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及投资周期性分析

2018-03-14 18:38张彤彤曹晓东
对外经贸 2018年1期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中国

张彤彤+曹晓东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不断扩大,出口贸易稳中有升。基于2010—2016年相关月份的对外投资和出口贸易数据,创新使用R语言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并进一步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周期性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如下: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从本国视角对外投资呈逆周期性;对发达国家既有顺梯度上行投资,也有逆梯度上行投资;对发展中国家主要体现为顺梯度下行投资,也有逆梯度下行投资。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充分利用对外投资带动我国出口贸易,拓展转型升级空间;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投资,重点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动与沿线国家贸易往来。

[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投资周期性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1-0013-0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foreign investment continues to expand, export trade has risen steadily. Based on the data of investment and export trade 2010—2016 related months, innovation uses the R language for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establish a regression model using the least squares method, and conduct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ong and st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periodicity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with investment to boost economic grow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untry foreign investment is in reverse periodicit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 is a gradient upward investment, there is also reverse gradient upward investment;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main embodiment is the downward gradient investment, and the reverse gradient downward investment.

Keywords:China;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Export Trade;Investment Periodicity

[作者简介]张彤彤(1982-),女,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贸;曹晓东(1980-),男,工程师,研究方向:网络经济。

一、2010—2015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概况

(一)中国对外投资概况

“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推进落实,以基础设施投资和产能合作为主题的“一带一路”投资合作正在兴起。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投资流量)为6881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为6018亿美元,占比875%,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投资存量)为26196亿美元。到2015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1802亿美元,增长了约一倍,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86304亿美元,增长了近3倍多,双向直接投资接近平衡(见表1)。联合國贸发会议(UNCTAD)《2015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4 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135万亿美元,年末存量2587万亿美元。以此为基数计算,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存量的91%和34%,流量连续三年位列按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3位,存量位居第8 位。

截至2015年,中国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非金融类投资,投资目的国家(地区)高度集中,近七成的投资流向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和卢森堡。中国企业在上述国家(地区)设立的境外企业以商务服务业为主,主要并购项目大多通过这些境外企业再投资完成。除上述投资国家和地区外,发达经济体跑赢发展中经济体,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成为我国投资者首选投资目的地,韩国排名上升。主要通过并购方式收购国外的品牌和资源,进入新市场,借助品牌背后的营销渠道和消费群体,快速切入市场,规避风险,减少贸易摩擦。同时,为了应对我国劳动与资本的相对价格上升,我国部分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配额限制较松的第三国(如越南、柬埔寨、毛里求斯、牙买加等国)。

中国对外投资并购行业构成:主要投向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等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些行业的投资额超过八成。2014年,投资主要流向第三产业,占75%,其次是第二产业,占24%,第一产业不足1%。

(二)中国出口贸易情况

2010—2014年,中国出口额连年增长,由2010年的157793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234275亿美元, 2015年,中国的出口贸易小幅下降至227657亿美元,年均增速为761%(具体见表2),出口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二、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 研究背景

在国际经济学领域,已有不少文献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理论方面,Mundell(1957)、Helpman(1985)、Markuson和Svensson(1985)等人,建立不同的模型,阐述了在一定的贸易要素条件下,对外直接投资和國际贸易之间同时存在着互补和替代关系。实证方面,Brainard(1997)、Lipsey和Weiss(1984)、Gray(1998)、Amiti和Wakelin(2003)、Lim和Moon(2001)使用不同的理论基础,建立模型,使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定贸易国别的投资和国际贸易数据,来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但所得的结论不尽一致。研究表明,美国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显著地促进了其向东道国的出口,但是日本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替代了自己公司的出口。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研究也逐渐升温。王迎新(2003)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要根据母国投资的动机、类型和发展阶段而定。张如庆(2005)利用1982—2002年中国年度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数据,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不是进出口变化的原因。项本武(2009)采用2000—2006年中国对50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与贸易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在长期存在互补关系,但在短期不明显。陈立敏等(2010)利用2004—2008年中国对26个主要国家的进出口和直接投资数据进行面板模型分析,指出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对出口贸易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陈愉瑜(2012)以及隋月红和赵振华(2012)分别采用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结构的影响,结果均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贸易结构效应。

但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上升较快,投资结构与投资目的国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以上研究大多数使用的是年度数据,且数据比较陈旧,当前中国经济都面临着转型的关键点,经济新常态下单一的年度数据已不足反映总量变化背后的结构调整变化,为了提高分析的精确性,本文创新采用月度数据和R语言对对外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二) 数据的来源

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6年4月的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中国出口贸易额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详细数据见表3。

(三)变量的平稳性检验与模型的建立

根据表3,绘制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的时间序列趋势图,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有比较强的线性关系。

为了方便分析,同时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对数据进行自然对数化,但是不改变其协整关系,使趋势线性化,设置几个变量:FDI代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EX代表对外出口流量,LnFDI代表FDI的自然对数化,LnEX代表EX的自然对数化。

本文使用R语言进行模型分析,首先对每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

表4各个变量的平稳性检测结果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data:AllDataMYMFDI

Dickey-Fuller=-31886,Lag order=4,p-value=009619

data:AllDataMYMEX

Dickey-Fuller=-35315,Lag order=4,p-value=004513

data:LnFDI

Dickey-Fuller=-47586,Lag order=4,p-value=001

data:LnEX

Dickey-Fuller=-3511,Lag order=4,p-value=00469

FDI的检验结果:p-value = 009619不能拒绝原假设,即认为FDI是非平稳的。

EX的检验结果:p-value = 004513 拒绝原假设,即认为EX是平稳的。

LnFDI的检验结果:p-value = 001 拒绝原假设,即认为LnFDI是平稳的。

LnEX的检验结果:p-value = 00469 拒绝原假设,即认为LnEX是平稳的。

变量通过平稳性检验,可以使用LnFDI和LnEX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使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如下:

LnEX=α+β*LnFDI+ε(1)

使用R语言计算回归结果如下:

Residuals:

Min 1Q Median 3QMax

-049448 -008087004058012888026127

Coefficients:

Estimate Std Errort valuePr(>|t|)

(Intercept)657873015211 43251< 2e-16 ***

LnFDI0203520036035649 284e-07 ***

---

Signif codes:0 ‘*** 0001 ‘** 001 ‘* 005 ‘ 01 ‘ 1

Residual standard error: 0157 on 74 degrees of freedom

Multiple R-squared:03013,Adjusted R-squared:02918

F-statistic: 3191 on 1 and 74 DF,p-value: 284e-07

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Coefficients:中的估计参数为:α=657873,β=020352。R2=03013, P-值非常小,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

建立回归模型如下:

LnEX=657873+020352*LnFDI+ε

R2=03013(2)

从回归模型中可以简单看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有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投资可以显著的对出口有促进作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每增加1 个百分点,出口会增加02 个百分点。但是分析其更为具体的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做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

线性拟合结果如图2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对外投资与出口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其一是对外投资增长可促进出口增长,促进作用将滞后1期(月)即可显现。其二是出口增长同样对对外投资增长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也将滞后1期(月)就能够显现。从2010—2016年月度数据趋势分析上也可以看出,投资与出口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三、中国对外投资周期性分析

(一)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从本国视角对外投资呈逆周期性

2007—2015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中国GDP增速由近10年来峰值的142%,波动下降至2015年的69%,这一阶段我国经济进入经济周期的紧缩期,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高增长后经济增速下降是自然现象。比较我国对外投资趋势,投资流量逐年增加,由2007年的24838万美元快速增至2015年的118020万美元,增长了近4倍。随着发达经济体经济运行分化加剧,发展中经济体增长放缓,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16%,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势上扬,可以判断,我国对外投资具备逆周期属性(具体见图3)。

(二)从投资目的国角度来看

1正周期性国家

2012—2015年,中国主要投资目的国中投资与经济增长呈正周期的有美国、加拿大、德国、新西兰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呈现的主要特点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加快,我国对其投资力度加大;发展中国家经济放缓,我国投资额下降。发达国家经济逐渐复苏,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技术、市场、品牌等优势高度契合了中国企业对产业链上游要素与日俱增的需求,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投资布局加速。

(1)美国是中国海外投资地首选

近年来,美国经济总体增长势远远领先于欧元区和日本等其他经济体。选取2012—2015年相关数据比较分析,美国GDP增速保持在22—24之间,经济恢复性增长,2012年中国对美国投资额仅4048亿美元,2015年,中国投资者在美国进行了超过150亿美元的交易,创历史新高。预计,2016年中国对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将达300亿美元。其中,并购仍然是中国投资者进入美国市场寻求快速增长的优选模式,绿地项目增长迅速。中國对美国投资与美国经济发展趋势相同,即美国经济面向好投资逐年扩大,投资呈正周期性。

(2)对俄罗斯投资放缓

由于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在自然资源类项下与中国贸易量庞大,但其经济增长前景因国际制裁、疲软的油价和卢布贬值导致通货膨胀急剧上升。潜在的领土争端和俄罗斯对中国的影响力在中亚不断增长的戒心都可能妨碍未来的投资合作。中国对俄罗斯投资额整体呈下降趋势,2014年仅为634亿美元。 2015年,俄罗斯外国直接投资下降92%。

2逆周期性国家

(1)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投资放缓

2012—2014年,英国、越南、尼日利亚、墨西哥等我国投资目的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但我国对这些国家的投资呈下降趋势,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对尼日利亚投资由33亿美元降至不足2亿美元,主要是由于尼日利亚基础设施差,研发能力低,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自然资源,投资机会少、投资风险偏高。体现为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主要为资源寻求型和市场寻求型。

(2)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投资增加

2012—2014年,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日本等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但我国对其投资呈上升态势。新加坡、澳大利亚始终是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选择,虽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仍吸引我国的大量投资。如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对中国投资者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而新加坡与我国文化想通,两国经贸关系日趋紧密,中国企业在新承包工程成为亮点。表现为我国向发达国家的投资主要有市场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对外投资与出口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对外投资增长可促进出口增长,出口增长同样对对外投资增长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都滞后1期(月)即可显现,投资与出口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既包括对发达国家的顺周期投资即顺梯度上行投资,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顺梯度下行投资。同时,投资目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我国投资放缓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即对发展中国家逆梯度下行投资;投资目的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我国投资增加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即对发达国家逆梯度上行投资。我国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主要有资源寻求型和市场寻求型,向发达国家的投资主要是市场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虽然,目前我国投资存量80%在发展中国家,但我国向发达国家投资倾向性越来越强。

(二)建议

1充分利用对外投资带动我国出口贸易,拓展转型升级空间。鼓励我国企业通过到国外投资,带动国内上游产品的出口,还可以通过承包工程加大钢铁及制品、各类机械、塑料制品等各种建筑材料及日用消费品的国内采购量,带动了出口额的增长。可以为国内外贸产业转型升级打好基础,促进贸易增长的同时创造了更多的转型升级空间。

2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投资,重点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动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由周期性分析可知,我国向发达国家投资倾向性越来越强,未来中国资本的全球布局应向更多地域纵深发展,加大发展中国家投资力度,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寻找更多新机遇,聚焦沿线投资以及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能合作,通过对发展中国家投资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进而加快带动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往来。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对外投资统计公报(2011—2014)[M].中国商务出版社,2012—2015.

[2]毛其淋,许家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抑或抑制了企业出口?[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9).

[3]张纪凤,黄萍. 替代出口还是促进出口——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3).

(责任编辑:顾晓滨)

猜你喜欢
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中国
江苏省OFDI产业升级效应浅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特征与导因分析
我国房地产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广东高乐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问题分析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