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时期通识教育背景下高等师范的课程价值观

2018-03-12 00:44张志勇,汤菊香,代海芳
求知导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新时期

张志勇,汤菊香,代海芳

摘 要:高等师范(以下简称高师)课程价值观树立的原则应与时俱进,课程的价值取向應体现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新时期通识教育背景下高师课程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包括:“全人教育”是课程价值的最终归宿,融入通识教育思想的教学过程是课程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渗透通识教育理念的教学内容是体现课程价值的基本载体,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践行课程价值的前提条件,多元化、多层次的课程评价实现课程价值的再发现和再创造。

关键词:新时期;通识教育;高等师范;课程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16

作者简介:张志勇(1973—),男,河南安阳人,研究方向:“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教学。

通识教育是一种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的非专业性的人文教育。高师的通识教育就是面向所有学生,将每一个学生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施以的全面教育,它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完整的高师教育。课程是指学生应学习的某一门学科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等。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教师是课程的创生者,课程的首要问题是课程价值观问题,价值观不同,动机模式就不同,行为及效果也不同。高师课程价值观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课程价值的理解与实践。因此,在新时期通识教育背景下,教师明晰课程价值观树立的原则及基本内涵,是高师课程价值有效实现的重要保障。

一、新时期通识教育背景下高师课程价值观树立的原则

高师课程价值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多方价值取向不断碰撞、平衡或者满足的过程,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过程,课程价值观的多方取向从冲突走向融合。目前,高师的课程价值取向呈现典型的多元化的特征,学生不再非此即彼地选择某一种课程价值取向,而是在以适应现代社会价值为主导的前提下,追求各方面利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各个课程的价值取向要注意反思自身的局限性,不同课程之间应相互“取长补短”,努力适应新时期通识教育的发展形势。树立新时期通识教育背景下高师的课程价值观。

首先,应该坚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即以学生身心健康与现代社会和谐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为本。

其次,高师的课程价值取向和高师课程文化的多元发展息息相关,课程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课程价值观,课程文化的多元发展是课程价值取向走向多元的制约因素。所以,构建新时期通识教育背景下高师的课程价值观还要重视高师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例如,民族性和时代性,如何让学生具有健康、完善、自由和谐的身心等。高师的课程价值观只有具有尊重生命的特性,不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和衡量所有学生,才能让每一个学生从课程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未完成的存在,也是非特定化的存在,高师的课程价值观应该体现生命的未完成性、未确定性以及由此而具有的生成性。也就是说,课程教学中教师不要用预先设定的刚性目标僵硬地束缚、限定学生;不要把外在的目标强加给学生;不要只注重遥远的、未来的结果,而忽视学生当下学习生活中的生命状态。要关注学生的求知欲,不能漠视每个学生具有创造欲的天赋,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主动地探索外部世界,使学生自觉地认识自我、追寻自我、提升自我。

最后,新时期通识教育时代,高师课程价值观树立的原则应该与时俱进,课程的价值取向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精髓,又要体现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二、新时期通识教育背景下高师课程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1.“全人教育”是课程价值的最终归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信息总量呈爆炸式的几何级数扩增。课程种类翻番,课程内容越来越多,使得高师教学时间有限性和课程知识增长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新时期通识教育背景下的课程价值观对高师课程目标提出新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必须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有机融合。认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传承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知识和技能领域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决定认知的水平和发展的方向。不同的学习方法与过程,直接影响学习结果。以听、记忆与模仿为主要标志的被动性学习,往往导致学生学习过程消极,学习结果更多取向于知识与技能;而以探究、理解、分享与合作为特征的主动性学习,如“从做中学”,更容易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新时期通识教育背景下,高师课程价值观引领的课程目标应该是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鼓励跨学科的互动与知识的整合,主张学生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平衡,注重学生生命发展的和谐与愉悦,关注每个学生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的全面挖掘。这样的课程价值观不仅仅意味着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更蕴涵着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充分体现富有新内涵的“全人教育”,这是新时期通识教育背景下高师课程价值的终极目标或最终归宿。

2.融入通识教育思想的教学过程是课程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

融入通识教育思想的课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认知过程,更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使课程内容生活化、社会化的过程。在这样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认知,自觉调整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思想品德、审美情趣等的健康发展。

具体是先让学生通过理解、想象或者观察、操作以及实验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表观认识,并使这些表观认识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性和特殊的典型性,以便学生迅速有效地获得感性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接着带领学生揭示事物(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获得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纳入已知概念的系统,再由已知概念向获得的知识渗透、转化,逐步形成新的概念。然后,注意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印证知识或运用知识形成各种基本技能和技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以便扩展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运用领域。检查和巩固是教学过程中的特殊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检查、发现和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并利用传统方法论中的意义识记和逻辑识记来巩固强化新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这些阶段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相对独立。

由此可见,融入通识教育思想的教学过程是超越主客体关系,达到知识和情感有机融合的过程,這样的过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谐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情感交融的创造性活动中,彼此淡化各自的角色,教学中所呈现的材料也不是简单地用来认识和使用的“物”,而是内含着多种意义的“生命体”。这样的教学充满着人文关怀与生命情趣,这种彰显学生生命发展的教学过程内含生动的情感成分,更利于学生发展成为既具有知性、理性,也充盈着灵性与感性的完整的人。

3.渗透通识教育理念的教学内容是体现课程价值的基本载体

具有新时期通识教育特征的课程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教学目标,是现代高师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和处理的依据。

第一,把书本知识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每个课程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群,通过不同课程知识结构群的学习、内化,有助于学生头脑中形成诸多有差异又能相通的知识结构群和结构化思维的方法,从而形成一种基础性的学习能力。

第二,将结构化后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学科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学生经验世界、学生成长需要的沟通。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科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使它与学生的生活甚至生命重新息息相关,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提升学生主动探求的欲望。

传统的教学内容过多地执着于认知存在,渗透通识教育理念的教学内容不仅是一种认知存在,更是一种意义存在。这样的教学内容不是概念、公式、原理或字词句段的简单堆积,它是生活世界的“艺术”表达,是对物质世界和学生生命意义的特殊阐释。学生学习它不只是把它作为客观对象去认识,而是学生与它在课程中“相遇”并进行“对话”,把它看作是与学生生命发展相关的客体,让学生用自身的经验去感悟它理解它。

渗透通识教育理念的教学内容,兼顾了知识系统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学习的内在认知规律的差异和顺序,既注意课程知识逻辑顺序和学生心理顺序的吻合性,还富有时代性和发展性等。面对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寻找固定答案的过程,学生不再把自己的学习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概念、逻辑推理、数理公式、字词语法等,不再受权威解释、标准答案的束缚,不会再专注于死记硬背和亦步亦趋地机械“拷贝”,不是只去忠实地认知而无自己独特的渗透着情感的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开放的、创生性过程,学生在不断理解课程内容的过程中重新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不断投入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发现和感受知识背后的丰富意义,去创造出前人未能创造出的新意,在创造的过程中更全面地展现生命的活力。这样,渗透通识教育理念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成为体现课程价值的基本载体 。

4.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践行课程价值的前提条件

师生关系既是课程实施和创新教学的前提和条件,又是课程实施和创新教学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相互之间真正的平等、民主、合作、和谐、互尊和发展。

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和谐地发展自己,获得独特的成就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并通过积极践行新的人际关系,渐渐形成学生的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

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课程实施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自我心灵成长的愉悦。理解是积极行动的先导,是建立师生感情和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础。爱是这种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和心理变化等特点,这样才具备与学生相处的前提。

尊重是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教师应该善于随时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给所有的学生创造表现才能的机会。这样的新型师生关系既符合高师各课程的科学规律,又体现新时期现代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既能为师生提供合适的各自最佳发挥的空间,又能使师生双方形成合力,身心获得和谐发展。

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课程实施的交互活动才会是真正的民主,相关教学活动的氛围才会是真正的和谐,师生才能实现真正的心理相容、心灵互相接纳,师生之间才会有稳定的、真挚的情感。

5.多元化、多层次的课程评价实现课程价值的再发现和再创造

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评价过程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课程评价要坚持客观、整体、指导、科学、发展的原则,其指导思想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

课程评价的方法要注意由终结性评价发展为形成性评价,要体现过程性,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等。课程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注意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和差异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强化激发学习动力、挖掘学习潜能、改进学习策略等。

课程评价要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过去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由学生、社会、学校管理层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课程评价标准还要注意评价内容上的多元化和尺度上的层次化。层次化是指针对不同评价内容,确定其不同的层次要求。多元化多层次的课程评价,首先可以引领高师人才培养的总体方向;其次还为学生不同个体发展的方向留出足够空间,即在课程评价标准中,应包括“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评价的内容;最后,学生的发展不仅有方向,而且还存在着层次,并且在不同方向上不同学生能达到的层次是不同的。所以,多元化多层次的课程评价不仅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为课程价值的实现“保驾护航”,还可以实现新时期通识教育背景下课程价值的再发现和再创造。

参考文献:

[1]叶 锋.高职通识课程文化建构探索——以融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西文明趣谈”为例[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报,2016(4):12-15.

[2]李晓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7(5):49-53.

[3]孙 阳,许长新.浅谈五年制高职校生成性德育课程的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6(2):40-44.

[4]张 培.通识课全人教育模式下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7(52):20-21.

[5]高 榆,张 宝,胡良梅.通识教育:追寻“立人”的教育理念[J].教育教学论坛,2017(47):34-35.

[6]万曼璐.理工优势高校开设传统文化通识课的“通专融合”途径——基于重庆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大学国文”的考察[J].教育教学论坛,2017(43):215-217.

[7]安泽会.我国农科类院校通识教育:回顾与展望[J].教育教学论坛,2017(43):220-221.

[8]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2-8.

[9]潘懋元,高新发.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2(1):1-5.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新时期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