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刍议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

2018-03-26 15:41许柳青
成功 2018年2期
关键词:习作生活化小学生

许柳青

河源市紫金县苏区中心小学 广东河源 517436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应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予以重视,新课改明确提出:在小学阶段,写作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写作生活化教学方式慢慢地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立足于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生活化处理,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有效提高。

一、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现阶段,小学生的作文存在很大的问题。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将实际和所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创作,部分学生甚至不能把写作的题目读懂,从而造成作文乱写、偏题等问题。小学生的作文,就类似于流水账,毫无意义。对于什么叫有意义的写作以及什么又叫做复原生活,他们一点也不了解。还有一些学生,写的文章没有神韵和个性,写出来的东西大同小异,没有这个年龄阶段应有的创造力以及童趣。这些都是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决的问题。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现阶段学生的培养应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不断探索和实践[1]。对小学语文写作而言,也不例外。写作本来就是从生活中而来,我们必须在生活中认真感悟和观察,触动或净化自己的内心,这样便可以将真正具有夹着和创造力的文章写出来。在实施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教学生活化后,我们可可以让学生把观察生活,融入生活的习惯养成,从而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和写作,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同时不断积累更多的知识。

二、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作文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和信心

小学生具有十分丰富的形象思维,缺乏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其大多都是从教材和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和灵感的[2]。在写作教学中,诸多学生害怕写文章的根本原因只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忽视写作,“肚子无墨”。第二,对教师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法较为排斥。对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积极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在课堂中引入学生最感兴趣、最熟悉的生活现象,以此将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出来,使其写作自信心提高。详细地说就是,教师可以借助角色表演法、游戏法和多媒体法等对生活情境予以创设。

例如,在教学《可爱的西沙群岛》一课后,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呈现景物、描绘景物,教师布置以下半命题的作文:美丽的——,空白处可以填上诸如“家乡”、“校园”等等词汇。在该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用图片展示校园一角,用视频播放事先拍摄好的当地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物、或者展示春季美景图等等。诚然,这些多媒体素材的展示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重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更使其逐渐找到写作感觉,继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积极、高效的写作。毋庸置疑,多媒体教学法拉回了学生对生活的记忆,是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有效途径。

(二)让学生选择生活素材进行写作

众所周知,诸多作家创造的文章都是从生活中获得的灵感,文学本事就是对生活真实的反应,但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教师应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发现生活,在生活中探寻作文写作素材。在小学作文中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就是真情实感较为缺乏,要想对学生的情感生活予以丰富,就要尽全力让学生观察、认识并体验生活,将他们全部的感官调动起来,让他们积极主动的观察生活中的美好。用心记录下眼睛看到的、心理感受到的,以此为今后的习作积累更为丰富的素材。

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类课文的时候,学生的感触并不多,他们认为课文中所描述的事情好像和他们生活并没有什么关系。在学习这篇作文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一位学生都用自己真实的情感对一件和父母的故事进行记叙。一周后,所有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几乎都没有重复的故事,并且部分学生写得非常感人,尽管描写的是和父母之间的一些小事情,但处处都渗透的温情。课堂上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每一学生说起之间的父母自豪之情都无以言表,很多家长都反映说觉得自己的孩子懂事多了。借助这个实地观察生活的作文体验,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让他们的情感世界得到了丰富,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上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组织学生参加活动,体验生活的真谛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组织小学生参加一些课内或课外性的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样,才能真正算得上生活化作文教学。处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可以在这些真实的活动中使自己的见识得到增长,对生活实践技能予以强化,收获到生活中最新鲜的事物以及最真实的感受,将他们阐述真实生活情感的积极性激发出来;其次,还能对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进行培养,生活中到此都充满了真情和哲理,良好的教学活动正好可以使小学生这些方面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

例如,学校可以开展校园大扫除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劳动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付出了辛苦的劳作,整个校园焕然一新,整洁干净的校容校貌让给了学生非常大的触动,同时在参与劳动的时候,学生们还学会了团结互助,共同努力将卫生区内的死角攻破,让脏乱差没有地方可藏,其次,学校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公园有玩,让小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将小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充分激发出来,立足于此,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对活动的进行情况进行回忆叙述,就自己的感想和收获展开积极交流,不仅使其思想得到了活跃、情感得到了沟通,同时又训练了作文。

(四)回归生活,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平时积累的词汇较为缺乏,学生们经常不能准确地用文字表达出自己想说的话,因此,习作中会出现语言单调贫乏、语句不通顺和内容过于简单的现象[3]。针对这类现象,第一,教师要对学生在平时积累语言材料的良好习惯予以培养。要想把作文写好,就必须对大量的语言材料进行积累。只要积累了足够丰富的语言材料,在写作的时候才可以游刃有余、文思敏捷。第二,要对学生的遣词造句进行指导。众所周知,字、词、句共同构成了作文。在一篇课文或文章中,句子是重要的链接和纽带,因此,学生将遣词造句掌握到了,会把生活中的口语变成文字语言,十分重要。只有丰富的积累,才能写作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第三,科学的指导、讲评和批改是必不可少的。在作文课上,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对学生的自评、互评、自改、互改进行引导。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锻炼到表达、思维和评价能力。在进行讲评的时候,应重点讲评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作文要求。教师要准确的评价每一位学生的作文,使用准确的评语,让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将写作水平提高。

结语:对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而言,生活加深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让学生积极观察和体验日常生活,有利于提高他们习作视频以及积累更多的语言词汇。对此,教师需要充分结合习作教学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悟生活,并未学生创建良好的习作环境,这样一来,才可以真正使学生的眼界得到来扩,让他们的情感表达更为丰富,进而体验到习作的乐趣。

猜你喜欢
习作生活化小学生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我是小学生
习作展示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