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高产油菜新品种国丰油1号的选育研究

2018-03-12 07:49,,,,
种子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油父本亲本

,, ,,

(1.贵州省油菜研究所,贵阳 550008; 2.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贵阳 550008)

为了选育高油高产油菜新品种,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和合肥国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核不育母本6 A与黄籽高油份双低恢复系41 R成功选育新组合国丰油1号,该组合通过2012—2015年安徽省油菜区试、生产试验,于2016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组合来源及亲本的选育过程

1.1 组合来源

国丰油1号是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6 A为母本,黄籽双低高油恢复系41 R为父本配制选育而成的杂交油菜新组合。其中6 A是用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1923 A与黄籽高油份不育系942 B杂交转育而成;父本41 R是利用显性核不育轮回选择技术,用显A×13个优良材籽(中双2号、中油821、中双4号、油271、1047、秦油2号R、86340、中油119、942、1747、4315、宁杂3号、C 02)选育成功的一个抗性和丰产性强的优良选系。

1.2 亲本的选育过程

1.2.1 不育亲本的选育

6 A是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材料1923 A为母本,含油量较高的隐性核不育两系双低材料942 B为父本,采用测交转育的方法,经多年多代田间测交选育和室内品质分析结果选育,于2006年育成稳定的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稳定,含油率较高,分枝较多,主花序较长,抗倒性好。

其选育流程图如下:

图1 不育系6 A的选育流程图

1.2.2 恢复亲本的选育

父本41 R为黄籽高油双低恢复系,是利用显性核不育轮回选择技术选育成功的一个抗性和丰产性强的黄褐色双低隐性核不育恢复材料。1996年把13份优良双低常规材料与显性核不育株杂交,F1全部进行混合繁殖,每年选择不育株再进行混合繁殖。2000年再与5个优良黄籽双低常规材料同时杂交,如此反复不断增加新的优良常规材料进行杂交,充实基因库中的优良基因,于2006年选育出新的高油双低隐性核不育恢复系41 R。

2 组合测配及组合表现

2007年春开始测配组合进入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预备试验、比较,丰产性和抗性表现突出。2009年参加合肥国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筛选试验,综合表现较好。2010—2011年参加安徽多点对比试验,丰产性、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较好。于2012年开始参加安徽省油菜区试、生产试验。

图2 恢复系41 R选育流程图

2.1 组合特征特性

国丰油1号为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杂交种。半冬性,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叶大小适中,中等厚度,裂叶2对,缺刻较深,叶面平展,叶缘有波状锯齿,蜡粉少。薹茎绿色,短柄叶和无柄叶较多。花瓣黄色,椭圆形平展,开花状态侧叠。该组合苗期长势稳健,株高中等。2012—2013、2013—2014年2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61 cm,单株有效角果276个,每角20粒,千粒重3.7 g,全生育期225 d,与对照品种(皖油14)相当。

2.2 组合表现

2.2.1 产量表现

2012—2013年度区试平均产量194.37 kg/667 m2,较对照皖油14增产0.80%(不显著);2013—2014年度区试平均产量188.94 kg/667 m2,较对照皖油14增产4.38%(显著)。2014—2015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67.78 kg/667 m2,比对照皖油14增产6.76%。(见表1)。

表1 国丰油1号在区试中的产量表现

2.2.2 品质表现

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验,2013年品质:粗脂肪47.56%,芥酸0%,硫甙18.57μmol/g(饼);2014年品质:粗脂肪46.62%,芥酸0.1%,硫甙18.75μmol/g(饼)。符合双低油菜标准。(见表2)。

表2 国丰油1号在区试中的品质表现

2.2.3 抗性表现

经安徽农业大学接种抗性鉴定,2013年感菌核病(相对抗指0.3),冻害级别1.4(对照品种1.4);2014年抗菌核病(相对抗指-0.6),冻害级别2.0(对照品种1.8)。

3 栽培技术要点

1) 9月15—20日播种育苗,10月中旬移栽;直播在10月上旬。

2) 适当密植:移栽8 000~10 000株/667 m2;直播1.2万~2.0万株/667 m2,肥水条件好者,可适当稀植。

3) 施肥管理:施用纯氮15~18 kg/667 m2,磷肥50 kg/667 m2,钾肥15 kg/667 m2,硼肥1 kg/667 m2,注意施用有机肥作底肥。

4) 注意施用硼肥:用硼砂0.5~0.8 kg/667 m2作基肥沟施或兑水作追肥,亦可用0.3%硼砂水溶液在苗、薹花期作根外追肥,常年结实差的缺硼土壤,更应注意重施硼肥。

5) 防虫防病,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1]刘后利.油菜遗传育种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傅廷栋.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利用[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5-106.

[3]张冬晓.我国油菜生产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1,23(4):79-81.

[4]杜才富,秦信蓉.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宝油85的选育[J].贵州农业科学,2008,36(2):17-18.

[5]秦信蓉,沈奇,杜才富.黄籽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宝油517的选育[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2):37-38.

[6]侯国佐,杜才富,侯燕,等.“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的选育[J].种子,2004,23(5):59-62.

(本栏目责任编辑:兰 妮、赵 丹)

猜你喜欢
高油父本亲本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
2010—2020年我国育成甘蔗新品种的亲本分析
高油玉米推广种植前景浅析
论东北地区高油玉米的种植技术
高油大豆高产高效栽培要点
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亲子代生长遗传规律分析
几种苹果砧木实生后代与亲本性状的相关性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与施肥方式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简述杂交玉米制种应掌握的技术要点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