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斑点叉尾鮰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8-03-19 15:02剑,赵刚,李强,周波,李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斑点苗种养殖户

周 剑,赵 刚,李 强,周 波,李 华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成都 郫都 611700)

斑点叉尾鮰原产于北美洲,1984年引入我国,已推广至20多个省市,并成为重要的名特优淡水鱼类之一。近年来,我国斑点叉尾鮰产业在苗种培育、商品鱼养殖和加工出口等方面发展迅猛,但诸如苗种品质参差不齐、鱼病爆发、价格低迷、加工产品内销市场开发滞后和出口受阻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

为促进我省斑点叉尾鮰产业良性健康稳步发展,根据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要求,成都综合实验站于2017年7~8月对我省斑点叉尾鮰的种质、养殖、饲料和加工情况进行了调研,并结合斑点叉尾鮰育种岗位、饲料岗位和主产区试验站共9个团队调研资料形成了产业调研报告,为深入了解我省斑点叉尾鮰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养殖需求提供了基础资料。

1 我国斑点叉尾鮰产区布局

2016年我国斑点叉尾鮰养殖产量大约为30万t左右。其中湖北占24%、广东占19%、广西占14%、四川占10%、江苏占6%、江西占2.5%、湖南占1.8%,其它省份养殖规模较小不能形成规模性产量。加上2015年没有达到商品规格的商品鱼约为1.8~2万t,加上年生长率1.5倍约为6~6.5万t,2016年需要上市的商品鱼约40万t,其中鱼片加工量约占50%。

2 斑点叉尾鮰产业现状

2.1 斑点叉尾鮰苗种生产情况

我国斑点叉尾鮰国家级良种场有3家,分别在湖北、四川和安徽。其中70%左右的斑点叉尾鮰苗种产自湖北省嘉鱼县。2016年四川省苗种生产能力5亿尾,销售苗种4亿尾,库存2亿尾留作培育大规格鱼种。2017年初斑点叉尾鮰商品鱼市场低迷与病害频发,国内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部分养殖户开始缩减苗种生产量和商品鱼养殖规模。

2.2 养殖环节

目前全省斑点叉尾鮰的养殖主要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2种方式。部分养殖场的苗种来源于养殖场自繁,大部分养殖场的苗种为全国各地的种苗场采购。

2.3 加工环节

目前,国内商品鱼市场的产品形式依然以鲜活鱼销售为主,符合国人消费习惯的鱼肉加工品较少。斑点叉尾鮰鱼片加工后以出口到欧美市场为主,原料鱼大部分来源于网箱养殖鱼类,鱼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开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现在加工厂都非常重视产品的药残检测,加工鱼类均来源于我国官方监控的出口备案养殖场,从源头上保证了原料鱼的质量安全问题。2016年四川斑点叉尾鮰加工企业加工量294t。

3 四川省斑点叉尾鮰产业存在的问题

斑点叉尾鮰引入我国已有30余年的历史,养殖技术也较为成熟。为保证商品鱼的安全生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技术规范。但是由于各地养殖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差异较大,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以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

3.1 种质种苗

四川省斑点叉尾鮰种质退化严重(生长速度慢、抗逆性差、发病率高、规格小),加上引种限制,繁育后代苗种的质量较差。

四川省眉山市是我国斑点叉尾鮰主要繁殖基地,除少数繁殖场或公司统一管理选育外,其他约占市场份额60%的繁殖散户基本没有对亲鱼进行选择,时常出现鱼苗繁殖过多的问题。繁育出的多余苗种难以出售,价格和销量持续走低。

3.2 病害防控

随着四川省斑点叉尾鮰主产区养殖规模、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加上养殖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了养殖病害频发,常见的有细菌病(套肠病、肠道性败血病)、病毒病(出血病)和寄生虫病(小瓜虫、锚头蚤、车轮虫和指环虫)。

此外,春季时水霉病、寄生虫病也经常爆发,斑点叉尾鮰苗种死亡率显著增加。高温季节,每20d左右需对网箱及周围区域泼洒杀虫杀菌药进行预防。斑点叉尾鮰病害爆发时,养殖户往往病急乱投医,滥用抗生素药物、下重药、使用违禁药等现象时有发生。

3.3 销售市场

对斑点叉尾鮰国内消费市场调研,发现我国活鲜商品鱼销售量大的市场并不是养殖产量高的省份活鲜市场,国内活鲜市场容量约为15~20万t,其中广东、重庆和四川市场最大。

四川地区鮰鱼市场价格低迷,生产成本上涨,尤其是劳务费、塘租费、电费等涨幅较大,使得养殖户一直处于微盈利或者亏损状态,部分养殖户逐渐放弃了鮰鱼养殖市场,繁殖苗种量及养殖面积也减少,对产业的影响比较大。江西地区斑点叉尾鮰在国内市场主要供应四川、重庆,国际市场主要出口美国,市场行情的萎缩,使得养殖户积极性不高。

斑点叉尾鮰销售渠道不畅,出口又受限,导致了江西地区部分鮰鱼加工厂已改行,安徽地区加工企业也已开工不足。加工产品单一,例如快餐食品、即食食品和旅游食品的缺乏,是阻碍其加工业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3.4 养殖环境

受生态保护、环境污染和工业征地等影响,我省水产养殖面积逐年减少。加上塘租费、饲料费、水电费等成本逐年上涨,养殖利润空间逐所剩无几。生产过程中,四川地区养殖过程中大部分排放水质达不到环保要求。随着水库网箱的拆除,没有合适的替代水面用于养殖,产能过剩现象严重。

4 对策建议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对水产品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消费能力。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理念的改变,市场对“安全、营养、健康”的水产品需求量会越来越大。针对我省鮰鱼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4.1 加强苗种质量监管

四川地区种质资源较为混杂,所育苗种质量良莠不齐。政府部门要重视保种工作,提高苗种繁育准入门槛并加强市级以上种苗场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做好苗种来源的质量监管,建立全方面苗种管理体系,不能让质量较差的苗种进入市场。

4.2 制定行业操作规范

当前的水产市场仍是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普遍存在监管与查处难度大、违法成本较低的问题。政府层面要加强对养殖企业或个体户的监管,定期进行安全养殖意识教育,正确引导。商品鱼养殖过程中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包括鱼种选择、消毒处理、管理模式、饵料选择、投喂方式和病害防治等。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和可追溯体系信息平台的试点建设。强化查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信誉不良的企业实施贸易限制与一定的处罚,以促使斑点叉尾鮰产业健康发展。

4.3 政策引导扶持

政府、行业协会等要积极发挥导向作用,引导养殖户健康养殖,控制产量,不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积极探索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绿色、生态、健康可靠养殖模式。定期对鮰鱼价格提供预测和报告,当鮰鱼价格太低,利润较少时,建议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结合渔业养殖保险,降低广大水产养殖户的经营风险。

猜你喜欢
斑点苗种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可爱的小斑点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斑点豹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猪身上起红斑点怎么办?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