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预学单 实现翻转课堂

2018-03-19 15:21杨国姣
江西教育C 2018年1期
关键词:预学重难点目标

杨国姣

自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来,各个学校掀起了新课程改革之风,而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但是很多教师在尝试翻转课堂的同时又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导致盲目操作,致使翻转课堂的实施并不成功。有的教师将失败原因归结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其实,翻转课堂虽然存在实施的局限性和困难,但如果能将预学单设计好,实施翻转课堂就将从不可能变成可能。而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目的性,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掌握和内化所学的知识。

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在于教师一味地讲,一味地灌输,不注重学生的感受和反馈,课后教师再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这样的课堂注定是低效率的。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若能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做好预学单,或者将重难点整理好做成微课发给学生,而学生也能根据预学单的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做好批注和笔记,将无法解决的问题带到课堂上,与同学讨论交流之后,再由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样的课堂才算是高效的。

由此可见,在翻转课堂中,预学单必不可少。它是指教师将学生课前所需要自主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在上面告知一系列的学习方法,在上课前一天发给学生。当有了预学单的帮助,教师就可以真正实现课堂翻转,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课程改革。那么,使用预学单后的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哪些优势和进步呢?笔者将从以下三点进行阐述:

一、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传授,形式单一枯燥,当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学生只能在课余时间对教师进行提问。而翻转课堂颠覆了之前的模式,教师在课前备课的同时将基础知识设置成一系列问题制成预学单,发给学生,并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前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课堂上也不单纯的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而是以对子合作、小组互动或者师生共同交流讨论的方法,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和突破。当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对所教授内容有一定了解和基础的孩子,那么在这种课堂模式中,教师已经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者。而当学生已经做好充分预习的情况下走入课堂,他们对课堂的参与度也大大提高,每个学生也都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久而久之,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

二、课堂教学模式从单一化转向多样化

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学生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也比较大。而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学生只能全盘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缺乏锻炼,学生就是一个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在翻转课堂上,学生在课前已经通过预学单进行了自学,对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学生在课堂中就可以和学习小对子或在小组中自由讨论。这样一来就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大大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从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改变

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模式遏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充分调动,学习效果不明显。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变得更加民主,学生可以向教师提问,也可以与同学之间互动交流。当教师在学生通过预学单学习完相应的基础知识后再进行教学,会使课堂教学转难为易,更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如何制作一份行之有效的预学单呢?以小学语文为例:

制作预学单的目的在于,它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习者一目了然,在预学单的指导下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即做什么?其次预学单一定要能给学习者指明方向,提供学习方法,即怎么做?从而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在设计预学单的时候,一定要写明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就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给他们理解感知、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并且,在设计预学单时要有指导性的学习方法。另外,设计预学单时不能仅仅拘泥于文本、书本,还应对与之相关的内容或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和拓展。

如何充实预学单的内容,可以考虑从以下几点着手:

1.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则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价值目标。而学习目标的设置应具有指向性、操作性和标准性。指向性是指设置目标要有针对性,针对对象便是学生。即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明确学生能否有完成的能力。操作性是指教师在制定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提出具体的要求,不能拔高难度,语言尽量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标准性则是指学习目标和教学效果相辅相成,相互检测。

2.要在预学单中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在制定课文的重难点时,一方面应考虑单篇课文在整个单元甚至整本教材中的地位,结合单元目标、学段目标和课程目标来制定;另一方面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能力进行制定。

3.要有切实可行的预学指导。在学习一篇课文前应该让学生对文章作者、创作背景以及写作手法进行初步了解。

4.要留有自学检测和学生质疑的空间。即学生通过在预学单的指导下学会了什么?掌握的情况如何?还有哪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俗话说“好记心不如烂笔头”,让学生养成边学边写边记的习惯,将受益终生。

综上所述,一份好的预学单,是以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的,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为基本方法,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自信的途径,也是开展翻转课堂行之有效的方式,教师应妥善设计并利用好预学单,真正使翻转课堂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第三小學)

责任编辑:陈 易

猜你喜欢
预学重难点目标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目标导向的高中英语课前预学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