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10年安徽省耕地表层土壤养分变化特征①

2018-03-22 02:15赵明松李德成张甘霖王世航
土壤 2018年1期
关键词:样点平原安徽省

赵明松,李德成,张甘霖,王世航



1980—2010年安徽省耕地表层土壤养分变化特征①

赵明松1,2,李德成2*,张甘霖2,王世航1

(1 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2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

本研究利用安徽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2010—2011年土壤调查数据,运用统计方法从省级和县级两个尺度研究1980—2010年安徽省耕地表层(0 ~ 20 cm)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和全钾(TK)等养分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2010年全省耕地土壤养分变化趋势不同,SOM平均含量由20.65 g/kg增加到23.30 g/kg,TP平均含量由0.58 g/kg增加到0.71 g/kg,TN含量总体保持不变,TK平均含量由19.00 g/kg减少到14.28 g/kg,4种养分含量的变异程度均降低。从养分含量的等级分布来看,全省耕地肥力总体上提高,SOM、TP和TN的高值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TP含量的等级提升较大。在空间上,淮北平原和沿江平原的SOM和TN含量增加较多,淮北平原和皖南丘陵区TP含量增加较多,各地理区域TK含量减少程度相似。3个典型县土壤养分变化趋势与全省变化趋势一致,除TK含量减少外其余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典型县耕地土壤养分变化与相应的地理区域养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土壤养分;变化特征;耕地;安徽省

耕地土壤的养分含量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同时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揭示耕地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是评估区域耕地土壤肥力演变趋势、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基础。国内学者主要以20世纪80年代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为参考,结合全国或重点区域耕地土壤肥力调查数据、收集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现阶段研究者自主采样调查数据等,研究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内的土壤养分含量的时空变化。

在全国尺度上,一般采用经典统计方法研究土壤养分变化。如俞海等[1]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00年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质量演变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东部耕地土壤肥力的变化趋势。黄耀和孙文娟[2]、于严严等[3]通过收集已发表文献的数据研究了我国大陆农田表层有机碳含量变化。省级尺度上,根据土壤样点覆盖程度,多采用经典统计学或经典统计学与空间插值方法相结合。刘建玲等[4]、罗由林等[5]利用经典统计方法研究了太行山麓平原、四川省中部丘陵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张春华等[6]、Zhao等[7]利用统计学和Kriging插值分别研究了松嫩平原、江苏省土壤有机质含量时空变化。赵小敏等[8]利用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研究了江西省耕地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县级尺度上,孔祥斌等[9]、胡克林等[10]利用Kriging插值方法,研究了1980—2000年北京市大兴区等地土壤养分含量的时空变化。

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统计,安徽省中低产土壤面积较大。全省约有31.1% 的耕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于15 g/kg;全氮含量在0.75 ~ 1.00 g/kg;51.4% 的耕地缺磷素,12.9% 的耕地缺钾素,12.2% 的耕地同时缺磷素和钾素[11]。土壤养分元素的大量缺乏,加之用养失调,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本研究利用安徽省2010—2011年土壤调查数据和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运用经典统计方法从省级和县级两个尺度研究1980—2010年安徽省耕地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的变化特征,以探讨农业管理措施等因素对其变化的影响,为改善区域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安徽省位于长江、淮河中下游,介于114°54′ ~ 119°37′ E,29°41′ ~ 34°38′ N,总面积为13.96万km2。全省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年均气温14 ~ 16℃,年均降水量800 ~ 1 800 mm,年均日照1 800 ~ 2 500 h。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6 ~ 1 865 m,由北至南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岗地、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区和皖南丘陵山区5个地理区域(图1)。省内主要分布着潮土(潮湿雏形土)、水稻土(水耕人为土)、黄棕壤与黄褐土(湿润淋溶土)、粗骨土(正常新成土)、草甸土(正常有机土)等土壤。全省淮河以北以小麦-玉米(大豆)轮作为主,长江、淮河流域以小麦(油菜)-晚稻轮作为主,皖西和皖南山区以林、茶为主。根据不同地理区域的农业耕作特点,从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岗地区和皖南低山丘陵区选取蒙城县、定远县和宣州区3个典型县,进一步研究分析不同地理区耕地土壤养分变化的特征。蒙城县以旱作、麦-豆(玉米、棉花)轮作为主;定远县以水旱轮作、小麦(油菜)-水稻轮作为主;宣州区以水田、双季稻(油菜-晚稻)为主。

(●为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样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典型县的样点;) I:淮北平原,II:江淮丘陵,III:沿江平原,IV:皖西大别山区,V:皖南丘陵山区)

1.2 研究方法

1.2.1 土壤样品采集 安徽省第二次土壤普查采样时间在1980年前后,本文将时间定为1980年。该时期的土壤数据来源于《安徽土种》[12]、蒙城县、定远县和宣州市(今宣城市宣州区)土种志①中典型土壤剖面。2010年土壤数据来源于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我国土系调查与《中国土系志》编制”(2008FY 11060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华东农田固碳潜力与速率研究”(XDA05050503)中安徽省土壤数据集,采样时间为2010—2011年。

2010—2011年采样均在全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的典型剖面附近进行。采样包括两种尺度:①全省尺度。在全省范围内基于地形-母质-土地利用等景观要素组合采集的典型耕地土壤剖面,1980年158个,2010年161个(图1A)。②县级尺度。在蒙城、定远和宣城3个典型县,采集耕作土壤剖面和双层样点。1980年蒙城县46个、定远县30个、宣州区41个;2010年蒙城县70个(其中23个为省级尺度样品)、定远县69个(其中23个为省级尺度样品)、宣州区69个(其中22个为省级尺度样品)(图1B)。本研究以表层(0 ~ 20 cm)土壤养分含量为研究对象。典型土壤剖面按照发生层取样,对于表层深度大于20 cm的数据,不做处理;对于表层小于20 cm的数据,以深度为权重取0 ~ 20 cm内所有土层的加权平均值。

1.2.2 样品分析 土壤有机质(SOM)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滴定法测定,土壤全氮(TN)采用重铬酸钾、硫酸硝化-蒸馏法(凯氏蒸馏法)测定,全磷(TP)采用氢氧化钠碱熔-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全钾(TK)采用氢氧化钠碱熔-火焰光度法测定[13]。

1.2.3 数据处理 利用SPSS 13.0 for Windows对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等。利用SigmaPlot 10.0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省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表1为安徽省1980年和2010年耕地SOM含量及其变化结果。1980—2010年,全省耕地SOM 平均值增加了2.65 g/kg,SOM含量极差和标准差均减小。1980年和2010年SOM变异系数分别为57.05% 和37.81%,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与1980年相比,2010年SOM的变异程度降低。1980—2010年,不同土地利用和地理区域的SOM含量变化差异较大。旱地的SOM含量增加较多,平均增加了5.17 g/kg,水田SOM含量增加1.36 g/kg。不同地理区域内,淮北平原SOM增加最多,平均增加了7.80 g/kg;其次是沿江平原,平均增加3.99 g/kg;皖南丘陵山区和江淮丘陵地区的耕地SOM含量基本不变。从空间上看,全省有机质含量增加幅度总体由北向南依次减少。比较SOM变化幅度与SOM初始含量的关系发现:不同地理区域(除江淮丘陵)和土地利用呈现相似的规律,即初始SOM含量高的区域,有机质含量增加较少;初始含量低的区域,有机质含量增加较快。这与Zhao等[7]、程先富等[14]和张春华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土壤贫瘠地区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肥料和更加精细的管理以提高产量有关,而初始值高的地区人们更依赖于土壤原始较高的地力而忽视了投资与投入,致使土壤养分消耗。在农业生产中要注意“用”、“养”相结合,保证土壤肥力的稳定及提升。

表1 1980—2010年安徽省土壤SOM含量的统计值(g/kg)

注: 同列数值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地理区域间差异显著(<0.05),下同。

图2A为1980年和2010年SOM含量等级变化情况。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标准,1980—2010年间全省属于二级(30 ~ 40 g/kg)水平的样点比例由9.49% 增加到16.15%,三级(20 ~ 30 g/kg)水平的样点比例由29.11%增加到38.51%。一级(> 40 g/kg)、四级(10 ~ 20 g/kg)、五级(6 ~ 10 g/kg)和六级(≤ 6 g/kg)水平的样点比例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五级水平样点比例下降最多,为8.92%。结果表明,全省SOM含量高值比例增加,低值比例下降,总体上土壤肥力升高。

2.2 全省土壤全氮含量变化

全省1980年和2010年耕地TN含量及其变化结果见表2。1980—2010年全省耕地TN含量总体保持不变,极差和标准差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1980年相比,2010年TN变异程度降低,但任属中等变异程度。1980—2010年,水田的TN含量略有增加,平均含量增加0.06 g/kg;旱地的TN含量略有下降,降低0.02 g/kg。不同地理区域内,沿江平原TN含量增加较多,平均增加0.22 g/kg,淮北平原增加了0.12 g/kg;皖西大别山区和江淮丘陵含量减少,皖西地区TN含量下降达0.96 g/kg。

图2B为1980年和2010年TN含量等级变化情况。1980—2010年间全省属于一级(> 2.00 g/kg)、二级(1.50 ~ 2.00 g/kg)和三级(1.00 ~ 1.50 g/kg)水平的样点比例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三级水平增加最多,为13.81%。四级(0.75 ~ 1.00 g/kg)、五级(0.50 ~ 0.75 g/kg)和六级(≤0.50 g/kg)水平的样点比例明显下降。结果表明,近30年来全省TN含量分布趋于集中,含量等级有所增加。

2.3 全省土壤全磷含量变化

全省1980年和2010年TP含量及其变化结果见表3。1980—2010年,全省耕地TP含量平均值增加了0.13 g/kg,极差和标准差略有减小。1980年和2010年TP变异系数分别为74.14% 和40.85%,变异程度降低,仍均属中等强度变异。1980—2010年,水田和旱地的平均含量均增加0.12 g/kg。不同地理区域,除皖西大别山区的TP含量下降0.18 g/kg外,其他区域T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皖南丘陵山区和淮北平原增加最多,增幅达0.17 g/kg和0.15 g/kg,沿江平原TP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图2 安徽省土壤养分含量等级变化图

表2 1980—2010年安徽省土壤TN含量的统计值(g/kg)

图2C为1980年和2010年TP含量等级变化情况。1980年全省耕地TP含量较低,集中分布在五级(0.40 ~ 0.80 g/kg)和六级(≤0.40 g/kg)水平,占总样点比例的80%以上;2010年全省耕地TP含量有所增加,集中分布在四级(0.80 ~ 1.20 g/kg)和五级水平,占样点比例的77.64%。1980—2010年间全省TP含量属于一级(> 2.00 g/kg)、二级(1.60 ~ 2.00 g/kg)和三级(1.20 ~ 1.60 g/kg)水平的样点比例略有下降;六级水平的样点比例由36.08% 减少到19.25%,下降明显。从TP含量的等级分布来看,全省TP含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

表3 1980—2010年安徽省土壤TP含量的统计值(g/kg)

2.4 全省土壤全钾含量变化

表4为1980年和2010年TK含量及其变化结果。1980—2010年,全省耕地TK含量平均减少了4.72 g/kg,极差和标准差均减小。与1980年相比,2010年TK变异程度略有减小,变异系数由原来的28.05% 减少到22.90%。1980—2010年,旱地的TK含量下降稍多,达5.51 g/kg,水田的含量下降3.98 g/kg。不同地理区域内,皖西大别山区的TK含量下降最多,达7.05 g/kg;其余地理区域的耕地的TK含量变化相似,下降幅度介于4.03 ~ 4.63 g/kg。

图2D为安徽省土壤第二次普查时期和2010年TK含量等级变化情况。1980年,全省耕地的TK含量集中分布在三级(18 ~ 24 g/kg)和四级(12 ~ 18 g/kg)水平,占总样点比例的80% 以上;2010年,全省TK含量有所降低,集中分布在四级水平,占样点比例的70.81%。1980—2010年,全省属于一级(>30 g/kg)、二级(24 ~ 30 g/kg)和三级水平的样点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属于三级水平的样点比例变化最大,下降32.49%。结果表明,近30年来全省耕地的土壤TK含量呈下降趋势。

表4 1980—2010年安徽省土壤TK含量的统计值(g/kg)

2.5 典型县土壤养分含量变化

表5为3个典型县1980年和2010年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及变化结果。1980—2010年,蒙城县耕地SOM和TP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TK和TN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减幅达5.77 g/kg和0.05 g/kg。4种土壤养分含量的极差和标准差均减小。与1980年相比,2010年4种土壤养分的变异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980—2010年,定远县耕地SOM、TN和TP含量呈增加趋势,TK含量总体上减少了1.13 g/kg。TN、TP和TK含量的标准差均减小。与1980年相比,2010年4种土壤养分的变异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980—2010年,宣州区耕地SOM、TN和TP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TK含量总体上减少了2.04 g/kg。与1980年相比,2010年SOM和TN含量的极差和标准差增加,TP和TK含量的极差和标准差减小。2010年宣州区SOM和TN含量的变异程度增大;TP和TK含量的变异程度降低。结果表明,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3个典型县的耕地土壤肥力(除TK)总体增加。

与上文全省尺度上的耕地土壤养分变化结果对比发现,典型县耕地土壤养分变化与不同地理区域养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例如,蒙城县和定远县的土壤养分的变化趋势与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地区的耕地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除TN),宣州区耕地土壤变化与皖南丘陵山区耕地土壤养分变化趋势一致。这些结果表明,所选的典型县能够反映所代表的地理区域的耕地土壤养分的变化情况。

表5 1980—2010年典型县土壤养分含量的统计值(g/kg)

3 讨论

1980—2010年,安徽省耕地SOM、TN和TP含量总体上呈增加态势,但在不同地理区域这些养分的变化特征有所异同。全省SOM平均含量增加了2.65 g/kg,其中淮北平原和沿江平原的增幅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其他3个地理区域增幅低于全省(表1)。在空间上,SOM的增幅由北向南降低。全省TN平均含量不变,淮北平原、沿江平原和皖南丘陵山区有不同幅度的增加,江淮丘陵和皖西大别山区减少(表2)。SOM和TN含量的变化在空间上基本相似,淮北和沿江平原的变化幅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江淮丘陵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主要与SOM和TN含量之间较强的相关性决定的。全省TP平均含量增加了0.13 g/kg,淮北平原和皖南丘陵山地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江淮丘陵、沿江平原和皖西大别山区的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皖西大别山区TP含量减少(表3)。除皖南丘陵山区外,总体上TP含量增幅由北向南降低,与SOM含量变化的空间趋势较相似。总体来说,淮北平原和沿江平原3种养分含量的增幅较高,其他地理区域3种养分变化幅度高低不一。全省TK平均含量减少4.72 g/kg,其中皖西大别山区降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他区域均减少且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总体来说,TK含量变化的空间趋势与其他3种养分相异,除皖西大别山区外,其他区域TK含量的降幅基本相似。

大量使用肥料实现农业增产的同时,增加了作物的残茬和根系的生物量,使得进入土壤的生物量不断增加,促进了SOM和TN等养分的累积[16-20]。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21],1980—2010年安徽省化肥使用总量(N/P2O5/K2O)由55万t增加至320万t,平均用量由123.48 kg/hm2增加至763.83 kg/hm2,其中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的使用总量和平均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80—2010年间,全省复合肥用量增加幅度最大,平均量由3.82 kg/hm2增加到334.59 kg/hm2;钾肥用量增加了约25倍,平均量由2.86 kg/hm2增加到76.05 kg/hm2;氮肥和磷肥的用量增加相对平稳,平均量由90.17、26.63 kg/hm2增加到268.10、85.86 kg/hm2。肥料的大量使用,使得1980—2010年间,安徽省粮食(稻、麦、豆、薯类)总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由1980年的1 453.90万t增加到3 080.50万t,相应的平均产量由3.27 t/hm2增加至7.37 t/hm2。在此期间,全省耕地的复种指数由1.26增加至1.58。根据Huang等[16]的估算方法,1980—2010年间,全省粮食作物根系的生物量由338.31 kg/hm2增加至762.21 kg/hm2,全部进入土壤中;秸秆的生物量由1 930.64 kg/hm2增加至4 349.75 kg/hm2,有利于SOM等养分的累积。

根据2010—2011年秸秆还田路线调查数据,全省小麦和水稻以机械收割为主,留茬较高。小麦平均留茬高度在20.2 cm,机械收割比例占95.2%;早、中、晚稻平均留茬高度在18.2、23.1、18.5 cm,机械收割比例45.3%、78.1%、52.4%;大豆留茬高度7.8 cm,机械收割比例85.3%;油菜和玉米机械收割比例较低,分别为21.3% 和4.9%,留茬高度在20.1 cm和11.3 cm。基本上高于安徽省农机作业质量标准中的15 cm留茬高度。全省严禁焚烧秸秆、积极推行秸秆还田,大部分作物留茬在机械耕作过程中被碾碎还田,增加了进入土壤的生物量,有利于耕地养分的累积。

4 结论

1) 1980—2010年,安徽省耕地土壤养分有不同程度的变化,SOM和TP含量呈增加趋势,平均增加了2.65 g/kg和0.13 g/kg;TN含量总体保持不变,TK含量平均减少了4.72 g/kg。近30年来全省耕地肥力总体上提高,除TK外,SOM、TN和TP的高值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TP含量的等级提升较大。

2) 各地理区域土壤养分变化程度差异较大,淮北平原和沿江平原的SOM和TN含量增加较多,淮北平原和皖南丘陵区TP含量增加较多,各地理区域TK含量减少程度相似。3个典型县耕地土壤养分总体变化趋势与全省变化趋势一致,除TK含量减少外其余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典型县耕地土壤养分变化与不同地理区域养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3) 为提升区域耕地土壤肥力,安徽省应该平衡耕地土壤养分,增施有机肥和钾肥,提高土壤供钾能力,继续推行秸秆还田。

[1] 俞海, 黄季焜, Rozelle S, 等. 中国东部地区耕地土壤肥力变化趋势研究[J]. 地理研究, 2003, 22(3): 380–388

[2] 黄耀, 孙文娟. 近20年来中国大陆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J]. 科学通报, 2006, 51(7): 750–763

[3] 于严严, 郭正堂, 吴海斌. 1980—2000年中国耕作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26(6): 123–130

[4] 刘建玲, 贾可, 廖文华, 等. 太行山山鹿平原30年间土壤养分与供肥能力变化[J]. 土壤学报, 2015, 52(6): 1325–1335

[5] 罗由林, 李启权, 王昌全, 等. 近30年川中丘陵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J]. 土壤, 2016, 48(4): 726–733

[6] 张春华, 王宗明, 任春颖, 等. 松嫩平原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时空变异[J]. 地理研究, 2011, 30(1): 256– 268

[7] Zhao M S, Zhang G L, Wu Y J, et al. Driving force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change in Jiangsu Province of China[J].Soil Use and Management, 2015, 31(12): 440–449

[8] 赵小敏, 邵华, 石庆华, 等. 近30年江西省耕地土壤全氮含量时空变化特征[J]. 土壤学报, 2015, 52(4): 11–18

[9] 孔祥斌, 张凤荣, 王茹. 近20年城乡交错带土壤养分时间空间变异特征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J]. 土壤, 2004, 36(6): 636–643

[10] 胡克林, 余艳, 张凤荣, 等. 北京郊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39(4): 764–771

[11] 安徽省土壤普查办公室. 安徽土壤[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6: 51–60

[12] 安徽省土壤普查办公室. 安徽土种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6: 10–300

[13] 张甘霖, 龚子同. 土壤调查实验分析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47–80

[14] 程先富, 史学正, 于东升, 等. 江西兴国县农田土壤固碳潜力20a变化研究[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 13(1): 37–40

[15] 张春华, 王宗明, 任春颖,等. 松嫩平原玉米带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格局[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增刊): 300– 307

[16] Huang Y, Zhang W, Sun W J, et al. Net primary production of Chinese croplands from 1950 to 1999[J].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7, 17(3): 692–701

[17] Lal R.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J]. Geoderma, 2004, 123(1/2): 1–22

[18] Pan G X, Smith P, Pan W N. The rol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maintaining the productivity and yield stability of cereals in China[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09, 129(1/2/3): 344–348

[19] Pan G X, Li L Q, Wu L S, et al. Storage and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topsoil organic carbon in China’s paddy soils[J].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3, 10(1): 79–92

[20] Huang B, Sun W X, Zhao Y C, et al.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total nitrogen in an agricultural ecosystem as affected by farming practices[J]. Geoderma, 2007, 139(3-4): 336–345

[21] 安徽省统计局. 安徽统计年鉴(1999—2011年)电子版[OL]. http://www.ahtjj.gov.cn/tjj/web/tjnj_view.jsp?_index=1

Changes of Soil Nutrient Contents of Cultivated Lands in Anhui Province from 1980 to 2010

ZHAO Mingsong1,2, LI Decheng2*, ZHANG Ganlin2, WANG Shihang1

(1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il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

Anhui Province located in East China was selected and comparative study was done based on the data of soil nutrient contents obtained in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and in 2010 and 2011 in order to explor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total nitrogen (TN), total phosphorus (TP) and total potassium (TK) in the surface layer (0–20 cm) of cultivated land in the province and county scales during the period (1980—2010).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nutrients presented different change trends in the whole province from 1980 to 2010. The mean SOM and TP contents increased from 20.65 g/kg to 23.30 g/kg and from 0.58 g/kg to 0.71 g/kg, respectively, TN contents remained almost unchanged, while TK content decreased from 19.00 g/kg to 14.28 g/kg.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all soil nutrients decreased with different degrees from 1980 to 2010. The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 content levels indicated an overall improvement of cultivated land fertility in the whole province, the proportion of high contents in SOM, TP and TN increased with different degrees. Spatially, the changes of soil nutrients varied in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and geographic area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SOM and TN contents increased considerably in Huaibei plain and Yangtze plain, TP contents increased considerably in Huaibei plain and Southern hilly mountains, TK contents presented the similar change trend in all geographic areas. The change trends of soil nutrients in three typical counti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change trend in the province scale, but soil nutrient contents increased with different degrees except TK in typical counties.

Soil nutrient; Characteristic of change; Cultivated land; Anhui Province

10.13758/j.cnki.tr.2018.01.023

S159

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226)、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5A034)、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110600)、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Y412201431)和安徽理工大学人才引进项目(ZY020)资助。

(dcli@issas.ac.cn)

赵明松(1983—),男,安徽淮南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字土壤制图和土壤空间变异研究。E-mail: zhaomingsonggis@163. com

①安徽省蒙城县土壤普查办公室. 蒙城土壤, 1985;安徽省定远县土壤普查办公室. 定远土壤, 1985;安徽省宣州市土壤普查办公室, 宣州土壤, 1987

猜你喜欢
样点平原安徽省
那一片平原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成长相册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基于空间模拟退火算法的最优土壤采样尺度选择研究①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平原的草
农田灌溉用水量统计工作中的样点灌区选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