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黄胶囊对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潴留囊肿的疗效观察

2018-03-13 09:18王宏岩彭艳王大鹏郭莉媛
中医药信息 2018年2期
关键词:芒硝淋巴囊肿

王宏岩,彭艳,王大鹏,郭莉媛*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淋巴潴留囊肿是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发生几率为4.3%~48.0%[1]。淋巴潴留囊肿的形成主要与是否进行腹腔引流术、是否进行腹腔化疗及患者是否存在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有关,而淋巴潴留囊肿的大小主要与是否开放后腹膜及清扫淋巴结的数量有关[2]。淋巴潴留囊肿部分患者可无症状,而有些患者则可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尿频等压迫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合并感染时,可出现持续性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情况,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治疗淋巴囊肿尚无统一的标准,主要根据囊肿的大小及患者的临床表现来选择治疗方案。

芒硝有效成分为硫酸钠,具有消炎止痛、散结、消肿的作用,芒硝外敷可以用于治疗手术切口的脂肪液化[3],在治疗淋巴囊肿中亦被广泛使用[4-5]。可直接作用于病灶,使囊肿体积缩小,压迫症状减轻,使疼痛及下肢肿胀缓解。西黄胶囊在恶性肿瘤辅助治疗中已被广泛使用,可用于癌痛辅助治疗,亦可以降低化疗副反应、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和提高生存质量[6-12],但其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潴留囊肿尚无相关报道。本文旨在探究西黄胶囊对淋巴囊肿的疗效,以拓展该中成药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并记录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73例因妇科恶性肿瘤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形成淋巴潴留囊肿患者,年龄31~72(56.67±7.78)岁;其中宫颈癌72例,子宫内膜癌53例,卵巢癌48例;173例患者均于术后3~5天引流液<50 mL/24 h,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复查血清白蛋白均>30 g/L;分别于术后1~3周复查盆腔超声发现双侧髂血管区和(或)双腹股沟区单发或多发囊性占位,囊肿大小2~7 cm。将173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阴性对照组)、试验组(西黄胶囊口服组)、对照组(芒硝外敷组)、联合组(芒硝外敷+西黄胶囊口服)。其中97例出现疼痛和(或)下肢肿胀症状,其余76例患者无不适主诉,体检发现盆腔淋巴囊肿。4组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相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2。

表1 4组患者癌症FIGO分期情况比较

表2 4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比较(个)

1.2 纳入标准

1)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病史;2)术前查血清白蛋白正常,术后复查血清白蛋白>30 g/L;3)未合并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淋巴潴留囊肿合并感染迹象;4)未并发肾积水。

1.3 排除标准

1)未按规定服药,医从性差,难以估计疗效;2)对西黄胶囊和(或)芒硝过敏者;3)治疗或观察过程中病情进展快,症状较重,患者难以耐受;4)合并感染,需抗炎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患者于术后1~3周复查盆腔超声,发现淋巴潴留囊肿时开始治疗。

1)空白组:未给予任何治疗,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淋巴潴留囊肿变化情况及患者有无自觉症状。

2)试验组:口服西黄胶囊2 g/次(8粒),每日2次,连续服用3个月,服用过程中定期行超声检查,严密观察患者淋巴潴留囊肿有无进展或消退。

3)对照组:将芒硝50 g装入两个大小约10 cm×8 cm方形棉布袋中,外敷于淋巴潴留囊肿对应皮肤处,每日3次,每次30 min,芒硝遇热融化凝结成块后更换,连续使用3个月,使用期间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淋巴潴留囊肿有无进展或消退。

4)联合组:使用芒硝外敷联合西黄胶囊口服3个月。

本试验采用的西黄胶囊主要成分为人工牛黄、人工麝香、没药(制)、乳香(制),由陕西爱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1020121,规格:0.25 g×8粒×3板。

1.5 检测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盆腔淋巴潴留囊肿大小,疼痛及下肢肿胀改善情况。

1.5.1 淋巴潴留囊肿大小变化情况

有效:淋巴潴留囊肿消失或直径较前缩小1/2或1/2以上(如患者为多发囊肿,有一个囊肿直径较前缩小1/2或1/2以上视为有效)。无效:淋巴潴留囊肿直径缩小不足1/2或无明显改善,或较前增大。

有效率(%)=有效/(有效+无效)×100%

1.5.2 疼痛症状

参考NCCN指南疼痛量表,具体见图1。

图1 NCCN指南疼痛量表

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较前减轻Ⅰ级或Ⅰ级以上;无效:临床症状较前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

有效率(%)=有效/(有效+无效)×100%

1.5.3 下肢肿胀症状

有效:双下肢最大周径相同,差值为零,无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或双下肢最大周径差值减小1/2或1/2以上。无效:双下肢最大周径差值减小不足1/2或病情进展。

有效率(%)=有效/(有效+无效)×100%

1.5.4 西黄胶囊治疗不同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临床效果比较

有效:淋巴潴留囊肿消失或直径较前缩小1/2或1/2以上(如患者为多发囊肿,有一个囊肿直径较前缩小1/2或1/2以上视为有效);或有疼痛症状者需达到临床症状消失或较前减轻Ⅰ级或Ⅰ级以上;或双下肢肿胀患者需达到双下肢最大周径相同,差值为零,无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或双下肢最大周径差值减小1/2或1/2以上,以上三点中符合任何一点视为有效。无效:淋巴潴留囊肿直径缩小不足1/2或无明显改善,或较前增大;且有疼痛症状者临床症状较前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且双下肢肿胀患者双下肢最大周径差值减小不足1/2或病情进展。

有效率(%)=有效/(有效+无效)×100%

1.6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退出病例

观察过程中,空白组有3例患者病情逐渐加重,下肢水肿明显,疼痛加重,其中1例患者伴发热,白细胞升高,复查盆腔淋巴囊肿直径4~5 cm,给予止疼及穿刺,注射硬化剂、抗炎治疗,遂退出本试验(统计结果时空白组去除3例)。

2.2 淋巴潴留囊肿大小变化情况

由表3可知,淋巴潴留囊肿未给予治疗的情况下极少数可自行吸收,有效率为3.57%;试验组(西黄胶囊组)与对照组(芒硝外敷组)有效率分别为73.81%、79.49%,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且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西黄胶囊+芒硝外敷组)有效率为85.25%,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

表3 4组患者淋巴潴留囊肿大小情况比较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联合组比较,#P<0.05

2.3 疼痛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由表4可知,下肢疼痛症状在未给予干涉治疗情况下可自行缓解,且该患者疼痛症状较轻(本实验数据较少,具有一定局限性),有效率为10.00%;试验组(西黄胶囊组)与对照组(芒硝外敷组)有效率分别为85.71%、80.00%,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试验组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经χ2检验后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西黄胶囊+芒硝外敷组)有效率为95.34%,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

表4 4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联合组比较,#P<0.05

2.4 下肢肿胀症状改善情况

由表5可知,空白组中一例患者下肢肿胀自行消退,且肿胀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本实验数据较少,具有一定局限性),有效率为12.50%;试验组(西黄胶囊组)与对照组(芒硝外敷组)有效率分别为75.00%、81.82%,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西黄胶囊+芒硝外敷组)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

表5 4组患者下肢肿胀症状情况比较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联合组比较,#P<0.05

2.5 西黄胶囊对不同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导致的淋巴潴留囊肿的疗效比较

由表6中可知,试验组42例患者采用西黄胶囊治疗后,妇科三大恶性肿瘤术后导致的淋巴潴留囊肿均有明显效果,有效率分别为77.78%、75.00%、83.33%,且相互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表6 西黄胶囊治疗不同妇科恶性肿瘤术后 导致淋巴潴留囊肿效果比较

注:与卵巢癌组比较,*P>0.05,与宫颈癌组比较,#P>0.05

3 讨论

西黄胶囊是由清朝王维德所创的犀黄丸演变而来,主要成为牛黄、麝香、乳香、没药。牛黄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的功效;麝香活血散结、通经活络。牛黄与麝香合用,相辅相成;加之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生肌、行气止痛。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之功。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牛黄具有解热、抗炎作用。牛黄对醋酸所致之小鼠腹腔通透性增加的抑制活性为水杨酸的47倍、氢化可的松的33倍。人工牛黄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小鼠S37、S180肉瘤的抑制率分别为54.3%~72.5%与60%。麝香水溶性蛋白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增强作用,同时具有抗炎、抗肿瘤的作用。乳香提取物不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抑制体外细胞株增殖,而且能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蛋白分泌[13]。没药对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14]。

淋巴潴留囊肿为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淋巴囊肿的发生与否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腹壁引流管留置时间长短、患者是否低蛋白等。多数淋巴潴留囊肿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因淋巴囊肿压迫出现疼痛及下肢肿胀等症状,当合并感染时可出现持续性高热,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症状较重的患者延误后续治疗,影响患者预后,缩短生存期。以往对于囊肿较大,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采取囊肿穿刺、注射硬化剂等方法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很大局限性,对患者来说不仅痛苦,而且费用相对昂贵,因此对淋巴囊肿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芒硝外敷可以有效治疗淋巴囊肿,使淋巴潴留囊肿明显缩小,有效缓解疼痛及下肢肿胀等症状,但单一中药外敷耗时较长,患者需卧床外敷,且部分患者难以坚持,不易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西黄胶囊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肿生肌的效果,在对淋巴囊肿大小、疼痛及下肢肿胀方面治疗效果明确。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西黄胶囊止痛的有效率尤为理想(试验组:85.71%;对照组:80.00%),可能与方中乳香、没药等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有关。口服西黄胶囊虽然与芒硝外敷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我们期待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通过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统计分析。当芒硝与西黄胶囊联合使用时,治疗效果较单一用药更好,推断西黄胶囊和芒硝通过全身和局部的协同作用,抑制淋巴囊肿进一步增大,同时使已形成的淋巴囊肿逐渐减小,从而起到治疗淋巴囊肿,减轻疼痛及下肢肿胀的作用。

清热解毒与活血散结相结合的西黄胶囊具有多重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第一,西黄胶囊中多种中药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生长;第二,西黄胶囊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杀伤肿瘤细胞[7,15]。第三,西黄胶囊具有一定的抗炎止痛作用,我们试验结果和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16-17]。

淋巴潴留囊肿好发于双侧髂血管区及双侧腹股沟区,其形成可能由于淋巴结清除后淋巴循环被人为破坏,而淋巴管断端结扎不牢固引起淋巴液在局部聚集,形成囊性肿物。术中虽然严密结扎,但淋巴潴留囊肿仍不可避免。本研究在统计数据过程中发现西黄胶囊对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这些不同部位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的淋巴潴留囊肿均有确切的治疗效果,而对不同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潴留囊肿的治疗效果没有差异(P>0.05)。同时,西黄胶囊淋巴囊肿的治疗效果与临床分期无关。本试验中选用的173例样本术中清扫盆腔淋巴结术式相同,淋巴结结扎方法亦相同,故考虑其形成淋巴囊肿原因无差异,与空白组比较,西黄胶囊可以有效治疗淋巴潴留囊肿,缩小病灶,减轻疼痛及下肢肿胀症状,达到治疗目的,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P<0.05),与芒硝外敷治疗淋巴囊肿相比较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当芒硝外敷与西黄胶囊口服联合应用时,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且治疗时间缩短,短期内缓解症状。所以,西黄胶囊可以推广应用在多种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潴留囊肿的治疗中,且与中药外敷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西黄胶囊在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淋巴潴留囊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防治这一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症提供了新方法,在提高妇科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具有可靠的应用前景。

[1] TAM K F,LAM K W,CHAN K K.Natural history of pelvic lymphocystsas observed by ultrasonography after bilateral pelvic lymphadenectom[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8(32):87-90.

[2] 姚远洋,李云,王悦,等.妇科肿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后淋巴囊肿形成的相关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22(1):32-35.

[3] 江旭芬,汪琳健,王彩云,等.大黄芒硝散外敷预防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1(3):248-249.

[4] 陈华.大黄联合芒硝外敷治疗宫颈癌术后并发淋巴囊肿的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4,44(7):71-72.

[5] 杜晓红,谢娟,胡凤侠,等.中药热敷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淋巴囊肿的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7):1462-1463.

[6] 龙建新,李建龙.西黄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对照研究,2014,28(6):113-115.

[7] 周和超,陈兴贵,王镇南,等.西黄胶囊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0):10-11.

[8] 胡俊霞,关硕,杨伟,等.西黄丸抗肿瘤与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3,32(8):1061-1063.

[9] 张杰,张颖,孟惠彦,等.西黄胶囊辅助乳腺癌患者全程化疗的临床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5,8(1):9-12.

[10] 兰丽霞,彭新舜.西黄胶囊在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0,16(2):134-135.

[11] 金娟,李志鸿.西黄丸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30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5):715-716.

[12] 毛丹,黄立中,周春花,等.逍遥散加减联合西黄胶囊治疗三阴乳腺癌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3):316-318.

[13] 张勇,齐振华,李乐赛,等.乳香提取物对HL-60细胞株VEGF分泌及其Flt-1受体表达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8(2):16-18.

[14] 高天慧,段芳龄,刘明月,等.β-榄香烯和NDV共修饰对脂质体瘤苗的免疫增强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9-10.

[15] 张晓玲,邢荣格,苗志刚,等.西黄胶囊辅助化疗治疗结肠癌术后肝转移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6的影响[J].中草药,2015,46(6):871-874.

[16] 杨静.西黄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晚期癌症疼痛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4):113-115.

[17] 张传雷,朱眉,孔天东.西黄胶囊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癌性疼痛的影响[J].河南中医,34(12):2387-2388.

猜你喜欢
芒硝淋巴囊肿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芒硝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芒硝矿特征与成因简介
北美淋巴水肿治疗师培养、认证及对我国的启示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考察芒硝制备玄明粉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