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2018-03-22 11:49陈小荣
考试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学习方法

摘 要:“教学的最优化就是教师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教学设计应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用自己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提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材料,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体现教学相长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将谈谈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我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学生基础能力;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与学生交流;概念与逻辑推理

一、 重视学生基础能力的训练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但目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状是:学生的计算能力薄弱,因此现阶段数学学科的教研主题是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扎实学生学习基础。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每天课堂上开始十分钟做五个小题的训练,常抓不懈,养成在上课前、上课中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好习惯,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计算,反复检查,安静、工整、快速地答题。老师们现场判题,之后由全部答对的同学介绍计算、读题的经验,以及如何正确地读题计算。通过训练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注意对比练习,针对重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练习,同时书写要规范(数字、字母、运算符号)。针对典型错题进行详细的讲评,让学生发现出现错误的原因,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注重学生基础学习能力的提高,基础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前提,是开展终生学习,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基础。因此我在课堂新授开始前的十分钟的小题训练中,在知识点、内容上老师要精心出题,既要照顾到学生的知识能力,也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小题。为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老师每天布置预习作业并要求必须完成,下一堂课前十分钟的练习中包括一些预习内容。通过每天的训练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养成了预习的习惯。为了巩固预习内容,老师在下一堂课的新授中先对最基础的、最基本的新知识让学生们先完成,通过这样来检验预习的效果,不让预习流于形式。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审题能力,检查能力进行巩固和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试验我把五个小题训练的内容分成两个方面(三个复习练习两个预习练习)。通过日久天长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就会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同时也能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同时在每堂课结束前五分钟一般都是老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现在改成每堂课最后五分钟完成两个基础练习(针对本堂课的基础内容)这样每堂课进行两次的基础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们都有手机,回去后学生喜欢用手机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学生们对手机的使用有点儿无师自通。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会学,老师要把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会用搜索功能区探索未知的数学世界。

二、 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提高

为了提高课堂练习以及上课讲授新课内容的效率,从这一学期开始,我们全校都使用学案和小题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具体过程如下。

课前预习采用完成2到3题(小题训练)以选择和填空来出现,通过小题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新授的完成采用老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得出重要结论。在完成新授课的内容后也采用2到3个小题训练,要求当堂完成,老师及时讲评,让学生完成自批并进行自我小结,努力提高自己的归纳能力。这时老师在總结本堂课的知识点以及注意点,完成后让学生再次进行小题训练(专门花二十分钟)。这样每堂课都进行专题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完后由老师进行当堂批改或由老师评讲学生自批,从而提高课堂练习的效果,让学生们当场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课堂上有效练习的实施,促使学生养成课前进行预习的习惯,从而为学好功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每堂课的课中的课堂练习有助于逼着学生努力认真细致地听课,做到老师讲课的重点,细节不漏,对易错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提醒。课后的总结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并完成练习。这样一来学生既对当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课堂练习的编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导学案的编制中包括以下部分:

①重要的预习内容以及两个至三个预习练习。

②重要的新课知识点以及注意点和易错点。

③老师要讲授的例题(不超过两个)。

④针对这两个例题的课堂练习三到五题。

⑤做完课堂练习后进行知识点以及注意点的总结,并归纳出解题的常规步骤,常用方法。

⑥在课堂的尾声再让学生完成课内总结作业(二个选择或填空)

⑦学案的最后布置课后作业(含有二个到三个预习作业)为下一堂课的内容作一下铺垫。同时在第二张学案的编制时要根据学生前一次作业的情形进行微调。

我想这样一个循环下来,编制的一份份学案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模板,从而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提供了一个方案,让有能力的学生自己适当添加需要的内容。我一般要求学生完成基本的方案即1-7的基本内容,从而形成固定的学习方法。

三、 注重对学生现有知识特点,知识能力的研究。

由于教师的环境,特别是教育对象是不断变换的,那么教师就应迅速适应教育对象,这样才能因材施教,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从而促使教学的高效循环。只有适应教育对象和环境,教师工作起来才能顺手顺心,才能安心并从中体会到工作的乐趣。

那么如何进行因材施教呢?表面上看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拿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就行,但是实际操作中却问题重重。我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病人嫌药苦而不吃在教学中常常存在。学生要提高学习能力,必须要花必要的时间,吃一定的“苦”,这就要靠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师的个性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个教师都应时常问自己,我靠什么吸引学生?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一个关注学生感受的老师,一个充满民主的爱心和学识的老师,一个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魅力的教师,到哪儿都是受欢迎的。难怪有的老师和学生相处默契,永远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备好一堂课,编制一个好的学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因此如何备好一堂课尤其重要,为了备好课,编制好学案,我对所教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了解。

1. 在上课之前,接收新班级之前,我针对我班的一些学号是后面的学生通过以下的途径去了解。

①看分班时上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度的学习成绩。

②进行一些必要的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③通过课前的预习和反馈中,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

④从学生学习过的相似内容或相似情况,了解学生对新经验的熟悉程度。

2. 在上课之中,要善于从学生的听课神态,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检查当堂课的课堂效率,及时有针对性的讲解和作出及时的必要的改变。

例如我在讲一次函数的图像的性质时,往往要求学生们把直线的形象展开合理的想象如一江春水向东流,飞流直下三千尺等等来表示直线的特征。通过古诗词让学生从中体会从高处落下的感觉,让学生明白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的特征,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让学生在课堂上专门画出不同类型的直线,并请一位同学上来复述一次函数的图像的特征。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出来,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为一名老师,在教学时往往是一个循环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对学生和老师都有好处的事情。通过从起始年级开始教学,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这样老师在教新授课时才能有效地避免用学生还没有学到的知识做旁证。另外通过循环教学,老师才能对整个一套教材熟悉,对各个知识点了如指掌,同时熟知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同时对学生而言也有好处,同一个老师教学生可以省去适应老师的时间,可以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四、 注重概念和逻辑推理的教学。

1. 教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老师重解题的方法,轻视概念的教学,造成数学解题与数学概念相脱节的想象。学生对概念含糊不清,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概念,严重影响学生的解题质量。例如以下问题

已知一次函数y=(4+2m)x+m-4中,m为何值时函数的图像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下方,求m的取值范围?

同学们往往重视一次函数的性质知道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下方。

即:b<0故得到m-4<0,从而求得m<4。

这样就忽视了一次函數的条件(2m+4)≠0,即m≠-2。

所以当m<4且m≠-2时以上题目解完。

这个看上去简单的题目在这一次的课堂练习上我发现正确率不到20%,我自认为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在刚上一次函数的概念时进行专门强调,而事后缺乏这一类题目的训练,学生在当堂课上有一定正确率,但是仅仅相差一天结果就天差地别,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同时加强学生的预习训练,从而提高概念教学的效率,在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实时穿插基础概念的教学并设置一定量的训练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舍本求末,只是加强数学方法的教学而忽视概念的教学。要概念与方法并重两手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为了其他原因轻易打乱事物的逻辑顺序。

数学课时一门对思维逻辑要求很严谨的学科。在讲授时不要贪图“课堂容量大”“教学进度快”,而要求稳扎稳打,做好每步推理,每一句解读。还要认真对待学生自学探究后提出各种问题,要认真对待,耐心讲解(或作出必要的解释),从而避免错失与学生进一步交流的机会。

数学是一门最严谨的学科,数学语言的特征是言简意赅,精炼准确。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精神,这既是学习方法,又是思维训练。具体的做法是抓认识,首先是要抓学生对数学特点的认识,这个认识不能靠说教,不能靠要求,而是要通过具体的题目或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其重要性,让学生悟出非如此不可的效果。以上的这些就是我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望同行们多多交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张海梅.试论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片[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报),2006(2).

[2].杨淑荣.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9).

作者简介:

陈小荣,一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学习方法
分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男生英语学习劣势的归因及对策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心得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