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现代病虫测报建设的经验与发展对策

2018-03-19 15:02曾鉴东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江油市测报病虫

曾鉴东

(四川省江油市农牧局植保植检站,四川 江油 621700)

江油适宜的气候导致了农作物多种病虫害的混合发生,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年均发生面积13.33万hm2次,防治和预防20万hm2次,因此,病虫测报工作尤显重要。而病虫测报的准确率主要取决于测报队伍人员的专业素质。这就要求江油市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病虫测报队伍。加强植保体系建设,稳定江油病虫测报队伍,就成为了目前植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1 江油植保工作的现状

1.1 全市病虫测报的现状

江油市农牧局有植保植检站和农作物病虫测报全国区域站各1个,共有干部职工5 人,专职测报人员仅有3人,兼职交叉严重。群众测报员5人,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人员40人。40个乡镇均无专职测报人员。

1.1.1 专业测报技术人员少,队伍不稳 全市植保部门共有5人,植保专业毕业仅有2人,非专业人员大量进入。专职测报人员3人,同时还要兼顾着植物检疫、农药管理、有害生物监测防控等工作,工作繁重、艰苦,测报人员工资待遇低,造成年轻有能力、有机会的技术人员都向往报考公务员等其他机关部门。

1.1.2 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数量上达不到要求 人手少,导致测报工作主要以大宗作物病虫测报为主,在蔬菜、果树病虫测报上兼顾很少,果农、菜农只能是见虫打虫、见病治病,成本高,效率低,治标不治本。

1.1.3 植保植检站站长变换频繁,工作持续性差 全市农业主管部门领导把专业技术站按照综合部门管理,站长轮岗频繁,新来的站长工作未摸熟就转岗,一个站长一个思路,导致工作持续性差,前后衔接不上。

1.1.4 缺乏交通工具,病虫监测范围大大缩小 江油市公车改革一刀切,病虫测报人员属事业人员,既无工作用车也无车补,极大地制约了病虫调查的频次和范围,使测报准确率无从保障。

1.2 植保服务体系不健全

测报网络组织建设停步,存在断层、断档,乡(镇)级无专职测报技术人员市植保站虽有编制8人,但从事植保工作的只有5人,乡村没有植保专业人员,应付不了面上的病虫防治工作。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专业人员从事政府部门的工作是普遍现象,造成测报网络在乡镇一级断层、断档。

1.3 病虫测报面临的严峻形势

1.3.1 病虫为害呈现新趋势、新特点 病虫害的灾变规律发生变化,时常会发生一些始料不及的病虫灾害。次要的病虫草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经济作物病虫草害发生面积扩大;新的病虫草害不断出现;病虫草抗药性增强,使得本来能够基本控制的重大病虫草害变得更加猖獗;危险性病虫草害更易传播、蔓延,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安全。

1.3.2 宣传重视力度不够 植保工作作为公益性事业,对确保农业生产安全至关重要,由于效益不明显,领导不重视,导致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对植保工作的基础地位认识不足。

1.3.3 植保队伍和设施设备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由于财政条件、认识等方面影响,地方政府对植保工作缺乏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没有专项经费,缺少必要的仪器设备、工具和试验场地。植保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参加技术培训,技术更新慢。

1.3.4 检疫工作的风险不断加大 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农产品国际贸易频繁,危险性病虫传播的风险加大,检疫工作面临着新的严峻形势。

2 近年来在病虫测报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2.1 农作物病虫测报标准观测场建设规范

选择在地域开阔,远离城区,交通便利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观测场。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连片333.33hm2。周边无强照明光源,无高大建筑物,无化工、建材、冶炼、矿产等污染源,水、电、通讯等方便,场内具备试验田浇灌和生活排污系统。基础设施:观测场四周建设通透围栏,场内有道路、排灌沟渠、供水及供电设施等。有气候采集区、病虫观测圃、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等。

2.2 加强测报队伍体系建设,提高测报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

在测报队伍体系建设上,江油植保站主要抓了以下3件事:一是积极引进人才,改善知识结构层次。2015年引进农学博士1人,2017年招聘植保学士1人;二是严格把关,考核上岗。合格的继续聘用,不合格的下岗,决不搞滥竽充数;三是落实政策,稳定队伍。在下乡补助、劳保福利、职称评聘等方面对一线测报人员给予优先照顾;四是抓好乡、村两级和基地测报队伍建设。每个乡镇选聘1名懂技术、年轻有为的农资销售人员兼任病虫测报人员。村级测报员以种植大户为主。另外每个制种公司、每个植保专合组织配备2~3名测报人员,从上到下基本形成了病虫测报网络体系,真正起到了病虫信息上传下达的作用。

2.3 加强测报系统硬件建设,保证病虫信息传递的时效性

近3年来,全市利用省级资金购买了40多万元的扫描仪、刻录机、投影仪、电脑、病虫信息实时传播设备等。目前植保站能应用微机进行病虫信息网上传递、短信传递和电视预报的制作。信息传递方式的多元化,保证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

2.4 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做深入细致的田间调查工作,提高测报准确率

2.4.1 规范测报调查 按年初制定的监测计划,对病虫进行规范化调查。

2.4.2 抓好大面积普查 全站在搞好系统测报的同时,始终以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开展大面积普查,为领导制定防治策略、部署防治战役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4.3 加强会商 实行统一调查,集体会商,提高测报准确率。

2.4.4 病虫预报实行分级预警 根据江油市病虫发生特点,在重大病虫发生防治的关键时期,分别利用黄色、橙色、红色广告纸发布《病虫警报》,显示该病虫防治工作的重要程度,以引起各级领导和农民朋友的高度重视,将病虫扼杀在田间造成为害之前。

2.5 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加大植保新技术的推广力度

近年来江油市每年进行新农药、新药械的试验示范5~6个,为植保新技术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上积极推广健身栽培,绿色防控,安全合理选用化学农药,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6 建立和发展农资超市,向农民供应“平价合格”农药

全市目前已建立农资超市2个,工作人员全部是专业人员或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避免了在售药过程中出现售货提货错误引起作物药害,从而给农民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2.7 建立病虫测报和科学用药指导员制度

江油市植保植检站扶持成立了江油市福地农业科技公司,在每个乡镇选聘1名懂技术、年轻有为的农资销售人员兼任病虫测报人员和科学用药指导员。凡种植3.33hm2以上的大户电话打出30min后指导员必须到现场服务,乡镇技术指导员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公司技术人员出现场;公司技术人员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江油市农牧局中高级农艺师会商解决。

3 未来江油现代病虫测报建设的思路与发展对策

3.1 未来5年全市植保工作的发展思路

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进一步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2个理念,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业安全。 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生产方式,以绿色植保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开展绿色植保示范县建设工作,集成示范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积极探索农企合作推广方式,充分利用优质优价市场机制,培育一批绿色防控农产品品牌。防控策略由主要依赖化学防治向绿色防控和综合防治转变,特别注重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非化学措施的运用。防控方式由分散防治方式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特别是要注重提升防治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和科学水平。深入推进全市农药减量控害行动。

3.2 加强植保技术队伍的建设,提高植保技术的储备和创新能力

加强乡村植保技术队伍建设,开展各类专题植保新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植保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和技能。根本上解决工作不主动,目标任务不明确的思想和观念。

3.3 加强测报体系建设,及时准确服务三农

一是扩大病虫测报区域,规范病虫测报调查技术和预报技术,对病虫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调查,结合实际择优运用专家评估法、类推法、数理统计模型法对作物病虫进行短、中、长期预测;二是改善病虫监测和防控设施设备基础条件,建设懂专业、善于经营的新型乡镇监测防控点,逐步形成覆盖全市“运转高效、反应迅速、功能齐全”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控体系,切实增强对突发性、爆发性和危险性病虫的预警能力和应对能力;三是利用先进技术和多媒体手段传递预报信息,做到病虫预测预报信息传递网络化、可视化。

3.4 加强新技术宣传,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 理念

农业新技术发展和其它新技术发展一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大力普及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增加农民收入。

3.5 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民培训

通过培训让更多人掌握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知识,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率,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通过新的农药品种、剂型、复配等形式,实现降低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残留、方便使用的目的。大力推广性诱剂、杀虫灯、生态控制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等,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6 加强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推广和应急队伍建设

目前,江油市农户的植保机械还是以日作业能力2hm2以下的小型药械为主,从总体上说,发展大机器是方向,应该抓住国家一些项目补贴扶持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植保专业服务队。即在乡村一级以一个或几个自然村为单位,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领办村级民办植保组织、植保协会、机防专业队、农药放心店、联合应急防治队等,有效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及迁飞性害虫、流行性病害和开展疫情扑灭,全面提升有害生物预警控制能力和我市植保水平。

3.7 建立与创新发展新型农资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和发展农资超市,向农民供应“平价合格”农药;二是大型农资经营公司设立技术服务部;三是加强农药市场管理力度,开展创建“平价合格”农药示范户活动,通过整顿引导农药市场沿良性轨迹发展;四是创新服务思想和创新服务机制,建立农民、推广、科研统一体,做到产前、产中和产后物流技术跟踪服务;五是进行实地培训,结合防治具体讲解农药品名、施药最佳时期、用药剂量;六是施药后效果观察和数理统计,通过区域对照结合实际择优高效经济简便进行农药推广;七是听取农民用药后意见,通过田间反馈信息指导技术服务部高效运转和提供优质服务。

4 今后的工作重点

4.1 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对病虫测报工作的领导

为了搞好病虫系统测报工作,首先必须强化组织领导措施。一是争取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二是层层落实领导负责制,市农业局由一名副局长分管病虫测报工作,站领导和测报人员一道研究制订测报工作计划,不定期组织专家对全市测报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4.2 进一步提高测报人员素质,规范行为

深化研究测报技术,根据省站病虫测报调查规范开展田间调查,以标准来规范病虫测报行为,使测报员在规范实施中逐步提高责任感、法律意识和测报技术水平。

4.3 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制作水平,增加播放次数

今后全市要在2017年工作的基础上,依靠上级业务部门支持,与电视台密切配合,增添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提高技术人员制作水平,将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节目办得更好,保证病虫信息和植保新技术及时传递到农民手中。

4.4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把“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相融合

一方面,研究和把握病虫害发生与传播规律,搞好源头控制,加强预测预报,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另一方面,按照“绿色植保”理念要求,集成配套新技术,全面推行综合防治策略,加大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相融合的实践,逐步实现病虫害的标本兼治和可持续控制。

猜你喜欢
江油市测报病虫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算命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四川江油市马头山地区三叠系碳酸盐岩地热资源特征
作品欣赏
关于社区健身体育设施的现状研究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