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分析法视域下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2018-03-12 19:14高雪春
职教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swot分析法师资队伍建设

摘 要:应用转型是地方高校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自身特色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师资队伍是转型发展的核心要素和重要抓手,能否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关乎到转型的成败。借助SWOT战略分析法,可以对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探讨,指出应用转型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该利用内部优势抓住外部机遇,克服内部劣势,规避外部威胁,进而实现建设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SWOT分析法

作者简介:高雪春(1981-),女,河南周口人,铜仁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侯长林(1962-),男,贵州铜仁人,铜仁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一般课题“贵州省应用转型试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的视角”(编号:2016B297),主持人:高雪春;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教育学(黔教科研发[2017]85号),主持人:侯长林;贵州省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学前教育”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编号:黔教高发[2014]378号),主持人:洪頵。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1-0087-05

应用转型是地方高校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区域产业升级而做出的战略性选择,是有效避免高校间同质化竞争的特色建设路径。应用转型不是简单的“喊口号”“盖帽子”“争资源”,而是要脚踏实地把转型目标落到实处,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融入到转型发展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师资队伍是转型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转型发展的难处和痛处。正如黄达人教授所讲,转型最难的是师资队伍,设备还能买,但有没有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师才是最重要的[1]。侯长林教授通过分析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社会服务形式,指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应该融入地方,只有融入地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才有可能[2],这也契合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所说的“鞋子上沾满牛粪的教授是最好的教授”[3]。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应用型师资队伍,需要从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予以综合考虑。借助SWOT分析法对西部应用转型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全面透视,深入剖析其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机遇与威胁”、内部“优势与劣势”,有利于构建更为合理的建设策略。

一、SWOT分析法的内涵及其应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亘古不变的规律既适用于生物界,也适合界外所有企事业组织。遵循这一法则,需要组织正视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规避风险与威胁。SWOT作为组织发展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恰好切合了这一生存法则。SWOT分别代表: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表示组织发展内部所具备的优势,存在的劣势,外部发展可能会遇到的机会和威胁。近年,SWOT分析法被广泛应用到经济、文化、医药、军事、教育等多个领域,利用SWOT分析法可以较全面而客观地分析组织的现实状况,从中找出自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阻碍因素,做到心中有数,实现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组织的运营风险[4]。

具体来讲,SWOT分析法通常有四种战略组合模式:一是SO战略,又称增长型战略,此种模式下组织可以利用自身内部优势,抓住机遇,实现自身最大化发展;二是WO战略,又称扭转性战略,这种模式下组织利用外部机会,来扭转或克服自身内部缺陷与不足;三是ST战略,又称多种经营战略,组织要利用自身内部的资源优势,规避或减小外部威胁或风险;四是WT战略,又称防御性战略,这种模式下组织需要采用各种手段来克服内部的劣势和不足,同时又要想方设法规避外部风险[5]。借助SWOT分析模式,可對西部应用转型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全面剖析,给出更有效的策略。

二、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SWOT分析

(一)内部优势(Strength)

1.师资队伍建设方向明确。经历了前期的办学积累和转型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西部应用转型高校明晰了自身的办学定位,有了确切的奋斗目标,避免了以往贪大求全,不顾自身实际盲目竞争的同质化局面,可以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集中精力进行特色化应用转型发展。学校应用转型发展目标明晰,师资队伍建设方向也随之厘定,围绕“应用型、服务型、开放态、国际化”旗帜鲜明地展开,有利于提高建设效率。

2.教师进取意识普遍较强。应用转型对西部地方高校而言是一种挑战,更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转型的成败关乎高校未来的前途与命运,这对于身处转型高校中的教师亦是如此。面对应用转型的大趋势,回避和退却对教师自身发展不仅无益,也是不可行的,利用转型发展的机会全面提升自身素养成为西部地方高校教师的必然选择,转型激发了教师强烈的进取意识。此外,较之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西部高校教师内心固有的忧患意识、渴盼机会、追求进步的意愿更强,有利于提高师资队伍建设质量。

3.师资队伍建设平台多样化。平台是教师能力和素养提升的重要载体,搭建和拓展多样化的发展平台,是西部应用转型高校普遍重视的师资建设路径。具体做法表现在:首先,与国内外高校合作,为教师的在职进修和学历提升搭建平台,高层次资历教师逐步增加;其次,承办各种应用转型发展学术讲座和会议,帮助教师明晰转型发展的意义与思路;再次,与邻近重点高校合作,实行对口帮扶等形式,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最后,成立社会服务中心,加强与区域企事业单位、社区合作,为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搭建平台,“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步壮大。

4.师资队伍建设制度较为健全。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是有效治理的重要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多是由专升本或与大、中专院校合并而来,师资队伍成分较为复杂。因此,如何把师资队伍在现有的基础上予以转型、提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作为保障。从教师职历的提升、应用能力的培养到教学质量的监控,激励措施的完善等,西部应用转型高校进行了全面的探索,现已逐步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系列管理制度,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endprint

5.师资考评办法多元化。随着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办学定位的改变,对教师的考评办法也随之更新,凸显的做法主要表现在教师分类管理办法的实施与推进。传统“重教学、轻科研、轻服务”及“吃大锅饭”的教师评价模式、分配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为“重教学、重科研、重服务”的分类评价方式及绩效管理,更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有益于发挥教师的特长。

(二)内部劣势(Weakness)

1.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匮乏。尽管西部应用转型高校为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做了很多工作,采取了系列优惠政策,但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匮乏仍是西部应用转型高校面临的共性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此处高层次、领军型人才不能仅从学历、职称上去理解,而应该从教师的综合素质去考量。对于西部应用转型高校的教师而言,仅有知识和学历是不够的。不可否认,有些博士知识渊博,也的确为学校的发展争取了高级别的项目、发表了高级别的文章,但从成果社会效益的转化和教师应用能力的提升角度讲,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应该是那些知识渊博、实践能力强、熟悉产业前沿动态,且能对学校应用转型发展起着导向和引领作用的群体,这些和职历有关,但又不完全等同,该部分教师群体也恰是西部应用转型高校普遍缺乏的。

2.教师实践动手能力薄弱。受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影响,西部应用转型高校教师实践动手能力普遍较弱。追根溯源,首先,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基础较为扎实,知识应用能力不足;其次,教师“入口关”更多的依然是以职历论英雄,没有按需选拔合适人才,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人才,人才选拔机制有待改进;最后,西部应用转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受传统理念影响,突出表现在考试方式的单一化,即“重理论,轻应用”,课堂依然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操作为辅,不利于教师应用能力的提升。

3.师资队伍结构相对单一。首先,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多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师资队伍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源于前专科学校,部分教师知识和能力仍停留在专科水平,综合素质不高;另一部分主要来自升本后招聘的硕博人才,科研水平较高,但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知识应用能力不强。其次,就学科团队、教学团队的人员结构上看,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师资队伍主要由相同或相邻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知识交叉融合不够,不利于教师跨界拓展。再次,从师资地缘、学缘结构上看,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因其地域性较强,本地教师较多,外地教师较少,学缘结构也相对单一。最后,尽管各转型高校都提出了“产教研”融合的办学理念,但从当下的“产教”师资比例看,产业一线高级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较少,“双师型”教师比例依然较低,不利于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4.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不足。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多处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市,普遍面临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在我国,高校经费分配模式依然是以政府导向为主,尽管政府按照生均值把办学经费划拨到人头,但这对以应用型办学为导向的高校来讲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应用型师资队伍,需要实践教学仪器、设备、基地等,这些都要有充足的经费作保障。此外,聘请校外的专家学者讲学、承办各种学术交流会议及资助教师外出进修、学习等也需要大量经费的支持,这对办学经费来源较为单一化的西部应用转型高校来讲的确是不可小觑的硬伤。

5.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不高。美国教育部在最新制定的教育国际化战略中高度强调,所有学生必须掌握“全球能力”[6],映射出国际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国际教育意味着办学的国际化,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背景的教师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两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國际社会普遍认同和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国际、地区和各国的有关情况反映到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之中[7],并将国际化维度渗透到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之中[8]。国际教育是“开放性”办学理念的应生产物,是提升内部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然而,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国际化办学经验不足,加上现有师资底子较薄,具有国外留学背景的教师较少,外出交流的途径较为单一,外教数量更是稀缺,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整体不高,不利于国际化办学目标的实现。

(三)外部机会(Opportunity)

1.国家政策的引领与推动。一是《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与《“双一流”建设方案》,明确指出将应用试点高校“双师双能型”高水平师资培养纳入中央和地方相关人才支持项目,鼓励高校分类发展,并从经费上予以支持,客观上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保障。二是“一带一路”战略,该战略旨在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助于加快高校国际化办学步伐,为西部应用转型高校的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提供了契机。三是《“放管服”意见》,把更多的自主权下放给高校,特别提出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及“不同研究领域”教师,进行分类评价等,为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增加了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2.地方政府的鼓励与支持。西部地方政府在本辖区内进行转型试点工作,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支持转型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如把转型高校的人才引进纳入政府工作计划、提供经费补贴和开通博士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等多项优惠政策,帮助转型高校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同时,地方政府还将依据办学效益,为高校“瘦身减负”,化解部分债务,助其轻松上阵。在“双一流”建设方面,对本区域高校的一流学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有效地推进了一流学科团队建设。

3.地域资源的支撑与保障。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地域内本土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产业链条清晰,客观上为西部应用转型高校提供丰富的学科专业建设资源,有利于培育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特色师资团队。同时可以为高校教师提供多样化的“产教研”实践基地,以更好地促进教师应用能力的提升。

(四)外部威胁(Threat)endprint

1.经济新常态对师资建设的新要求。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由传统“重数量、重规模”,到现在“重质量、重效益”,这对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的西部应用转型高校而言,是一种压力和挑战。在师资建设方面,意味着对教师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恰是西部应用转型高校教师素质的薄弱之处,对师资建设而言的确是一难题。

2.地理位置偏僻的不利影响。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多地处交通不便、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客观上不利于师资队伍建设资源的获取,尤其是高层次、领军型人才的引进方面。正如当下人才市场面临的不均衡局面:西部高校“求才若渴”、“盼若甘霖”,手捧高薪却依然无法得到高层次人才的青睐,而东南沿海高校本已是人才济济,名牌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却依然“挤破门槛”。偏僻的地理位置,客观上威胁着西部应用转型院校的人才引进。

三、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的SWOT战略模式分析

(一)“SO”战略:利用转型优势,抓住政策机遇,实现最优化发展

根据“SO”战略,西部高校可以利用自身发展优势,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抓住外在机会,从而实现师资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1.坚定应用转型发展方向,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最大化地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双重支持。以建设高素质应用型师资队伍为目标,提高教师的知识应用与成果转化能力,增加建设效益,以更好地抓住“双一流”建设、“一带一路”等政策机遇,尽力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多元化的资源支持,全速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步伐。

2.立足现有建设制度,结合《“放管服”意见》,构建现代化师资治理体系。《“放管服”意见》注重简政放权,师资建设要打破以往“管得过宽、管得过死”的僵化局面,学校就必须放权,把师资治理权限重心下移,交由二级学院负责,避免出现二级学院在师资建设时“靠政策”、“等决定”的被动作为现象。学校层面则保留监督权,避免出现“一放就乱”的局面。同时,提高校、院两级师资治理能力,逐步实现师资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3.利用教师强烈的进取意识,依托多元化的教师考评办法,推进教师薪酬绩效改革。西部应用转型高校改变了过去“一刀切”式的教师考评办法,取而代之以更具人性化且符合自身办学定位的分类考评模式,完全契合了当下国家政策所倡导的“分类别”、“分层次”、“分学科”、“分领域”的师资治理理念。《“放管服”意见》给了高校更多的师资建设自主权,据此,基于教师强烈的进取意愿和现有多元化的考评机制,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可以更好地推进教师薪酬绩效改革,最大化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4.拓宽教师发展平台,深入挖掘地域特色资源,全面推动“产教”融合。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多位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这些地域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积淀,民俗、矿产、旅游等资源丰富多样,这些既是转型高校的服务对象,更是其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可以利用现有平台,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实现师资队伍建设与地域资源对接,学科专业围绕地域產业置办,通过“产教研”融合、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助推“双师型”教师的产出与成长。

(二)“WO”战略:利用政策红利,借外补内,扭转不利局面

“WO”战略,又称扭转性战略。根据这一战略,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内部的建设不足,需要借助外在有利的机会来扭转局面。首先,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加大高层次、领军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国家在文件中明确指出,把高层次人才的建设与引进纳入中央财政,表现出对转型高校师资建设的高度支持,这对缓解西部应用转型高校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匮乏的现状有着重要意义。西部应用转型高校要以政策支持为契机,及时择优选拔所需高层次人才。其次,通过政府牵头,加大高校与产业的合作力度,加快“产教”融合进程。正如一位应用转型院校的校长所讲,“产教融合如果只凭借私人感情联络,不仅规模小、散、平台不高,而且效果不好,必须由政府牵头,这样产业才更愿合作、更乐于合作、合作才能全面且落到实处”。地方政府对转型高校给予了很多支持,西部转型高校要借助政府这棵“大树”,与产业本着“双需”的原则,争取产业更多支持,如吸纳更多产业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加盟,优化自身的师资结构;争取更多的横向项目和经费支持等,当然,西部应用转型高校也应该积极寻求“产教”融合契机,合理定位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做力所能及的服务。通过“产教”的高度融合,既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又可以通过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服务产业发展。最后,利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教师国际化建设步伐。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应该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加大与周边国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教师搭建多样化的平台,鼓励教师到国外访学、进修,促进多元文化的交叉融合,提高教师的国际化素养。

(三)“ST”战略:借助内部优势,化解外部威胁,推进师资建设的“软着陆”

“ST”战略模式下,西部应用转型高校要利用自身内部的资源优势,规避或减少外部发展所面临的威胁或风险。首先,面对经济新常态带来的产业发展转型,西部应用转型高校既不能回避,又不能忽略自身发展实际盲目建设,而应该充分认识到产业转型的趋势和价值,利用自身应用型师资建设的平台与优势,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提高教师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尽力减少区域产业升级可能对自身造成的诸如社会服务质量下降等风险。其次,针对地理位置的客观不利因素,西部应用转型高校除了提供经济上的优厚条件外,还应该走出去,加大自身宣传力度,争取各种有利的师资建设资源,同时,拓宽教师未来的专业提升平台,完善教师晋升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多渠道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加盟。

(四)“WT”战略:尽己所能,克服劣势,减少损失

“WT”战略模式下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师资建设面临双重困境,既要尽力克服内部劣势与不足,又要设法规避或化解各种外在风险,实属难题。首先,在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匮乏而又地处“外引”不易的困境下,应以人才“内培”为主,加强现有教师职历的提升,应用能力的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等,不要单纯依赖外部市场的“输血供给”,而要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这样即使在高层次人才市场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也不会对自身师资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其次,面对自身师资队伍结构单一、教师实践动手能力薄弱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矛盾,可以在现有“产教”平台的基础上,搭建更多社会服务平台,逐步改善这种不利局面。最后,对师资建设经费匮乏和地理位置的客观不利因素,西部转型高校可以通过获得各类纵向、横向课题、服务地方产业等多元化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来予以缓解。endprint

总之,高质量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对于西部应用转型高校而言,如何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中发现契机、寻求突破,则需要及早运筹帷幄,客观分析自身所拥有的有利资源和不利条件,动态系统地考虑所有“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才能真正突破师资队伍建设瓶颈,实现高素质、应用型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达人,等.大学的转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77.

[2]侯长林,张新婷.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理性探讨[J].铜仁学院学报,2015(3):52-58.

[3]黄晓敏,查尔斯·范海斯.把大学送到人民中间[J].教育与职业,2014(19):108-109.

[4]高雪春,侯长林.SWOT分析法视域下教学服务型大学学科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22):7-11.

[5]吕占相.SWOT分析法在学校战略管理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2010(2):22-24.

[6]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Succeeding Globally through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Engagement: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rategy 2012-16[M]. Washington: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2(5).

[7]UNESCO.Communique é:2009 World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The New Dynamic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r Societ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M]. Paris: UNESCO, 2010(5).

[8]UNESCO.World Declar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Vision and Action and Framework for Priority Action for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M]. Paris UNESCO, 1998(10).

責任编辑 秦红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swot分析法师资队伍建设
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大学校园二手交易市场
新常态下对内蒙古地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影响分析
寿险公司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新形势下宜宾港物流金融的发展策略研究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SWOT分析法下网站新闻深度报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