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潜能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2018-03-10 02:54马宝元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潜能生转化互联网+

马宝元

摘 要:以实现学生健康成长为前提,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针对中学潜能生转化,分析了形成原因、解决策略以及今后教育工作的启示,从而明确了潜能生转化对于学生未来发展以及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潜能生;转化

“潜能生”即后进生,因为其本身在学习、素质水平提升上存在发展空间,需要在正确方法的带领下实现进步。当前中学的潜能生主要分为三个类型,思想潜能、行为潜能、学习潜能。其实,这三种类型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主要是受潜能生自身思想的影响,导致其成绩下滑,影响在学校的行为,并以此形成不良循环。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下,更需要借助网络,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加快实现潜能生转化。

一、潜能生的形成

1.学习基础不扎实

在班级中难免有一些基础不扎实的学生,这一类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对于知识的学习也不够专注,进而导致数学、语文等重要课程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给后期学习造成影响。

2.学生不适应中学生活

中学阶段的学习和之前有很大区别,当学生进入中学之后, 也会因为无法快速适应学习模式对学习成绩造成影响。在知识掌握方面,中学阶段知识难度更大,学生需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才可以。在课堂学习方面,中学教师的教学节奏更快,很多学生无法快速转变自身角色,进而成为潜能生。

3.缺乏上进心

学生一旦进入中学,便需要确定自己的前进目标,这就需要有上进心。但是有很多学生上进心不足,不认真听讲,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加之自我管理意识缺失,经常出现迟到、旷课等不良行为,长此以往便会成为潜能生。

二、“互联网+”时代下“潜能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1.扎实学生基础教育,养成正确学习习惯

当学生进入中学之后,教师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新生入学教育,这也是进入中学的第一门课程。在新生教育时,需要普及中学生需要做什么,帮助其尽快转变角色。其次,在实际教学中,重点扎实基础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基础知识对于其日后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这也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对其的重视。例如,在教学中学人教版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首先,教师需要借助网络,在互联网中搜索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对其进行古诗基础知识的引导,将古诗中的一些重点词语进行讲解,如题目中的“闻”“左迁”“龙标”。其次,带领学生朗读古诗,初步体会古诗内容与意境。在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体会李白蕴含在其中的精神思想。最后,对古诗进行讲解,重点介绍古诗中重要的词语,如“杨花”“子规”等,分析作者为何要写这两种事物。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扎實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语文成绩,避免成为潜能生。

2.展开针对性辅导,帮助潜能生转化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班级中一些思维跟不上的学生就会出现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潜能生展开针对性辅导,对其心理、情感、思想、学业进行深入的指导。其一,教师要利用互联网的形式,针对一些课堂上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在线辅导;其二,充分了解学生存在的疑惑,并对其展开在线辅导,帮助其梳理心结,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例如,班级中某学生因为家庭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下滑,教师在聊天过程中了解情况之后,便对该名学生进行家访,与家长探讨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且共同制定解决策略,为其今后健康成长提供帮助。这样一来,也能尽快实现潜能生的转化。

3.集合多方力量,展开互帮互助

进行潜能生转化期间,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家长、任课教师以及班级学生等,将各方力量组成一股合力,尽快实现潜能生转化。其一,教师要积极与家长展开合作。作为学生家长,需要详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且在共同努力下提高学习成绩。所以,家长要与孩子沟通,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学会沟通和交流。其二,教师要与任课教师展开合作。任课教师也要对班级中的潜能生多多关注,并且将其在课堂上的表现予以反馈,在多方努力下帮助实现潜能生的转化。其三,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优势。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需要借助网络的力量,创建交流平台,组织学生进行互帮互助。一方面,可以在网络平台中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学生中组织“1+1”合作活动,使优秀生帮助潜能生,完成潜能生转化。

三、启示

在“互联网+”时代下,中学教学得到了一些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潜能生转化。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一方面,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利用网络资源展开教学,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与学生家长展开积极的沟通,了解学生情况,从而开展针对性的帮助、教育工作,尽快实现潜能生向优秀生的转化。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时代,中学潜能生转化也面临一些挑战,教师需要全面了解潜能生存在的问题,并与其展开沟通,了解其内心需求,扎实其基础知识。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潜能生的转化,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薛淑娟.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谈对潜能生的转化[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74-75.

[2]李金凤.生命需要用爱心去“激活”:浅谈对潜能生的管理[J].学周刊,2015(5):7.

[3]饶伶俐.转化潜能生要在“更”字上下功夫[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183-184.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时代下“潜能生”转化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文号:GS[2017]GHB1410。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潜能生转化互联网+
小组合作学习中潜能生帮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