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几点体会

2018-03-22 11:49吴丽蓉徐涛
考试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例题教学探究活动探究能力

吴丽蓉 徐涛

摘 要:创新能力是当今时代对人才能力的重要要求之一,而创新的基础是探究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积极探索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和途径,结合公开课的课堂教学,谈些个人心得体会。

关键词:情境引入;探究活动;例题教学;探究能力

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一步一步在提升,创新能力是当今时代对人才能力的重要要求之一,而数学教育在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的基础是探究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积极探索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下面我从自己在《探索直线平行条件(一)》的公开课教学中,谈谈个人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 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创设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北师大版的教材中,许多新课都是以生活情境的方式引入的,而且在生活情境中又带有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会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好奇心以及想一探究竟的学习欲望,还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探索直线平行条件(一)》这一节课的新课引入中我创设了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缘所夹角是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然会得到:木条a也与墙壁边缘垂直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木条a也与墙壁边缘垂直时,木条a与木条b平行,你知道其中的理由吗?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直线平行的条件,从中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营造一种良好的探究氛围,开启学生的探究意识,有利于学生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 在课堂学生的动手实践探究活动中,老师的适时引导能促进学生从中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积累探究技能

新课程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多给学生思考、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但其实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老师的适时引导,尤其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他們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探究能力都还不是很强,接触平面几何的内容不多,储备的几何知识也不多,如果一开始就撒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往往会出现学生不知从哪里探究起,傻愣在那,或是七嘴八舌,找不到探究的方向,在课堂中造成低效的探究,因此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老师的适时引导能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找到探究方向,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例如在《探索直线平行条件(一)》这一节课中,在借助三根吸管探究“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活动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根据上面情境引入的生活实例进行操作实验模型的搭建,其次引导学生类比前面所学的知识:两直线相交、垂直时,它们所形成角的特征,寻找出探究方向,由“三线八角”探寻“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即通过“角的数量关系”探究“两直线的平行关系”,然后设置问题串,结合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模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探究、观察、交流、归纳得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结论。这样让整个探究活动在课堂中有序有效地进行,学生也在问题串引领下积极地思考着,交流着,从中学习探究的方法,积累探究技能,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以培养。

三、 从例题的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例题是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载体,它集知识性、典型性、探索性于一身,而且例题还可以进一步延伸,还可以进行变式,往往是一题多解,或是多题归一,或是由一题可以变出多种题组,是学生运作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范例,也是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问题探究的阵地。因此,例题的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例题的教学既是运用知识解题的经典,也是思维训练和解题表述的典范。针对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平面几何入门阶段,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验操作得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一结论后,我画出图形,让学生试着结合图形用几何语言表述其条件和结论,进一步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为后面例题的教学中问题解决打基础。出示例题后,我先让学生自主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弄清题目所求的问题,想想它们与所学的哪些知识有关系,从中寻找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搭建连通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的桥梁。由此,学生能够根据所求的问题想到今天探索得出的数学知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要判断两直线平行可以转化为通过这两直线与第三条直线所成的同位角是否相等来进行思考,这样解题的思路在学生的头脑中就清晰地呈现出来,接着师生共同根据图形尝试用式子语言、符号语言表述解题的过程,让学生更加清楚再梳理一遍解题思维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反思所学知识在解题思路中的运用,反思问题解决的方法,反思该如何完整、清楚、简洁地表述解题的过程,反思是否有一题多解等。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透彻、更深入,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多方面、更深度地得以发展,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总而言之,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工程,它需要我们一线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互相探讨,互相促进。

作者简介:

吴丽蓉,徐涛,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例题教学探究活动探究能力
提高初中数学例题教学效率的有效探索
如何实现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有效性
问题意识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原动力
探解题方法悟价值取向
数学探究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浅析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
在主题式探究实验中构建生物学概念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