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森林康养的重庆市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策略

2018-03-09 06:25何俊琳慕长龙唐明坤谢天资陈俊华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大圆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

何俊琳,慕长龙,吴 瑶,唐明坤,谢天资,陈俊华*

(1.重庆市江津区大圆洞林场,重庆 江津 402260;2.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81;3.四川卧龙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四川 汶川 623006)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给现代人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疾病,如抑郁症、高血压、高血脂等。现代医学界一致认为,引起这些疾病的主要“元凶”是压力(压迫感),而森林是释放压力的最佳环境[1]。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康养具有缓和心理紧张、提高免疫细胞活性、增加抗癌蛋白数量等作用。同时,森林康养也是一种新型的森林旅游方式,是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和实现健康中国的新途径[2]。四川、湖南、江西等地都已经着手建立森林康养基地试点,积极推动以森林康养为中心的新产业旅游经济[3~7]。目前,国内许多森林公园大打森林康养牌,提出以森林公园为载体建立森林康养基地。康养型森林公园是一种强调森林保健、养生、休憩功能的全新森林旅游形式。但目前我国的康养型森林公园尚处于起步期,缺乏科学理论与方法指导和系统的康养型森林公园规划理论体系。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作为重庆市首批10个森林康养型森林公园之一,原来做的总体规则到2015年已经到期,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已不能适宜观光游憩!于是进行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重庆市林业局、江津区林业局十分重视本次总体规划修编,指示要将森林康养作为本次规划的重点和主题。2016年项目组对重庆市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现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了4次实地调查(每个季节1次),在对其森林风景资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大圆洞建设森林康养型国家森林公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策略,以期为康养型森林公园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1 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重庆市西南、江津区南部,总面积 3 459 hm2,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6°13′22.5″~106°17′45.3″、北纬28°50′51.7″~28°56′10.2″,公园所处区域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年均降雨量 1 370.5 mm。据1995年西南师范大学的调查资料,公园境内建群种、优势种和常见维管束植物有150科 1 300多种,脊椎动物22目70科190多种。公园内植被茂密,林地面积占99.17%,森林覆盖率高达97.08%。森林公园自批准建立以后,受多种因素影响,现阶段旅游活动处于自发状态,主要客源为重庆市内游客和少量外地自驾车游客和热爱徒步旅行的驴友。2015年11月,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荣获首批重庆市“最美森林氧吧”称号。

2 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森林康养基地的优劣势分析

2.1 优势

2.1.1 区位优势

森林公园地处川渝黔三省(市)交界的“金三角”腹心,距成渝环线G93白沙镇出口32 km,距成渝铁路白沙站26 km,距长江重要码头白沙港24 km、距重庆主城约100 km,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130 km。在建的合(川)-壁(山)-(江)津高速公路在森林公园的蔡家、中山镇均有出口,规划中的綦江-赤水-叙永高速公路在森林公园设有出入口,规划中的沿江高铁在白沙镇设站。铁路、高等级公路、航运构成的交通网络大大增强了森林公园的通达性,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2.1.2 环境资源优势

图1 土地利用现状(A)、林地利用现状(B)、树种组成(C)(单位:hm2)

公园内植被茂密,根据提供的林地保护利用资料[8],计算出公园内的林地面积 3 430.32 hm2,占公园总面积的99.17%,森林覆盖率高达97.08%;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 3 357.87 hm2,占林地面积的97.89%(见图1)。公园内环境优雅,清幽,许多地方处于较为“原始”未开发状态,气候温和适宜。森林公园年平均气温17℃~18℃左右,夏季平均气温比江津城区和重庆市区低3℃~5℃。据测定,森林公园负氧离子平均含量为 1 515个·cm-3,根据重庆市空气负离子等级划分标准,达到了一级水平。森林公园内以柳杉、杉木、马尾松为主的人工针叶林面积达 3 368.24 hm2,占整个森林公园林地面积的98.19%。

2.1.3 政策优势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提出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将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丰富生态产品,优化生态服务空间配置,提升生态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目前,国内有113处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十三五”期间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利用设施建设专项》。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渝黔经济区等的战略,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成渝城市群等多重政策优势为大圆洞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保驾护航。

2.2 劣势

2.2.1 公园内树种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

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森林主要以柳杉、杉木、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树种搭配简单,群落结构单一。在生态功能上,不能充分发挥森林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以及生物多样性功能。由于密度过大,较易发生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在景观上,以针叶林为主的森林缺乏季相变化,导致观赏性较差,满足不了大多数游客追求多样季相变化、色彩丰富景观需求。

2.2.2 森林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体系没有完善

公园目前旅游尚处于初级阶段,未形成良好的旅游体系。旅游观光是森林公园旅游的主体产品,但产品单一,旅游产品缺乏多样性、参与性和体验性;缺乏科普、学习、探险、运动、竞技等针对年轻人群体的专项旅游项目;商务会议、康体养生、婚庆蜜月、休闲度假等尚未形成体系。在购物方面,公园没有旅游商品专卖场所,缺乏有效的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土特产销售平台;在娱乐方面,公园未依托丰富的文化背景,缺少技艺表演和文艺节目的展现。旅游发展要素整合的不均衡,食、住、行、游、购、娱的不配套,容易逐渐减弱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森林公园周边存在竞争力的景区或森林公园,也对公园的发展造成一定压力(见表1)。

表1 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周边景区或森林公园主要优势与特色对比分析

2.2.3 旅游服务设施欠佳,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森林公园综合接待服务功能不完善。森林公园内目前具有综合接待能力的宾馆是水井湾瑞豪森林宾馆,孔子庙也有一处宾馆但硬件设施远不如前者。此外,公园内有4家农家乐,但规模都较小,档次低,日可供床位总计不足200个,其餐饮、住宿、卫生等硬性设备简陋,远远不能满足游客需求。从事旅游商品销售的旅游商品店、土特产个体店、公园内饮食及零售服务网点几乎没有,公园内或附近医疗设施缺乏。另外在公园内,移动电话通讯信号没有实现全覆盖。

2.2.4 管理机构不健全

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于2004年获得国家批复,并于2005年编制第一部总体规划,其森林公园建立已十余年。但至今没有成立森林公园管理部门,仍然实行的是“一套班子,两个牌子”的管理模式,管理主体不明确,公园的建设较为滞后。

2.2.5 旅游产品宣传促销能力不足,旅游品牌尚未形成

由于受地方财政和管理体制的限制,公园长期以来均处于待开发状态。近年来,随着森林旅游的发展和兴起,公园的旅游宣传逐渐展开。但依然存在宣传经费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辐射范围小,宣传推介方式单一,客源市场开发焦点分散,旅游企业营销人员缺乏,后期营销的持续性、系统性、针对性、创新性不强等多种弊端。需要推广公园的旅游活动,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丰富促销手段和方式,提高推广层次,全面展示公园优势旅游资源、快速建立和推广优势旅游品牌、促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提升旅游整体形象。

2.2.6 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养生基地质量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养生基地质量评定》(LY/T 2789—2017)[9],对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养生资源、森林养生环境、森林养生设施和森林养生管理与服务4项内容进行评定,评定结果上述4类评价值分别为20分、26分、14分、6分。由此可见,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较好,森林养生资源和森林养生环境分别占该项评价总分的80%和86.67%;而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则较差,评价得分只占该项评价总分的56%、30%。因此,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中,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应重点规划。森林养生设施和森林养生管理与服务类中,有3项指标得分为0,分别是森林养生活动区面积、森林养生指导、森林养生客户档案。

从各指标的得分情况来看(见图2),得分为3分的指标最多,数目为8个,占全部指标的40%;其次是5分的,占30%;评价得分值为4分和0分的数目均为3个,占15%。由此可知,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康养基地各项目指标的评价分值普遍偏低,总体得分66分,评价等级为三级,和一流森林康养基地还有较大距离,有许多项目(指标)需要进行质量提升。

图2 指标评价得分统计

3 大圆洞建设森林康养型森林公园的发展策略

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应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转劣势为优势、变优势为胜势、化威胁为机遇、抓机遇求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宣传促销策略,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从上述分析可知,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既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但更多的是存在不足。为取得森林公园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抓住机会,趋利避害,弱化和转变劣势与威胁,从根本上提升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对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的优势与劣势,外部发展环境的机会和挑战 4 个因素来进行两两交叉分析,制成SWOT 分析矩阵表(见表2),以此来寻求有效的发展策略。

表2重庆市江津区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SWOT分析矩阵

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优势(S)劣势(W)1.区位优势2.环境资源优势3.政策优势1.森林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体系没有完善2.旅游服务设施欠佳,服务能力亟待提高3.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4.旅游产品宣传促销能力不足,旅游品牌尚未形成机遇(O)1.国家战略发展机遇2.旅游政策机遇3.森林旅游的市场机遇4.社会投资机遇SO策略1.充分发挥区位、环境资源优势,注重市场需求2.利用好国家和地方政策,积极争取多方投入,拓宽融资渠道WO策略1.争取社会资金,创新以森林康养、长寿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改善服务设施、设备,加强员工及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2.成立森林公园管理局(处),健全机制体制改革,优化人员配置3.开展多种形式多样地的宣传营销,创新宣传营销模式,促进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大发展。威胁(T)1.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2.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竞争ST策略1.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统筹规划2.推进品牌建设,弱化同质化WT策略1.与周边森林公园及景区合作,互利共赢2.创新宣传营销模式,提高森林公园知名度

从大圆洞森林养生基地质量评价来看,公园内的“森林养生活动区、餐饮设施、保健设施、森林养生步道”这四项是目前首先要进行改善或质量提升的。因此,提出大圆洞基于建设康养型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策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3.1 提升公园内的植被与森林景观质量

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目前没有“森林养生活动区”,而指标的含义为“面积较大、林木稀疏、地势较为平缓、风景资源质量较高的块状区域,能供人们进行太极、禅修、瑜伽、冥想、养生操等各类森林养生活动区域”。将公园内两岔河-吊脚楼一带,水井湾-郑兴庙一带,宠家沟、杉树岗、木梯岩打造成森林养生活动区,面积319.33 hm2。本区域坡度相对较为平缓,现有植被主要为柳杉、杉木,由于密度过大,林中阴暗,导致群落中植株长势参差不齐、林冠厚实而林下植物难以生长,景观质量和通透性均较差,同时游客也难于进入林中开展森林康养活动。本次规划对上述区域的森林群落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增强这些区域的森林康养功能。具体措施:通过间伐调整群落密度,控制森林郁闭度在0.4~0.6之间,采伐掉林下长势不好的低矮弯曲木,增加林下透光度,在林间空隙地内补植香樟、银杏、杨树、厚朴、杜仲、喜树、枫香、鹅掌楸等具有观赏和康养价值的树种,同时在林下种植山茶、桂花、南天竹、蔷薇、牡丹、十大功劳、含笑、爬山虎等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以营造林下康养步道两侧景观(推荐森林公园保健养生类植物名录详见表3),丰富群落层次和物种数;这样既可以增加散发芬多精的树种类型,又可以增加群落的景观价值。改造面积共计319.33 hm2。改造后,森林养生活动区这一指标的得分值可以达到5分。

3.2 改善公园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

3.2.1 游客服务中心

游客服务中心是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旅游信息、导游服务和接受旅游投诉的综合服务场所。在康养型森林公园的游客服务中心内还应提供一些康养知识的咨询,养生知识的宣传等。游客服务中心一般分为两级,即公园综合管理中心和服务点(站)。建议建立公园综合管理中心2处,服务点(站)11处。公园综合管理中心设在公园的主、次要入口处,这是公园对外服务的窗口和大本营。服务点(站)一般利用现有管护站(点)来设立,主要提供简易的购物和咨询服务。

3.2.2 餐饮设施

餐饮设施的规划建设应遵循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具备康养特色,并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的原则。根据大圆洞的游客规划预测情况,所需餐位预测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而得:

计算可得,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近期餐位预测为800人·d-1,远期为2 500人·d-1。结合现有的宾馆、农家乐情况,对现有的2处宾馆(孔子庙宾馆和水井湾瑞豪森林宾馆)进行提档升级;对简老大农家乐、天鹅休闲山庄、梯子湾农家乐、叶老大农家乐按照重庆市森林人家标准进行升级打造,要加强对几处森林人家经营场所周边森林生态环境的维护和安全设施、设备的配备和安装,扩大绿化面积;加强必要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和提升,保持环境卫生整洁,确保经营场地无安全隐患。各服务点(站)可提供方便面食等简单餐饮。这些宾馆、森林人家针对不同消费群体,高、中、低档具备。“森林人家”打造以乡土特色为主的餐饮,为游客提供当地特色小吃、朴素的农家饭等,让游客零距离体验乡村生活!孔子庙、瑞豪森林宾馆位于游客集散区,设置大型餐饮设施,如风味餐厅、快餐店、养生餐厅等。每个餐厅除了家常菜还包括专门研制的养生菜系,针对不同季节不同人群推出不同的调养系列菜谱。实施后,每日可接纳就餐人数达3 000人次,住宿800人次。“食宿设施”指标评价可达5分。

3.2.3 保健设施

充分利用森林的保健功能,加强建设保健疗养设施,为游客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规划聘请专业康养专业人士根据游客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设置相应的保健计划、膳食计划,并建立完整系统的客户养生档案,开发药膳养生服务,具有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年益寿等方面的功效。建议近期(2018-2020年)在公园综合管理中心设大型森林康养(疗养)院1座,卫生所l处、设救护站1处,在宠家沟、郑兴庙和五福堂服务点各设置康养保健所1处,购置必要的医疗用品,使卫生所和救护站具备对常见病的处理能力。实施后,“森林养生指导”和“森林养生客户档案”这两个指标分别增加评价分5分。

3.3 提档升级现有游步道,新建森林养生步道

森林养生步道是指铺设在森林内空气负离子含量较高、环境优美、植被覆盖率高、植物精气充沛的区域,坡度平缓,以健康养生、休闲放松、释放压力为目的的步道。建议沿天鹅湖、新建的两个湖泊(天马湖、回龙湖)建设环湖栈道,长度分别为 1 100 m和970 m。新建孔子庙至大山坪、水井湾至郑兴庙森林养生步道,长度分别为 1 200 m、1 100 m。建设完成后,森林养生步道的长度可达6.57 km,这一指标的评价分值也将达到5分。

上述建设实现后,指标的评价分值可增加,总评价分值可达到87分,评价等级为一级。

4 讨论

为游客提供一个回归自然、释放压力、治愈心灵创伤的保健养生环境是康养型森林公园的规划目标。因此应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与文化特色,营造良好的康养氛围,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康养景观。在选址方面,应选择成片森林,综合考虑林分的结构稳定性、季相变化的多样性、郁闭度、地形地貌、自然与人文景观、交通可达性等影响因子[10]。在树种的选择上,应以松、杉、栎、柏等为佳,并应在其中多补植一些具有杀菌并且最好还有季相变化的景观树种。大圆洞可对区域内的柳杉、杉木纯林进行结构改造,生态疏伐后,在林窗内补植喜树、栎类、香樟、栾树、红枫、楠木等阔叶树种,还应注重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形成完善的益健型植物群落。

表3 重庆市江津区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保健养生树种推荐名录

森林游步道是森林康养疗法的主要形式之一。经对城市步道和森林步道的对比实验证实森林步道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具有更好的舒适性,这主要来源于森林康养因子的作用[11]。但如何更好地更充分地利用这些康养因子,在游步道的选线和设计上应考虑到各类游客的需求和康养功能。选线上应综合考虑森林步道周边人体舒适度、空气PM2.5 浓度、空气负氧离子含量、空气微生物浓度等因素;在设计上应避免选用单一的式样,可选用使人感到舒适的细木屑、落叶、碎砂石等柔性生态路面材料,并注意防水、防滑,以保障游客的行走安全。步道旁的边坡也以亲近自然的生态做法为主,保持步道的排水通畅[9]。结合大圆洞的实际情况,可选用杉木枝、当地的红色砂石以及鹅卵石等作为康养步道。

餐饮服务方面,膳食的搭配上,大圆洞应充分利用本地土壤“富硒”这一特色,开发出具有本地乡土特色的富硒保健菜(饮)品,如竹笋、木耳、野生山药、野生食用菌类等森林蔬菜和富硒茶饮、富硒水果(汁)。“森林人家”的菜品应突出“土”和绿色生态的特色,即土(蔬)菜、土鸡、土鸭等。并将这些特色富硒产品加工成旅游商品,供游客选用购买。

康养型森林公园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规划理论、规划体系均不完善。关于森林康养基地的质量评价因子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同时在康养类植物的选择上,对于其功效和作用机制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进而为康养主题的森林公园植物配置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1] 薛静,王青,付雪婷,等.森林与健康[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4,25(3):109~112.

[2] 刘朝望,王道阳,乔永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探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7,(2):93~96,156.

[3] 何彬生,贺维,张炜,等.依托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探讨—以四川空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四川林业科技,2016,37(1):81~87.

[4] 吴晓青,朱雪娟.浅析四川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优势[J].四川林业科技,2016,37(4):43~46.

[5] 马捷,甘俊伟.基于SWOT分析的四川森林康养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7,38(2):132~135,146.

[6] 柏方敏,李锡泉.对湖南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思考[J].湖南林业科技,2016,43(3):109~113.

[7] 陈亚云,谢冬明.江西森林康养旅游发展刍议[J].南方林业科学,2016,44(5):58~60.

[8] 重庆市江津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2-2020年)及数据库.内部资料.

[9] 国家林业局.森林养生基地质量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LY/T2789—2017).

[10] 谭益民,张志强.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研究[J].湖 南 工 业 大 学 学 报,2017,31(1):1~8.

[11] 李卿.森林浴の效果[J].日本抗加龄医学会杂志,2009,5(3):50~55.

猜你喜欢
大圆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
画大圆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森林公园游记
基于文本挖掘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龙架山森林公园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定位及其市场开发策略
填数
论岘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特色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