设计为:学生回忆金属参加的化学反应;对反应进行分类;依据分类结果总结金属化学通性。探究的问题是:利用金属化学通性推测钠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探究问题的提出,是以尊重学生已有经验为前提,引领学生构建认知模型的基础。借助问题,可以为学科核心素养与自主探究的相互融合奠定基础。

2.自主设计

围绕问题,让学生在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自己设计探究方案。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可提高学习的主体意识,提升研究与创新的能力,形成化学学科思维方式。

3.科学论证

学习小组间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目的是检验知识运用的科学性及方案的可行性。论证的过程是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的过程,也是进行证据推理与深度学习的过程,同时还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4.实验探究

利用实验对前期推测和设计做出判断与验证,这是发展学生实验探究、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为了鼓励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不要轻易否定学生虽设计有误但操作无险的方案,要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例如,在学习钠的化学性质时,学生根据金属通性推测钠有三种性质:一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二是与盐酸反应置换氢气;三是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铜单质。那么钠的性质是不是这样呢?教师可先不告诉学生结论,而是让他们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碰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让探究活动以科学研究的形式进行。

5.分享交流

这是实验探究后的匯报答辩环节。学生在质疑、交流中获得对问题的全面认识和理解,既是对前一阶段探究的总结,也是进一步探究的新起点,使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得到进一步体现。例如,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现象与预测的不同,学生推测钠可能具有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性质,通过质疑提出新的问题,引发了对钠的性质的进一步探究。

6.总结提升

突出研究成果、揭示知识规律,是自主探究的落脚点。该环节重在揭示知识规律,提炼研究方法,还要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建构过程。例如,在钠的性质探究中,教师通过两个问题将学生的研究结果与其原有认知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一是既然钠能和水反应,那么钠与盐酸反应时,到底是和水反应,还是和盐酸反应?二是按照金属活动性的顺序判断,钠能不能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如何实现该反应?教师以此启发学生,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从本质上认识极活泼金属在遵守化学通性时的不同表现,体会自然科学的迷人魅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以“有模式但不唯模式”为原则,灵活运用六个环节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将科学研究过程“课堂化”,将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对自主探究与发展核心素养结合的思考

实践表明,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优势明显,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自主探究教学的适用范围还不够广泛。目前自主探究主要应用于实验特征比较明显的教学中,还没有完全关照到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

二是师生对自主探究的理解还比较狭隘。由于自主探究在化学学习中被过多地等同于实验探究,故造成核心素养的发展不平衡。所以,要明确“理论思维探究”也是探究的重要形式,扩大自主探究与核心素养的联系。

三是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中的定位较难把握。处理好教师作用的发挥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关系,决定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需要在完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同时关注教师的作用,尤其是要做好学科素养与学科知识的融合,使学科素养的发展贯穿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全过程。

(责任编辑 郭向和)endprint

猜你喜欢
化学核心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