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2018-03-14 21:22王先军沈鹏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8年2期
关键词:拼音教学微课小学语文

王先军 沈鹏

[摘要]小学低年级拼音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具体教学中引入微课技术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时尚追求。微课助力拼音教学具有先天优势,其引导效果非常显著。教师要在微课制作、投放、解读、训练、应用中进行创新实践,探索微课拼音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拼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06000701

拼音教学中引入微课技术,符合现代课堂教学发展的大势,与学生的学习诉求相吻合,具有较高的匹配性,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在微课介入时,教师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整合拼音信息资源,为微课制作提供便利条件;其次是创设适宜教学情境,为微课介入提供环境条件;最后是拓宽训练维度,将课内外训练融为一体,彰显微课教学的先进性、灵动性,为拼音教学带来全新视角。

一、整合拼音资源,科学制作微课课件

微课具有灵动性、多样性、形象性等特点,非常适合运用于拼音教学中。在微课电子课件制作时,教师要对拼音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比对、分类。如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这是拼音的重要分类标准。教师还可以进行更为细化的分类,并针对某一个读音制作微课,让学生反复听、反复学。因为微课视频比较短小,训练内容非常集中,学生获得的学习认知也会非常深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k h》一课,在读音学习时,教师根据教材中的相关插图,制作了微课视频。教师一边播放视频,一边带领学生唱儿歌:“小小蝌蚪水里游,黑身子,长尾巴,变成青蛙叫呱呱。”学生跟随微课视频读“k”,教师告诉学生:“k”的读音是“蝌蚪”的“蝌”,读音要轻、要短。微课视频中,还将读音编制成顺口溜:“蝌蚪叮草k、k、k,就像一挺机关枪。”学生一遍一遍地练习,课堂学习气氛热烈起来。很快他们就完成了读音学习,而且记忆非常深刻。教师反复播放微课视频,学生学习进入到良性轨道。

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将学生带入动画世界中,并用儿歌辅助学习,使拼音学习成为一种游戏,学生感觉很轻松自在,对读音也会记得特别牢固。小学生喜欢直观性学习,微课适合度非常高,只要教师设计科学,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为显著。

二、创设课堂情境,适时投放微课信息

拼音教学展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读拼音、书写拼音字母,这个操作过程是比较单调的。而微课的适时投放,就可以给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感觉。

《o ou iu》学习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韵母i ei ui,并让学生说说这些韵母由几个单韵母组成,然后引入新课学习内容:o ou iu。教师先示范读音,学生跟读。这时,教师再打开多媒体,播放的是“动物奥运会”。画面中五环标志非常醒目,一条可爱的小狗,跳出来做主持人:第一届动物奥运会正式开始,大家一起念“奥运会”,“奥”就是“o”,还有我的名字“狗狗”,里面有“ou”,还有我的搭档“小牛”的“牛”,里面有“iu”。教师介入指导o ou iu的读音,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几个韵母。

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运动会的场面,这样的微课视频具有特定的启动性。学生大多喜欢比较热闹的场面,对运动会更是有特殊情结,教师在微课里引入小动物,这也是学生比较愿意接受的形象,其引导效果自然会大好。微课视频针对性很强,只对一个教学点展开,学生的印象也会更为深刻。

三、拓展训练维度,丰富微课应用功能

微课技术应用范围是无限的。在拼音训练中,教师课内可以利用微课輔助教学,为学生的训练提供技术帮助,也可以将微课放到课外,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观看微课视频,以拓宽学生学习拼音的域度,还可以将家长也关联进来,为学生的拼音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去二三里》虽然属于识字内容,但其教学目标却是为了巩固汉语拼音,让学生在汉语运用中掌握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课堂训练时,教师给学生播放微课视频,视频内容是动画形式,将课文文字和拼音一一对应,并给出正确读音,学生跟随视频学习读音。微课后半部分引入了游戏:文字随机显现,要求即时读出出现的汉字读音。学生的训练热情非常高,课堂学习高潮迭起。为了给学生更多训练的机会,教师将微课视频传送到班级网络共享平台,要求学生回家之后在家长帮助下进行课外训练。

教师将汉字的读音学习制作成视频游戏,切准了学生的兴趣取向,其激发调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而对微课视频进行共享处理,有效拓宽了训练域度,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也可以参与到读音训练之中,训练效果显著。

微课介入拼音教学之后,为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技术革命,微课已经成为拼音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要展开深入探究学习,在微课制作、微课投放、微课解读、微课评价等方面做出创新尝试,为拼音教学注入崭新的活力。

(责编刘宇帆)endprint

猜你喜欢
拼音教学微课小学语文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