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

2018-03-17 17:32
关键词:脑膜炎结核性成人

韩 笑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

韩 笑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研究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成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并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结核性脑膜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成人;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发病早期会因为脑膜、脉络丛和室管膜炎性反应等导致脑脊液不断增多,蛛网膜颗粒吸收下降,患者出现交通性脑积水,并且颅内压会有所增加[1]。在患者发病晚期,蛛网膜和脉络丛可粘连而导致患者出现梗阻性脑积水,颅内压明显增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对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6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成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患者年龄在21~75岁,平均年龄(42.68±7.54)岁。试验组男19例,女11例,患者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3.12±7.4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P>0.05,满足对比研究的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给予患者用药指导等。试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 由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死亡率相对较高,并且患者发病后的临床症状较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患者易出现抑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更多关怀,并为患者讲述成功治愈的案例,为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治疗方法,从而帮助其建立治愈的信心。同时,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担心的问题并给予其全面的解答,帮助其消除抑郁情绪,从而促使其治疗效果的提升。

1.2.2病情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协助主治医师完成对患者的治疗。其中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颅内压的护理,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脱水机和利尿剂,并为患者留置静脉针,避免反复穿刺。在患者出现高热时,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其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处理。患者抽搐时要给予其镇静剂,并将患者固定在床上,避免其坠床。另外,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其神志、瞳孔和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在发生异常变化时及时联系主治医师并协助其采取有效的措施。护理人员还要密切关注患者脑水肿和早期脑疝症状,出现相应症状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患者因脑水肿和脑疝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1.2.3环境护理 护理人员要定时为患者更换床单和被罩,并及时为患者更换尿湿的衣裤,保持患者皮肤清洁与干燥。同时,护理人员要确保病房内通风采光良好,保持空气流通。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家属的探视进行限制,确保病房安静,从而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定时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消毒和杀菌处理,防止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

1.2.4饮食护理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药物的使用而出现食欲低下和持续发热等情况,影响正常进食。同时,由于患者的颅内压升高,易出现呕吐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嘱其家属尽量为患者准备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坚持少食多餐的进餐原则,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的食物,减少患者对脂肪的摄入量。另外,护理人员还要让患者多饮水,多吃富含汁水的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

1.2.5体位及穿刺护理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尽量让患者保持卧床休息的状态,避免频繁搬动患者,在患者需要变化体位或搬动颈部时,护理人员应将床头抬高,减轻患者头部充血情况。在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应让其保持平卧位或倒卧位,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痰液及呕吐物误吸。在进行穿刺的时候,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并且要在穿刺前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从而更好地完成穿刺。

1.2.6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对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叮嘱患者出院后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相应的药物,并且要叮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关怀,促使其出院后能快速恢复。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对出院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讲解,让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复诊,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愈28例,死亡2例;对照组患者治愈21例,死亡9例;试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5,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1例出现压疮,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中4例出现压疮,2例出现坠积性肺炎,2例出现口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χ2=6.4052,P<0.05。

3 讨 论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根据临床研究,结核性脑膜炎起病一般较急,患者发病后的临床症状较多,并且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2]。因此,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发病后必须及时给予其相应的治疗,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目前临床上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主要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进行抗结核治疗,并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缓解患者的中毒症状,抑制其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另外,通过利尿剂、甘露醇和甘油果糖等药物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并给予患者必要的营养支持,从而确保患者的治疗顺利完成[4]。但由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发病较为凶险,并且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很容易发生意外,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5]。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了解较少,加上其临床症状较多,很容易导致其产生各种不良心理。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其全面的护理,从而促使其治疗效果的提升[6]。

综合护理干预是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护理方式,其主要是以患者为护理工作的中心,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促使其治疗效果的提升[7]。

本研究对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在成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张芸香.对28例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J].中外医疗,2015,20(12):141-143.

[2] 崔晓华.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6(22):130-131.

[3] 张利平.细节管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28):86-88.

[4] 曹玲.优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2(8):242.

[5] 肖梅.成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50(9):139-140.

[6] 陈羽,王功茴,黄璐,等.优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45(7):641-642.

[7] 王月梅,宋淑华,邹丽艳,等.结核性脑膜炎35例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8(1):157-158.

韩笑(1987—),女,河南南阳人,护师,本科,主要从事神经内科护理工作。

R473.5

B

1004-7115(2018)01-0109-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8.01.042

2017-10-11)

猜你喜欢
脑膜炎结核性成人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成人不自在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Un rite de passage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
和解化络饮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腔积液87例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