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道三力平衡问题解法的探讨

2018-03-13 05:50
物理之友 2018年2期
关键词:图解法动态平衡三力

(陕西省西安中学,陕西 西安 710018)

图1

A.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参考答案:A、D。

1 问题解析

高中阶段求解动态平衡问题常用到解析法、图解法和相似三角形法。其中,相似三角形法适用于三力平衡问题,一个力是恒力另外两个力方向都变化的情况,组成的力的矢量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本题虽然也是涉及一个恒力、两个方向变化的力,但是并未给出确定的几何关系,所以不适用于此题。下面主要采用解析法和图解法对本题进行分析。

(1) 解析法——正弦定理

解析:解析法要求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得到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通常采用正交分解法。但本题三力所成角度为任意角,用正交分解法得到的方程较为复杂,计算量较大,不易求解。

图2

点评:此题没有采用常规的正交分解法求解力,而是通过解三角形,高中阶段常用正、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根据题设条件选择正弦定理。

(2) 图解法——矢量三角形法

解析:图解法是对研究对象在动态变化过程中进行受力分析,在同一图中作出物体在若干状态下所受力的矢量三角形,由各边长度及角度变化来判断力的变化情况,通常用于求解三力平衡中一个力是恒力、另一个力方向不变的问题。本题虽然有一个力是恒力,但是另外二力方向都在变化,不能采用我们通常所使用的动态三角形。

考虑物体所受的三力构成封闭三角形,因为mg和其对角都是定值,所以当F1、F2变化时,三角形的外接圆始终不变(如图3)。由图3可知,当OM由竖直变为水平时,F1先增大后减小,F2逐渐增大。

图3

点评:动态三角形法是处理三力动态平衡问题的常用解法,相较解析法,其特点是形象直观,适合定性分析的问题,本题情景在高中虽然不常见,但根据重力和其对角都是定值,如果能联想到圆中弦及其圆周角的关系,作出力矢量三角形的外接圆便可迎刃而解。

方法3:图解法——逆向思维法

解析: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可逆向看做OMN保持不动,F1和F2的合力-mg顺时针旋转至垂直于F1的位置,如图4所示,再将mg分解到OM和ON方向上,即可求得F1和F2的大小,由图4易知,F1先增大后减小,F2逐渐增大。

图4

点评:逆向思维法常用于处理运动学问题,此题若采用逆向思维,便成为一道简单的力的分解问题,但是学生不易想到。

当然,本题作为选择题还可以采用特殊值代入法,可取几个特殊的角度和位置进行计算,但由于本题力的变化情况较为复杂,若取特殊值较少,容易遗漏掉某个变化过程,取值过多则计算量太大,若非无计可施,不建议使用。

2 试题变式

图5

可将本题所涉及的问题总结归纳为一种特定的类型:对三力动态平衡问题,若其中一个力是恒力,另外二力所成角度不变,则可采用上述三种方法进行求解,例如以下问题。

变式1:如图5所示,MON为张角为90°的V型光滑支架,小球静止于支架内部,初始时刻支架的NO边处于竖直方向,将支架绕O点顺时针缓慢转动90°的过程中,NO板对小球弹力变化情况为( )。

A. 一直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B. 一直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参考答案:A。

图6

变式2:如图6所示,一小球通过两细绳固定在圆环的圆心O位置。已知两绳夹角∠AOB>90°,让圆环在竖直面内顺时针转动,当OA由水平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OA的作用力FA和OB的作用力FB的变化情况是( )。

A.FA先增大后减小、FB减小

B.FA先增大后减小、FB先减小后增大

C.FA增大、FB减小

D.FA减小、FB增大

参考答案:C。

3 结语

平衡问题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物理的考查重点,本题所涉及的情景对高中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导致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着手处理,这是学生在处理本题时遇到的最大障碍。通过分析发现,该题的处理方法也是从高中处理动态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着手,只是在常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变化,体现出高考对学生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等能力的考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物理方法的渗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图解法动态平衡三力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仪征:“三力”铸牢共同体意识 “三紧”建美红石榴家园
基于HTML5的凸轮廓线图解法App教学软件研究
赏析2017年高考物理动态平衡问题
“三力”并举,提升学术期刊舆论引导力
析拉绳旋转试题解动态平衡问题
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求解三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
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
浅谈动态平衡问题的解法
基于注水试验的土体渗透系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