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3-20 06:17黄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7期
关键词:综合治疗保守治疗新生儿

黄宁

【摘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综合治疗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36例

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 各68例。其中参照组患儿采取保守治疗, 研究组患儿采取综合治疗,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儿中, 显效21例(30.88%), 有效38例(55.88%), 无效9例(13.24%), 治疗总有效率为86.76%(59/68);研究组患儿中, 显效37例(54.41%), 有效29例(42.65%), 无效2例(2.94%), 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66/68)。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1%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4.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治疗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治疗效果显著, 安全性高, 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保守治疗;综合治疗;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7.027

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肠炎类型, 新生儿很容易出现, 主要病变位置是小肠, 发病急, 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治疗会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健康[1]。本文主要针对本院收治的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 采取综合治疗,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36例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的入院检查结果都符合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标准, 男75例, 女61例;年龄1~14个月, 平均年龄(6.91±

3.05)个月。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68例。

1. 2 方法 参照组患儿采取保守治疗, 首先严格控制患儿进食, 根据患儿禁食后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患儿呕吐、腹胀等症状消失可以采取葡萄糖溶液进行肠内营养, 在患儿耐受力有所增强后再继续进行母乳喂养[2]。可以根据患儿体重、营养情况, 进行营养支持, 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并进行适量的抗生素治疗[3]。研究组患儿采取综合治疗, 即保守治疗联合手术治疗方式, 当患儿采取保守治疗后符合手术指征, 可以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针对性选用肠造瘘术、切除手术、肠修补手术等治疗[4]。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5] 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显效:患儿呕吐、肠鸣音、便血、腹胀等症状完全消失, 能够进行母乳喂养;有效:患儿呕吐、肠鸣音、便血、腹胀等症状有所好转, 但不能接受母乳喂养;无效:患儿呕吐、肠鸣音、便血、腹胀等症状没有发生改变, 甚至出现加重趋势。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统计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参照组患儿中, 显效21例(30.88%), 有效38例(55.88%), 无效9例(13.24%), 治疗总有效率为86.76%(59/68);研究组患儿中, 显效37例(54.41%), 有效29例(42.65%), 无效2例(2.94%), 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

(66/68)。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参照组患儿中, 低热3例(4.41%), 低温7例(10.29%),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10/68);研究组患儿中, 低热1例(1.47%), 低温2例(2.94%),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1%(3/68)。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主要是由于患儿肠黏膜损害, 造成小肠部位、结肠部位发生弥漫性坏死或局部坏死的一种疾病类型, 在早产儿和患病新生儿当中较为常见,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呕吐、腹泻或便血[6]。在临床中治疗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患儿胃肠道血供情况进行改善, 维持患儿血压循环稳定, 促进各项臨床体征改变。综合治疗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主要是结合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 但需要注意, 在采取手术治疗时需要加强对患儿手术指征的重视,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10]:①出现腹膜炎体征, 腹壁红肿、水肿, X线片检查存在大量腹水;②患儿出现肠穿孔指征, 检查结果提示患儿气腹;③患儿腹腔穿刺的液体为胆汁样、黄色液体或血性液体;④在采取保守治疗后1 d, 患儿病情仍然没有出现好转, 甚至出现恶化现象[7]。在本次调查结果中显示, 研究组患儿采取综合治疗,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综合治疗法治疗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治疗效果显著, 并且安全性高, 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红伟, 刘汉楚. 综合治疗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2例疗效研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8):95-96.

[2] 张成超. 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X线临床诊断分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23):163-165.

[3] 廖东. 综合治疗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吉林医学, 2015(12):2506-2507.

[4] 裴艾荔.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11):163-164.

[5] 罗世康. 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2例影像学分析.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5(2):156-158.

[6] 帅永忠, 贺明礼, 杨星桥, 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诊断. 放射学实践, 2014(9):1084-1087.

[7] 张现伟, 侯广军, 耿宪杰, 等. 保守治疗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6例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7):37-38.

[8] 刘红贞, 李芳, 谷广辉. 探讨综合治疗在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中国保健营养, 2016(2):70.

[9] 仲铀, 安婧, 张利兵. 综合治疗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11):7-8.

[10] 魏升云, 梁宽, 薛满, 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 5(1):66-69.

[收稿日期:2017-11-17]

猜你喜欢
综合治疗保守治疗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腰椎滑脱症的治疗进展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井下煤矿工人功能性消化不良47例临床观察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的128例效果观察
社区康复对婴幼儿精神发育迟缓的疗效及父母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