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助力“有机西充”的绿色防控策略

2018-03-19 15:02敬华英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植保农药病虫害

敬华英

(四川省西充县农牧局植保站,四川 西充 6372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改善,对农业生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西充县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谋发展,依托自然生态资源,秉承“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以有机农业为突破口,已初步形成“三产互动、城乡共融”的良性发展格局。绿色防控是指按照“绿色植保”理念,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1]。针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发展制约因素[2-3],如何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绿色防控方式,做好“两减一增”,助力西充发展有机农业,值得植保工作者思考与探索。

1 西充县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1.1 自然条件及特色优势

西充县位于四川省中北部、南充市西北部,地处嘉陵江、涪江的脊背地带,属浅丘地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水丰沛。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薯、蚕桑、柑橘、桃、辣椒等,特色农产品“充国香桃”“充国香薯”“西凤脐橙”“西充二荆条辣椒”“天盛竹娃娃”“航粒香稻米”“森肽双孢菇”和“广绿火龙果”等品牌已享誉全国。

1.2 发展规模

目前,西充已规模流转土地2.45万hm2,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33万hm2。已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7个,已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2300余家,其中58家有机企业联网亮相,运用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以上,认证有机产品逾100个。

2 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2.1 生态调控技术

选用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例如,新疆棉花产区通过调整农业生态结构,增加生物多样性,种植抗病虫品种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方式,从而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浙江省湖州市在八里店镇省级粮食功能区的86.67hm2水稻田内,已全面推行绿色防控中的生态调控技术,在水稻周边种植芝麻、向日葵等作物,用芝麻、向日葵开花的花粉吸引害虫的天敌赤眼蜂等,帮助消灭水稻田害虫。

2.2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主要措施是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繁殖优势天敌、利用微生物和其代谢产物、植物提取物防治虫害等[4],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内容:①以虫治虫技术最成功的是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广泛应用。②以菌治虫技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颗粒体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其中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应用较广。③以菌治菌技术。如微生物代谢中产生的春雷霉素、阿维菌素、多抗霉素等生物抗生素农药已广泛应用。④以菌治草。即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杂草的技术,如我国用“鲁保一号”防治大豆菟丝子;美国利用炭疽菌防治水田杂草。⑤动植物提取物。如印楝素是一类高度氧化的柠檬酸,从印楝种子中分离出活性物质,具有杀虫成分,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理想的杀虫植物,对400余种昆虫具有拒食绝育等作用,我国已研制出0.3%印楝素乳油杀虫剂;5%氨基寡糖素是从海洋甲壳类动物外壳中提取的壳聚糖通过生物酶解工程制备而来,通过诱导植物体提高自身对外界的免疫力,从而实现作物抗病、减害,增产的新型生物农药,对防治棉花病虫害效果显著。

2.3 理化诱控技术

利用昆虫信息素(性引诱剂、聚集素等)、杀虫灯、诱虫板(黄板、蓝板)、植物诱控、食饵诱杀、防虫网阻隔和银灰膜驱避害虫等技术防治蔬菜、果树和茶树等农作物害虫。如性引诱剂治虫技术,是用同类昆虫的雌性激素来诱杀害虫的雄虫,有玉米螟性诱剂、小菜蛾性诱剂,李小食心虫性诱剂等。

2.4 科学用药技术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对农药进行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加强农药抗药性监测与治理,大力普及规范使用农药的知识,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通过合理使用农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药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如无人植保机对处于破口初期的水稻进行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实现了农药减量控害,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且节本增收。通过农艺措施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降低杂草危害,从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3 助推西充有机农业发展的绿色防控对策

3.1 以结构优化引领种植业绿色发展

整合资源,加快土地流转,推行“农户+基地+合作社+生态园+龙头企业”的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社会团体、专业大户及科技人员等有能力的个人和组织加入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种植,打造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的“农产品优质生产基地”,优化种植结构,减少防控成本,提升种植水平。

3.2 以科技创新驱动种植业绿色发展

3.2.1 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制定 选择优质品种,坚持标准化种植,推广测土配方、秸秆全量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针对每种作物,从种子、育苗、耕作、栽种、植保、灌溉、收割整个过程制定规程,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终端(如手机APP)共享。科技投入、规程制定,利于标准化种植,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种植户通过信息共享,将“农艺措施、生态防控、物理防控和化学减量防控”有机集成,实现作物的健康栽培。

3.2.2 开展科技合作,建立示范区积极引导 与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建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的示范区,引导各类专业合作社进行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学习与实践。

3.3 以提升服务水平助力种植业绿色发展

注重统筹协调,聚焦绿色防控,完善植保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应急防控能力,构建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指挥体系,推进植保公共服务机制创新。抓好高效、低毒、低风险新农药、新剂型的推广和使用,加快高效施药器械和精准施药技术应用,加强植保技术产品应用与集成,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绿色植保信息化能力。

3.4 以产品市场影响力带动种植业绿色发展

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特色种、养植业”“生态观光农业”“乡村度假休闲游”“民俗文化体验游”等特色产品,打造成“高效、生态、观光”现代农业园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发展也进入新的时期,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变到更加注重质量提升。绿色发展,质量兴农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时代主题,西充县无公害农业生产必将会得到大力发展。

[1]杨普云, 熊延坤, 尹哲, 等. 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作进展与展望[J]. 中国植保导刊, 2010, 30(4): 37-38.

[2]欧高财, 郑和斌, 任凡, 等.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发展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J]. 中国植保导刊, 2012, 32(8): 59-62.

[3]杨普云, 赵中华, 朱景全, 等. 关于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几点思考[J]. 中国农药, 2012, 8(4): 11-14.

[4]赵中华, 尹哲, 杨普云.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概况[J]. 植物保护, 2011, 37(3): 29-32.

猜你喜欢
植保农药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实践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