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杂交稻新品种蜀优217生产应用技术

2018-03-18 13:21刘然金敬树忠郑家国姜心禄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穗肥底肥稻瘟病

刘然金,敬树忠,柯 江,黎 明,郑家国,姜心禄*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成都大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66;3.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农业局,四川 达州 635000 )

蜀优217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21A(♀)×成恢727(♂)”选育的籼型三系超高产杂交水稻。2015年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定通过,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5013。

该品种田间表现生长势强,对肥、水及不良气象条件的调控能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成熟落色好,抗倒伏能力强,抗自然脱落能力强,能有效降低机械化收获时的田间损失率,适宜全程机械化生产。为了加速该品种的推广,根据生产示范中的表现情况,结合研究结果,提出蜀优217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生产应用建议。

1 蜀优217品种特点

1.1 特征特性

蜀优217为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5.4d,比对照Ⅱ优838长0.3d。株高113.3cm,穗长25.4cm,有效穗数15.1万穗/667m2,每穗总粒数176.2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9.9g/667m2。

1.2 抗性

稻瘟病综合指数5.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9级;抽穗期耐热性中等;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

1.3 米质主要指标

整精米率62.9%,长宽比3.1,垩白粒率46%,垩白度7.1%,胶稠度63mm,直链淀粉含量21.4%。

1.4 区试中的产量表现

2012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06.2kg/667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3%;2013年续试,平均产量642.2kg/667m2,比Ⅱ优838增产9.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24.2kg/667m2,比Ⅱ优838增产8.0%。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18.1kg/667m2,比Ⅱ优838增产8.9%。

1.5 审定意见

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2 蜀优217的生产应用表现

蜀优217在生产示范中表现突出。2016年9月5日在汉源县九襄镇农业部组织专家测产验收,示范片产量1000.2kg/667m2,达到国家超级稻验收标准。

2016年9月11日,专家组对成都大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崇州市白头镇高笕村示范种植的千亩杂交水稻新品种蜀优217进行了测产验收,实收2067m2,产量812kg/667m2。

2017年8月30日,四川省遂宁市农业局农技站组织相关专家组,对成都大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蓬溪县农业局共同在蓬溪县三凤镇和任隆镇实施的蜀优217冬水田直播高产示范项目进行现场验收,专家组考察了301hm2示范片,选择了3块田全田机收,平均产量701.8kg/667m2。专家组认为,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水稻蜀优217与冬水(闲)田水稻人工直播技术结合,既展示出高产水平,又表现出节约人工、少用农膜、少用肥料的绿色高效效果。每667m2节约人工2~3个,节约费用140~210元;增收稻谷156kg,增收410元以上。节支增收两项合计570元左右。

2017年9月8日,中江县通济镇人和村的蜀优217百亩示范片通过农业部组织专家测产验收,平均产量862.93kg/667m2,最高超过900kg/667m2,达到超级稻验收标准。

3 蜀优217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3.1 适时早播,培育壮秧

湿润育秧:成都平原湿润育秧移栽,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5~10日。适宜的播种量为每667m2大田播种1.0kg种子,苗床净面积70~100m2,均匀播种。苗期加强水肥管理,做好螟虫、蓟马防治,培育健壮秧苗。

机插秧:适宜播种期为4月5~15日,播种量1.2~1.5kg/667m2,均匀播种。苗期加强水肥管理,防治烧种、烧芽、烧苗,注意蓟马、螟虫的防治,适度控水控苗,培育健壮秧苗[1]。

机直播:早茬口的可以在4月25日前进行机直播。播种前注意调控机器,防止漏播。

3.2 适时及早移栽,确保移栽密度

湿润育秧:适宜35~45d移栽,合理的移栽规格为30cm×16.67cm,栽插密度1.33万穴/667m2。插秧密度最好不要低于1.0万穴/667m2。

机插秧:适宜30~45d移栽,及早机插。合理的插秧规格为30cm×16.67cm,栽插密度1.33万穴/667m2。秧龄短的,可以适当降低。反之则增加插秧密度。

3.3 科学合理施肥促高产

蜀优217本田阶段秧苗分蘖能力中等,经研究高产的施肥方式为:施纯氮10kg/667m2~12kg/667m2且底肥∶追肥∶穗肥=7∶0∶3时,返青分蘖生长较好,植株粗壮,干物质积累多,源、库、流关系协调,转化良好,穗大粒多,产量最高[2-4]。

湿润育秧移栽的,施肥方法建议为:每667m2施用底肥亩用复合肥25kg(N 15%),配合施用碳铵25kg;穗肥施用尿素5~6kg,在剑叶全展开时均匀撒施。

机插秧的施肥方法建议为:每667m2施用底肥含氮量25%的复合肥20kg(N 15%),配合施用碳铵25kg;穗肥施用尿素6~7kg,在剑叶全展开时均匀撒施。

直播的施肥方法:蔬菜等早茬口采用蜀优217进行机直播的,施肥方法建议为:每667m2施用底肥复合肥25kg(N15%)。秧苗7叶左右时追肥,施用尿素10kg/667m2。穗肥用尿素5~6kg/667m2,在剑叶全展开时均匀撒施[5]。

3.4 科学管水

苗期和本天气,均通过科学管水来实现秧苗生长的促控结合,以水控肥,以水控长。移栽后浅水栽插,浅水分蘖,田间苗数达到18万/667m2时即开始晒田,孕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后期切忌断水过早。

3.5 抓好病虫害防治

秧苗期的病虫害防治重点为叶瘟和蓟马,本田期的防治重点为稻瘟病、稻曲病、螟虫。

目前,还没有能抗稻瘟病和稻曲病的品种,因此,生产上必须重点防,预防为主,抓住关键时期,重点防治。

4 蜀优217生产应用技术探讨

通过多点示范,蜀优217田间表现生长势强,抗性好,对肥、水及不良气象条件的调控能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成熟落色好,抗倒伏能力强,尤其表现突出特点为抗自然脱落能力强,能有效降低机械化收获时的田间损失率。米质较优,整精米率高。蜀优217在生产应用上,应加大全程机械化生产应用力度,加大规模化种植力度,加大推广力度,让优势品种尽快、更大应用于生产。

参考文献:

[1] 姜心禄,池志忠,郑家国,等.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秧育秧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5):959-964.

[2]胡雅杰,朱大伟,邢志鹏,等.改进施氮运筹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1):12-22.

[3]姜心禄,李涛,池忠志,等.超级稻II优602密度与穗肥运筹对产量和功能叶N素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9, 22(6):1643-1648.

[4]张鸿,朱从桦,李其勇,等.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直播稻氮素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25(12):1802-1814.

[5]李旭毅,朱德峰,姜心禄,等.直播稻氮素营养特性及合理施用方法[J],中国稻米,2014,20(4):25-28.

猜你喜欢
穗肥底肥稻瘟病
番茄“2+x”试验总结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穗肥施用时期对喀斯特区域杂交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试验
底肥高效施用把握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