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运算含义,提高运算能力

2018-03-13 18:55王成杰
新高考·高三数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斜率运算公式

王成杰

不少同学平时在数学解题中不明算理、机械套用运算公式,不顾运算目标,盲目地进行推理演算,运算过程中缺乏选择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的意识,运算过程繁琐,错误率高,误以为是“马虎”、“粗心”造成运算错误,平时解题认为“只要方法对,做错了不要紧”.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运算能力的内涵缺乏科学认识.

一、什么是运算求解能力

数学能力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数学素质在数学活动中的外化.高考对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根据法则、公式进行运算及变形;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与目标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够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1.高中阶段常见运算形式

(1)数的运算(含复数运算);

(2)代数式的运算(法则、运算律);

(3)幂、指数、对数(函数)运算;

(4)三角(函数)运算;

(5)向量运算;

(6)导数运算;

(7)方程与不等式运算(强调算法);

(8)抽象运算.

几何量的运算一般可归结为以上运算.

2.运算的方法与技能

(1)记住数学计算公式、法则,并能准确地运用公式和法则进行运算;

(2)应用概念、性质、定理进行有关的运算;

(3)在进行各种运算时,结果准确、速度迅速、过程合理;

(4)进行各种查表和使用计算器计算(高考不考查).

3.运算的逻辑思维要求

(1)合理使用公式、法则;

(2)运算方法和过程较为简捷;

(3)对自己的运算结果进行检查验算和判断;

(4)自我改正运算中的各类错误;

(5)简化运算过程,运用简缩思维、整体思维进行“跳步”运算;

(6)较熟练地进行心算、速算、估算;

(7)会进行推理计算;

(8)熟练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优化运算.

二、培养运算求解能力

发展运算能力的大致过程是:知识→技能→能力;相应的要求分别是:懂知识、会技能、能变通.

1.建构完善系统的知识体系

准确理解有关知识,定义、概念理解准确无误,对于考试说明中的简单的知识点要能直接使用,对于较复杂的知识点要弄清概念的发生、概括形成过程,主要公式、定理要掌握其发现、推导过程,还要掌握它们的各种等价变形,如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与常见的恒等变形:

2.熟练掌握有关运算的算理、方法、步骤

模仿操作阶段,运算步骤不宜跳跃,每一步运算的算理必须明确、清晰,算法和运算过程的表述必须规范、条理,经过一定量的、有层次的、按部就班的训练后,逐渐简化运算步骤,灵活运用运算法则、公式.在运算求解过程中,同学们要能够自觉地认识运算的目的性,准确判断运算方向,合理选择运算途径,规范表述运算过程和结果,从而由懂到会,由会到对,由对到熟,由熟到变,由变到通,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运算错误.

3.理解数学思想,掌握通性通法

在熟练掌握运算求解的算理、算法及运算技能的基础上,弄清其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以数学思想方法促进运算技能向能力过渡.一方面,合理使用数学思想方法可以简化运算,提高速度,如数形结合可以借助图形直观简化运算量,等价转化可以将复杂的运算转化为简单的运算,分类、整合可以化整为零、分解难点、优化策略;另一方面,数学思想方法是使基本运算技能内化为思维能力的纽带,在具体运算求解过程中还要注重充分运用通性通法——同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4.加强审题训练,发现运算目标

同学们在审题时要深入理解、细致分析问题的条件、结论以及条件与结论间的联系,尤其是如何发现问题中的隐含条件,要确立结论就是解题目标,不忘解题目标的意识,及早确定运算目标,并在运算求解过程中根据目标及时调整运算方向.

5.重视验算反思,提升运算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要学会验算、减少失误,可采用以下方法:

复考查对——草稿纸上每算一题画上边框,便于检验.

代值检验——选取边界值和特殊值驗算.

多解对照——通法求解巧法对照.

逆向运算——顺向解答逆向回代.

观测估算——离心率的范围、三角函数有界性.

量纲检查——长度是一次函数、面积是二次函数、体积是三次函数.

特值检验——例如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等比数列公比为1时.

条件检验——条件是否用足,尤其是隐含条件是否发现并运用.

逻辑检验——运算复杂的问题通过逻辑推理可能轻松解决.

图形检验——代数方法几何检验.

解题后检验发现问题必须不断纠错、订正到位,订正可分为老师评讲前自我纠正、老师评讲中对比订正、老师评讲后二次订正,解题后更要总结反思:此题运用了哪些知识和方法,题中有哪些条件,尤其是否存在隐含条件,本题的算理是否清晰,算法是否简捷,运算过程是否跳步,还有更好的解法吗?失分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6.重视简化运算,提高求解能力

运算求解能力是其他数学能力的基础,简化运算是提高求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1)熟记一些常见的运算结论和推理结果有利于寻找解题思路,简化运算过程,提高运算结果的准确性,如四面体的体积公式,常见勾股数,20以内的自然数的平方,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圆锥曲线的第二、第三定义,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等.

(2)在解析几何解题运算中,正确运用简化运算的基本方法,如:恰当建系、巧妙设元、回归定义、设而不求、数形结合、整体代换、数式化简、特殊引路、特征分析(定量、定性)、直觉判断、合情推理……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设直线PA的斜率为k1,直线MA的斜率为k2,求k1·k2的取值范围.

分析 本题中求解斜率k1,k2的表达式是关键,用参数表示斜率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其中方法①~③均需解出P点坐标,因而运算量较大,在方法④中,可通过设而不求、边化简边运算、数形结合等方法简化运算.endprint

猜你喜欢
斜率运算公式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巧甩直线斜率公式解数学题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求斜率型分式的取值范围
“两两三三”解决天体问题
导数几何意义的深层次应用
2011年高考山东卷.理22(Ⅰ)别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