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白术”药对对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活力的影响❋

2018-03-22 05:59程旭锋张新峰乔翠霞赵慧朵马书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清液附子骨细胞

程旭锋,张新峰,刘 琦,乔翠霞,赵慧朵,马书平

(1.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 450008; 2. 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 450008; 3.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 450008; 4.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郑州 450008)

随着抗肿瘤技术的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其发生骨转移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如晚期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高达65 %~75 %[1-2]。临床治疗骨转移癌的主要药物双磷酸盐、地诺单抗等,主要是通过抑制破骨活性而减轻骨吸收,并不能修复已存在的骨损伤。前期研究[3-5]发现,《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及其核心药物“附子-白术”药对可抑制乳腺癌骨转移、修复骨损伤,然而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文旨在研究“附子-白术”药对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功能的影响,为“附子-白术”药对防治恶性肿瘤骨转移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材料

10只出生48 h以内的SPF级Sprague-Dawley (SD)大鼠,购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SCXK(豫)2010-0002)。

DMEM培养基、α-MEM培养基、胎牛血清、L-谷氨酰胺、0.25%胰蛋白酶溶液均为美国Invitrogn公司产品;β-甘油磷酸钠、 磷酸化抗坏血酸(ASAP)、 地塞米松、噻唑蓝(MTT)、二甲基亚砜(DMSO)、17β-雌二醇 (17β-estradiol,E2)、1α, 25-(OH)2VitD3、Triton X-100、RANKL、M-CSF、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P) 染色试剂盒均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为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批号20140805);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测定试剂盒为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批号20140805);附片配方颗粒(批号140321)、白术配方颗粒(批号140615)均为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产品。

1.2 “附子-白术”药对药液的制备

附片配方颗粒20包(每包相当于制附子3 g)、白术配方颗粒4包(每包相当于白术10 g)溶于1000 ml的DMEM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中,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制备成100 mg·mL-1的“附子-白术”药对溶液;采用DMEM培养液稀释,制备实验所需浓度的“附子-白术”药对溶液(1 mg·mL-1、10 mg·mL-1)。

1.3 附子白术药对对破骨细胞的影响

1.3.1 乳鼠破骨细胞制备与分组 无菌条件下迅速取出出生48 h以内SD大鼠的长骨,PBS冲洗骨髓腔,采用细胞滤网过滤细胞,采用Histopaque 1077 (Sigma)细胞分离液分离单核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中;单核细胞采用含10%的胎牛血清、50 ng/ml的RANKL和 30 ng/ml的M-CSF α-MEM 培养液培养,每2~3 d更换培养液1次,采用0.1%胶原酶和0.2%中性蛋白酶去除基质细胞;培养7 d左右,待细胞铺满70%~80%孔底时胰蛋白酶消化传代,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中,待细胞铺满孔底时进行以下实验。实验分组为对照组、药对低剂量组(1 mg·mL-1)和药对高剂量组(10 mg·mL-1)。

1.3.2 TRAP 染色阳性计数[6-7]将24孔细胞培养板中的破骨细胞按照1.3.1项分组,每组6个复孔(n=6),培养24 h吸弃上清液,加入含/或不含各剂量药对的培养液进行干预72 h;PBS 冲洗3次,10%的甲醛固定3 min,蒸馏水冲洗,0.5% Triton X-100 37 ℃处理10 min。按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TRAP染色,二甲苯透明,中性塑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计算整张玻片中TRAP阳性细胞数(N)。细胞相对抑制率=(N对照组-N给药组)/N对照组×100%。

1.3.3 破骨细胞TRAP酶活力的测定[6-7]将24孔细胞培养板中的破骨细胞按照1.3.1项分组,每组4个复孔(n=4),培养24 h吸弃上清液,加入含/或不含各剂量药对的培养液进行干预72 h;PBS 冲洗3次,0.5% Triton X-100 裂解,然后按照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 测试盒说明书进行,于酶标仪上检测530 nm处吸光度并记录数据,根据说明书计算公式换算成金氏单位(以U/L表示)。

1.4 附子白术药对对成骨细胞的影响

1.4.1 乳鼠颅骨成骨细胞的培养[6-7]与分组 无菌条件下迅速取出出生48 h以内SD乳鼠的头盖骨剪碎(约1 mm×1mm),37 ℃条件下0.25%胰酶消化20 min,弃上清液,0.1% Ⅱ型胶原酶消化2次,每次30 min,收集并合并2次上清液,加入含10% FBS的DMEM培养液以终止消化,4 ℃温度下1000 r/min离心10 min去上清液,加入含15% FBS 的DMEM培养液制备单细胞悬液,接种于24 cm2培养皿,24 h后更换培养液,除去未贴壁的细胞,以后每3 d换液1次;培养至细胞铺满70%~80%皿底时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制备原代细胞悬液。原代细胞悬液以5×107个/L浓度接种于24 cm2培养皿,每皿12 ml,每2~3 d换液1次,待培养至细胞铺满70%~80%皿底时,胰蛋白酶消化传代(记为P1代);将P1代细胞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待细胞铺满80% 孔底时,加入含0.1 mol/L的β-甘油磷酸钠和10-7mol/L的地塞米松及50 mg/L的ASAP培养液进行成骨诱导,同时进行细胞分组进行以下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药对低剂量组(1 mg·mL-1)和药对高剂量组(10 mg·mL-1)。

1.4.2 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6-8]将96孔细胞培养板中的成骨细胞按照1.4.1项分组,每组6个复孔(n=6),培养24 h吸弃上清液,加入含/或不含各剂量药对的培养液进行干预48 h,并以全培养液(不含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培养液组);每孔加入10 g/L的MTT溶液10 μL,继续培养4 h;吸弃各孔上清液,分别加入150 μL DMSO振荡10 min,酶标仪于570 nm波长下检测各孔吸光度(A)。相对增殖率(%)=(A给药组-A对照组)/(A对照组-A培养液组)×100%。

1.4.3 成骨细胞ALP活性的测定[6-8]将96孔细胞培养板中的成骨细胞按照1.4.1项分组,每组4个复孔(n=4),培养24 h吸弃上清液,加入含L-抗坏血酸(50 mg/L)、β-甘油磷酸钠(10 mol/L)、地塞米松(10 μmol/L)和各剂量药对的培养液进行干预72 h;按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酶标仪于507 nm波长下检测各孔吸光度,根据说明书计算公式换算成金氏单位,再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ALP活性以U/μg表示。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附子-白术”对破骨细胞增殖和TRAP 活力的影响

图1显示,破骨细胞为贴壁细胞,边缘呈不规则形态,经TRAP 染色后会在酶活性部位形成不溶性棕红色染料。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胞浆呈棕红色、细胞核数大于 3的阳性细胞,即为破骨细胞。表1所示,“附子-白术”药对低浓度(1 mg/L)、高浓度组(10 mg/L)破骨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4.28%、32.74%;与对照组比较,“附子-白术”药对组(1 mg/L、10 mg/L)TRAP活力值均显著降低(P<0.05,P<0.01)。

图1 各组破骨细胞TRAP染色

表1 各组破骨细胞增殖和TRAP酶活力结果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 “附子-白术”对成骨细胞增殖和ALP活力的影响

表2显示,“附子-白术”药对低浓度(1 mg/L)、高浓度组(10 mg/L)在570 nm 处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细胞相对增殖率分别为9.09%、24.24%;与对照组比较,“附子-白术”药对组(1 mg/L、10 mg/L)ALP活力值均显著升高(P<0.01)。

表2 各组成骨细胞增殖结果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 讨论

骨转移癌属于中医学“骨痹”“湿痹”等范畴,其发生发展与中医肾脾关系密切[3-5]。《素问·五脏生成》曰: “肾之合骨也,其荣在发,其主脾也。”《景岳全书》进一步指出: “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在生理上,脾与肾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病理上脾与肾更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致脾阳不振;脾阳虚弱,可损及肾阳引起肾阳亦虚,二者最终均可导致脾肾阳虚,即脾与肾在病理上存在恶性循环关系,单独温肾或健脾均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因此,本课题组在既往文献及实验研究基础[3-5,9-14]上提出,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当脾肾同调,使后天之精源源不断地化生充养先天,先天之精旺盛又能不断地滋养后天;肾阳得温,脾胃得健,骨转移癌方得以抑制。“附子-白术”药对为《金匮要略》附子白术汤的核心药物,具有温肾阳健脾、通络止痛等功效。前期研究[3-5]证实,“附子-白术”药对可抑制乳腺癌骨转移,减轻骨损伤。本研究考察“附子-白术”药对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骨转移癌的机理。

正常的骨代谢需要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维持动态平衡[15-16];恶性肿瘤骨转移损伤以溶骨性损伤为主,恶性肿瘤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可导致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增强,并抑制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减弱,从而引起溶骨性损伤。因此,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才将有望修复溶骨性损伤[6-8]。本研究中TRAP 染色阳性细胞计数结果表明,“附子-白术”药对低、高剂量(1 mg/L和10 mg/L)能显著性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破骨细胞来源于骨髓产生的破骨细胞前体,本实验采用培养基中所含的1α,25-(OH)2Vit D3具有诱导破骨细胞前体分化成熟的功能,因此TRAP染色的细胞数目既包括成熟的破骨细胞,也包括经诱导而来的破骨细胞,表明“附子-白术”药对可能具有抑制骨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及破骨细胞增殖的作用。TRAP为破骨细胞分泌的特异性酶,其活力可代表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和活性[17]。本研究发现,“附子-白术”药对低、高剂量(1 mg/L和10 mg/L)组能够显著性抑制TRAP活力,表明“附子-白术”药对可能具有抑制骨髓细胞的骨吸收能力和活性的作用。

成骨细胞由间充质干细胞发育而来,成骨细胞可分泌细胞外基质,在骨微环境下矿化为骨基质,骨基质中的成骨细胞分化成熟后可形成骨细胞[18],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有望成为治疗各种溶骨性骨损伤的有效方法。本实验发现,低、高剂量的“附子-白术”药对(1 mg/L和10 mg/L)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ALP是成骨细胞所分泌的蛋白酶,是成骨细胞分化的特异性标志物[19]。本实验低、高剂量的“附子-白术”药对(1 mg/L和10 mg/L)可增强ALP的活性,说明其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

综上所述,本实验发现“附子-白术”药对具有抑制骨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并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及骨吸收功能的作用,同时也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将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提供理论和实验数据。

[1] 陈万青,郑荣寿,张思维,等.2013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7,26(1):1-7.

[2] 江泽飞,陈佳艺,牛晓辉,等.乳腺癌骨转移及骨相关性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4版)[J]. 中华医学杂志,2015,95(4):241-247.

[3] 程旭锋,张新峰,刘琦,等.白术附子汤加味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3): 266-269.

[4] 刘琦,程旭锋,张新峰,等.附子白术汤通过调节OPG/RANKL保护乳腺癌骨转移裸鼠骨损伤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5):206-210.

[5] 刘琦,程旭锋,张新峰,等. 白术附子汤对乳腺癌骨转移裸鼠生存时间及骨转移灶中破骨细胞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3,24(5): 441-445.

[6] 翟远坤,潘亚磊,牛银波,等.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对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分化成熟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28(3):355-361.

[7] 黄俊飞,俸婷婷,陆毅,等.西瑞香素体外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活性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6,32(1):69-72.

[8] XU L, XU W, XU GY, et al.Effects of cell surface alpha2-3 sialic acid on osteogenesis[J]. Glycoconjugate Journal, 2013,30 (7): 677.

[9] 程旭锋,刘胜,杨顺芳,等.药对“蛇床子-补骨脂”药对乳腺癌骨转移裸鼠体重变化与骨代谢的量效关系研究[J].中医杂志,2011,52(24):1288-1292.

[10] 刘胜,吴春宇,程旭锋,等.从OPG/RANKL/ANK系统阐述补骨脂-蛇床子抑制乳腺癌骨转移的机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5):684-689.

[11] 程旭锋,刘胜,张新峰,等.蛇床子-补骨脂在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中吸收特征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6):175-180.

[12] 程旭锋,刘琦,刘胜,等.药对蛇床子-补骨脂对乳腺癌骨转移裸鼠生存时间与骨损伤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5):317-322.

[13] 程旭锋,张新峰,刘琦,等.蛇床子-补骨脂配伍引经药对乳腺癌骨转移裸鼠CXCL12-CXCR4轴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6):91-96.

[14] 陈泽荣,邱慈鑫,陈晨,等.温阳补肾方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4):1245-1248.

[15] 宋才渊,彭冰,沈佳怡,等.破骨细胞分化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 2015,28(6):580-585.

[16] 赵东峰,邢秋娟,王晶,等.骨稳态中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阴阳属性[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4):5-10.

[17] 陈晓虎,孙瑜隆,骞爱荣,等.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活化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4,36(2):258-266.

[18] 宋鹏,姚娟,马慧萍,等.脱水淫羊藿素与山柰素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成熟矿化影响的比较研究[J].药学学报,2012, 47(7): 890-896.

[19] 张英,袁月,孙富丽.成骨细胞胞内胞外碱性磷酸酶含量比较[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 40(10):874-876.

猜你喜欢
清液附子骨细胞
LncRNA在骨质疏松中对破骨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破骨细胞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
成骨细胞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机制及途径研究进展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玉米淀粉制糖发酵生产乳酸主要工艺技术分析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建筑施工废弃泥浆环保型分离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膜技术在木薯淀粉废水深度处理中应用的中试研究
骨细胞在正畸牙移动骨重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