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挖掘的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情况分析❋

2018-03-22 06:23王丽颖赵学尧韩学杰白卫国王跃溪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药膳高血压病保健

王丽颖,郑 光,赵学尧,韩学杰,白卫国△,王跃溪△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2. 兰州大学信息学院,兰州 730000)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根据2002年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按我国人口的数量与结构,估计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病患者[1]。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繁荣与进步,精神活动的丰富多彩,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越来越迫切,因此也越来越重视中医药养生保健[2]。然而目前关于中医养生保健的临床研究较少,大部分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缺少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文本挖掘是一个对具有丰富语义的文本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其所包含内容和意义的过程,能从海量的中医药文献中发现知识[3]。因此,本研究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高血压病的文献进行分析,探索高血压病的常用保健方法,以期为高血压病患者开展自我保健提供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及检索方式

登录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网址http:∥www.sinomed.ac.cn/zh/)在主题检索下检索关键词“高血压”,共得到文献208507篇(检索日期2016年5月20日)。

1.2 数据处理

将下载到的文献转换为txt 格式文本,以 ANSI 编码格式保存。应用专门的文本提取工具对照关键词库对文本中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并按统一格式保存为便于 Access 数据库和大型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SQL) 处理的格式,以方便后续数据处理。

1.3 算法构建及分析

利用课题组专有的文本提取工具(软件著作权登字第 0261882 号,登记号 2010SR073409)对下载的非结构化文献文本数据进行信息提取,运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对高血压病常见中医养生方法和保健措施进行频次分析。首先,以针灸、穴位注射、药膳、推拿、按摩、保健、运动、气功、太极拳、足浴、心理疗法等为关键词,分析上述养生保健方法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具体到针灸、穴位注射、穴位按摩、药膳等,则将经脉名称、穴位名称、中药材、食材作为关键词,分析高血压病常用经络、穴位及药膳食材。

2 结果

2.1 高血压病常见中医养生方法

高血压病中医养生要重视修身养性、节制饮食,按照保健方法出现频次的高低,发现高血压病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包括针灸(571次)、推拿按摩(298次)、导引(48次)、太极拳(33次)和保健功(19次)等方面。

2.2 高血压病常见针灸经脉

分析高血压病中医针灸常用经脉,按照出现频次的高低,依次为足厥阴肝经(28次)、足少阴肾经(19次)、手少阳心经(18次)、督脉(15次)、足太阳膀胱经(15次)和足少阳胆经(13次)等。

2.3 高血压病穴位贴敷常用穴位

穴位贴敷是高血压病保健的主要方法之一,按照出现的频次高低,高血压病穴位贴敷常用穴位主要有足三里(122次)、大椎(17次)、肾俞(15次)、关元(14次)、气海(11次)等,这些穴位主要以激发身体原动力为主。

2.4 高血压病药膳食疗中常用材料

高血压病药膳食疗中常用药物有百合、三七、山药、山楂等,以补气健脾为主。常用食物有柠檬、绿豆、黄豆、玉米、花生、萝卜等。

表1 高血压病药膳食疗中常用材料比较

3 讨论

养生保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人们的健康观念不断发生着转变,对养生保健的需求不断增加。于红等[4]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北京市民的养生保健状况进行了采访和调查,结果显示日常生活保健方面,注重饮食保健的占73%,做保健按摩的占38%,服用保健品的占48%,有82%的人进行养生锻炼。但关于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临床研究较少,缺少临床循证证据。文本挖掘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及相关自动文本处理如信息抽取、信息检索、文本分类等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中医养生保健作为中医药的组成部分,在疾病防治等方面具有特色和显著的效果,并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几千年的医学实践积累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在中医药学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文本挖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5]。

文本挖掘结果显示,高血压病中医养生强调修身养性、节制饮食,情志失节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可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平衡失调,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可引起血压升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交感神经活性亢进在高血压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6]。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可损伤脾胃,聚湿生痰,痰浊上扰,可致血压升高。现代医学认为,高脂饮食可导致血脂升高,久之可致血管硬化、血压升高[7]。因此,修身养性、保持愉悦的心情、节制饮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高血压病的首要因素。

多数高血压病的病理过程是一个本虚标实的演变过程,本虚在先,标实在后,病位在肝肾,严重者可损及心脑[8]。本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中医针灸常见经脉排在前三位的是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和手少阳心经,符合高血压病的中医病位认识。通过调理上述三条经脉,实现滋养肾阴、养肝清肝、补益心气的目的。高血压病穴位贴敷常用穴位有足三里、大椎、肾俞、关元、气海等,上述穴位主要以培本固元为主要功效。

文本挖掘发现,高血压病药膳食疗中常用药物有百合、三七、附子、山药、山楂等,上述药物以补益为主,治疗本虚为本,符合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认识。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山楂具有缓慢且持久的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以扩张外周血管为主[9]。除山楂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外,其他药物并无直接的降压作用,但在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心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防止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如三七具有抗凝、改善血液循环、保护心肌和脑组织、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对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预防高血压病心病和高血压病脑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10]。附子的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显示,对心衰大鼠

模型具有强心和升高血压的作用,但对正常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附子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可能与上调血管中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II(AngII)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有关[11],因此采用金匮肾气丸治疗高血压病辨证属肾阳亏虚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百合、山药均为补益药,具有扶正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两者均有较好的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12]。

中医养生保健应根据个人体质、中医证候、临床表现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系统的、符合个体化需要的、“三因制宜”的方案。本文立足于文献挖掘,以发表的文献数量和文献内容为基础,能够有效地探索高血压病中医防治常用养生保健方法,然而在现实的医疗实践中,有大量的学术基础扎实且经验丰富的基层或民间中医,并不将学术研究作为工作重点,缺少经验总结和文章发表。因此,本文挖掘技术只能对已有文献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为使用者提供参考。

[1] 刘力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39 (8):701-708.

[2] 王玉荣. 浅谈生活中养生的重要性[J].中外健康文摘,2013,(29):393-394.

[3] 杨进,罗漫,张启蕊.文本挖掘在中医药文献分析中的应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0,26(2):216-220.

[4] 于红,王明皓,罗浩,等.北京市民养生保健状况调查[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8-10.

[5] 周雪忠.文本挖掘在中医药中的若干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3-4.

[6] 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2-256.

[7] 钱元良.中医对高血压病病因病机的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06,3(2):126.

[8] 项成刚,张艳,礼海.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4):356-357.

[9] 楼陆军,罗洁霞,高云.山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述[J].中国药业,2014,23(3):92-94.

[10] 王莹,禇扬,李伟,等.三七中皂苷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5,46(9):1381-1392.

[11] 陈荣昌,孙桂波,张强,等.附子及其复方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4,45(6):883-888.

[12] 邵礼梅,许世伟.山药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7,45(2):125-127.

猜你喜欢
药膳高血压病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荔枝养生药膳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两份药膳,帮你远离“暖气病”
养生之道早知道——乐氏同仁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