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心理健康问题现状探析

2018-03-23 10:58旋静丁庆刚张文龙王晓枫牛春风
考试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临床实习本科生心理健康

旋静 丁庆刚 张文龙 王晓枫 牛春风

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本科生步入临床的重要阶段,通过研究,了解医学院校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情况,掌握临床实习阶段本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为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提供参考,为医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本科生;临床实习;心理健康

对于如何加强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曾有学者认为可以通过积极改善情境,制定相应的课堂及教学干预方案等方面进行探索及研究。医学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提升,也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选修课、或者积极开展并鼓励学生参加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活动等,都是很好的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此外,定期开展临床实习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适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时采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并有效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进行心理疏导与咨询等,以及时纠正或预防临床实习阶段本科生心理疾病的发生。

一、 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概况

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始重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有关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研究论文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且其研究范围多数以医学生的心理压力及处理方式为主。

二、 影响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相比其他专业的本科生,医学专业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要大很多,这与医学生实习阶段的工作性质及所处的学习工作环境有关。

1. 来自学业压力的影响

临床实习阶段本科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来自学业的压力。医学这门学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极高,且医学专业的学制相对其他专业要长,学习内容枯燥且繁杂,对学生的记忆力要求也很高,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感,所以说,来自学业的压力对临床实习阶段本科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

2. 来自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际关系对于临床实习阶段本科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很关键。目前是以“90后”为主的医学本科生,他们往往个性张扬,大多数自我意识强烈、人际沟通能力较差且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种种原因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与周围同学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协调,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生活及学习的方方面面,导致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受到影响,极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加强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会降低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

3. 来自就业压力的影响

众所周知,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主要与近年来医学院校的扩大招生有关,面对就业困难这一重大难题,许多医学生会选择考研提升学历这一重要出路以回避就业压力。当然,来自考研的压力也不可忽视,一方面学生忙着复习备考,另一方面又要轮转实习,二者同时兼顾,势必会造成学生身心疲惫,甚至一部分学生承受不住这同时来自学习和实习的双重压力而出现某些心理问题。

三、 对策研究

根据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学习生活特点,目前针对临床实习阶段本科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对策也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中。姚本先等认为国外对于临床实习阶段本科生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对策对国内医学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很有借鉴意义,如教育措施要有针对性,且要有很强的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体系也必须要更规范化、专业化;此外,教育模式一定要适应本土,形成一套本土化的、有特色的教育模式;且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视野也要国际化、多角度。

1. 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

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随着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普及与传播途径也变得多样化。通过QQ、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进行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普及是最方便、快捷的途径,此外,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知识讲座也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普及的有效渠道,通过这些信息化的公众平台,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并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2. 提升心理教育工作者素质

现在不少医学院校对于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多由心理学老师及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为主,可以说,这对于医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不够的,因此,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提升教员的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保證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完善,学校一定要在师资方面加大投入,使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3. 増强临床实习阶段本科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

对于临床实习阶段的本科生而言,降低心理问题发生概率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及卫生服务教育等方面,与国外相比都有些许欠缺,因此,增强临床实习阶段本科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学校可以通过鼓励有相同心理问题的同学间进行沟通与交流,可以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学生互助小组,共同就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咨询、沟通与探讨,积极发现和解决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关学习及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阶段,在此特殊阶段,如果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及人文教育的培养,则会使学生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及时排解学生的内心冲突与困惑、提升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姚本先等.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12):839-841.

[2]张淑红,陈耀琦,王巧敏等.某医学院200名本科临床实习生心理健康的纵向调查[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28(4):464-465.

作者简介:

旋静,丁庆刚,张文龙,王晓枫,牛春风,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临床实习本科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护士执业考试辅导对促进临床顶岗实习作用的探究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