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2018-03-13 02:55张向康
医药前沿 2018年6期
关键词:探查胆总管外科

张向康

(四川省隆昌市人民医院 四川 隆昌 642150)

加速康复外科住院是指在手术患者围手术围期实施一系列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措施,以减少患者术前的心理压力、术后的应激性反应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费用负担。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逐渐被各个医院广泛应用。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腹腔镜手术以其良好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备受各类手术患者以及医生的青睐,本次研究就加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进行探讨,旨在了解两者相互作用效果,并为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随机抽选出本院在2014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采取双盲法将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一组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方法和手术治疗,另外一组设为观察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每组各有患者40例。

对照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女性患者23例,男性17例,年龄范围45~78岁,平均年龄(62.5±5.8)岁;观察组患者中,男女病例数分别为:16例、24例,年龄范围47~79岁,平均年龄(63.1±5.7)岁。

纳入标准:(1)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CP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数量不限,单个胆总管结石直径≤1.5cm。(2)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在术前签订手术知情书。

两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无太大的差异性,经过统计学处理:P>0.05,可以对比分析。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两组胆总管结石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取仰卧位,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腰部垫高5至8厘米,采用常规三孔法或四孔法,分离出胆囊管后近端钛夹夹闭,留作牵引胆总管。切开胆总管,对于明显的结石直接取出,细小的结石、泥沙使用冲洗泵反复冲洗,最后放置引流管道,完成手术[1]。

1.2.2 围手术处理 对照组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教育,让患者了解胆总管结石的相关知识,做好患者术前的心理准备,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在术前嘱咐患者禁食12小时、禁水6小时。患者术前一晚进行灌肠处理,在手术中不进行保温和限制性输液,术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镇痛药物进行静脉滴注或者肌肉注射,肛门排气以后拔除患者的胃管和尿管,取消禁食。

观察组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术前与患者进行积极交流,详细的向患者讲述胆总管结石的知识、治疗原理、治疗意义等,并告知患者手术计划、手术目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积极配合术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心理指导,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样禁食12小时、禁水6小时。术中注意输液、保温、控制输液量,并且密切关注患者的基本生命指标,配合医生做好手术中的一切处理。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麻醉镇痛泵,能够帮助患者缓解麻醉清醒后的疼痛感。术后第一天取消禁食,并拔除患者的胃管和导尿管,鼓励并指导患者开始下床活动,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胃肠道蠕动功能恢复,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尽早拔除腹腔镜引流管[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情况包括:开始进食时间、术后输液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

采取SPSS22.0版统计学软件,将所得结果带入处理,将两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手术情况作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计数资料,采用“%”表达,并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手术情况比较

其中,两组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45.74±5.03min(对照组)、43.49±5.13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3.9±4.3ml(对照组)、19.8±4.9ml(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无太大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详见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胆总管结石患者开始进食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术后输液、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一定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仅发生3例不良反应,两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0%(对照组)、7.50%(观察组),统计学处理χ2=6.70P=0.03,见表2。

表1 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手术情况比较(±s)

对照组4045.31±5.416.64±1.3912.40±3.4542.76±3.19观察组4019.83±4.304.12±1.518.70±3.1834.50±3.06 t--12.024.105.5710.09 P--0.000.040.010.00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n/%)

3.讨论

加速康复外科是一种全新的围术期处理理念,被广泛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中,但是很少应用于腹腔镜胆结石手术中。目前,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胆管结石患者选择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该手术不仅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少,术中出血量较低,结石清除效果良好,减少患者的身体伤害性,还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3]。

加速康复外科应用于手术患者中,能够保证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术后预后效果。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后,能够保障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情况,加速患者康复效率,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

加速康复外科主要是通过术前晚进食流质食物,能够避免灌肠对患者的肠道造成干扰,有利于降低术中结肠胀气的发生,从而促进手术能够顺利完成,减少术中不良事件发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同时,术前不放置胃管、导尿管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患者胃肠道受到刺激,引发外源性感染,降低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早期拔管、进食,并积极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能够帮助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虽然两组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无太大差异。其中,对照组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5.74±5.03min、23.9±4.3ml;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3.49±5.13min、19.8±4.9ml,组间差异较小(P>0.05)。但是术后康复情况对比较为明显,观察组患者进食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而且住院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具有一定意义(P<0.05)。

综上,加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保障了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应用价值。

[1]赵鑫,王震宇,杜庆云,杨连营,宋超.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7,57(34):41-43.

[2]陈见中,汪有宝,陈章彬,滕毅山.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与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的疗效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7,29(01):57-59.

[3]祁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作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8):91-92.

[4]张智勇,杜立学,郑伟,李晖,张煜.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08):1088-1092.

猜你喜欢
探查胆总管外科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橡胶树miRNA 探查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