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网络习作空间 提高评改时效探究

2018-03-22 11:49杨奕佳
考试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作文评改时效性网络环境

摘 要:作文教学的重头戏,就是习作评改。传统的作文评改具有较长的周期、费时费力,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提供了完善的网络交流空间,通过将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高度整合,构建网络习作空间,使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得到有效改善。在提升习作评改时效性的同时,真正促进了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作文评改;网络环境;习作空间;时效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作文教学中,需要对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运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交流和创造性表达的机会。在丰富写作形式的同时,将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出来。在作文评改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一种新型的网络作文评改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作文评改的時效性。

一、 网络信息背景下习作评改的优势

传统作文教学中,师评师改还是主要的评改方式,仅仅是教师对文章的好坏进行纯粹的讲解,在评语里面只包含了教师对文章的看法,学生没有机会参与。这种讲评方式,教师面对的是个别学生,是一种单向的评改方式,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被扼杀。而网络环境下的作文修改训练,将传统作文教学中的讲评模式改变。教师在网络上讲评作文,评价的主体从个别转向群体,从单向转为多向。学生可对他人的劳动成果自由浏览,对个人感受以及对该篇文章的看法大胆的发表,由此提升了在网络环境下的作文评改的时效性。在学生评改他人作文的过程中,思维状态非常活跃,能够主动交流、积极思考,调动了其学习的兴趣。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了综合发展。通过学生综合性评述习作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凸显了语文性,提高学生反思和辨析能力,为今后进一步的习作实践提供了正强化,促进了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并确保整个作文教学体系呈良性循环,有利于学生创作出更加完善的作品。

二、 网络信息背景下作文评改形式

1. 开设班级博客圈

在同一个网站上,师生可对自己的博客进行开设,并互为博友,再对班级博客群进行组建。学生在博客上以日志的形式上传自己的文章,并在课余时间登录。查看教师及其他同学的评论和修改意见。同时也可向其他博友提出修改建议,或者发表评论。

2. 巧用QQ延伸讲评课堂

教师可对班级QQ群进行组建,在群里通过讨论方式评改某个同学的习作。可以和同学们提前约定时间共同进群,可当场修改,或者是同步发送消息。

3. 习作空间站讨论区跟帖

同学们登录学校创建的习作空间站网络系统,首先共享文章,再以发帖跟帖的形式,进入讨论区进行修改。或者是同时上传写好的文章,让同学们在对比中及时发现和修改文章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方法适合修改练习同一篇文章。

4. 自主实践展示

学生自主修改自己的作文,再次在习作空间站发表,再由教师、同学,甚至家长评选优秀习作,最后教师再组织进行小组点评。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自己文章不断修改和完善,将传统的作文套路打破,写出更多有新意的习作来,以此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三、 网络信息背景下作文评改方法

1. 确定目标,提高修改的时效性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修改的目标必须要明确,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有计划和有步骤的修改。首先,对修改目标的依据进行确定。遵循选材语言、布局谋篇、审题立意等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并且针对本次习作所集中反映的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如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一篇习作训练“关注生活,抒写真情”,要求学生通过认真思考,真情表达生活中的所见、所思。在实践中,学生的语言和情感更加丰富。写真人、真事和真感情,是本文写作的关键。对于生活中那些令人感动的瞬间,运用具体的描写方法来展示,在叙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作文评改的内容,应包括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如文章是否有深刻的立意,是否有鲜明的中心,是否有流畅精炼的语言,是否有清晰合理的结构层次,是否有用错的标点、错别字和病句等。在习作评改中,应对这些常规的项目进行关注,同时还应结合课程标准及复习训练计划,明确相应的侧重点。在提高评改时效性的同时,也使文章真正实现文意兼美、秀外慧中。

2. 建立个人作文资料库,提供习作范例

首先,网络作文评改的基础和前提就是构建作文资料库。需要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将个人作文及摘抄语段形成电子稿。为了更好地完成网络评改作文,教师还可以采用合理分组的方式。以4~6人为一组,根据班级人数分成若干个小组。组长应具备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要求每人要参与修改组内成员作文两篇以上。其次,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可将修改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种做法,绝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在学生互改和自改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恰当的指导,这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教师规范性修改的模仿,会帮助学生对作文修改的技巧不断积累,进而促进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

3. 加强修改方法指导,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对全部作品进行浏览,对修改重点进行明确,使评改方法更加规范。首先,通过修改文件夹的构建,对优秀作品进行评选,这是网络评改作文的一般方法,这种方式并非局限在课堂之上。为此要求教师明确每次作文评改的重点,要在课上对学生进行评改方法的指导。如评改作文《刹那间,我发现了——》,看文章如何表现出来“刹那间”,是评改的重点。学生若是没有写出来,又该如何进行修改?此次训练重点,也是评改批语的关键。其次,教师应教会学生评改的方法。小学升初中评分标准,应该是习作评改的标准。教师向学生以表格的形式传送,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使修改格式更加规范。例如,将病句用红色下划线画出,将错别字用特殊符号或插入批注的办法圈出,修改后标记可用改变字体颜色和大小等方法。最后,为了方便学生前后比较和对照,将每一次的评改稿都存档,使学生对作文的方法有更深入的体会。教师在每次作文评改之后,还要推荐出一篇佳作,供同学们学习和欣赏。

四、 结论

将网络与作文教学整合,是一种新型作文评改模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现代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相符,能提高评改的时效性。网络环境下的作文评改方式,也因此受到更多师生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张娥.融合信息技术的作文评改教学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03).

[2]苏容媚.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性做法[J].智库时代,2017(05).

[3]王永生.学生合作互评互改在作文评改教学中的运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1).

[4]车灵君.作文路上,与学生同行[J].学周刊,2014(22).

[5]刘淑艳.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J].赤子(中旬),2014(01).

作者简介:

杨奕佳,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石码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作文评改时效性网络环境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评改“五步曲”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智能手机互动式作文评改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