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

2018-03-26 15:41罗浩江
成功 2018年2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课外阅读

罗浩江

忻城县大塘初中 广西来宾 546200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界也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浪潮,提倡素质教育,也就是不单单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更加重视初中生人格的养成教育[1]。人文素养是初中生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那么学生就会形成很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要想使社会发展进步,就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支撑,而学生在初中阶段,培养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老师的教育教学。历史学科的老师们应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历史学科的特征,不断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标准方面

素质教育提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新课改中就有要求提出:要求学生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深刻理解历史知识的内涵,从人类创造出的优秀文明成果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具备较强的人文主义精神,使学生们心中常怀“真、善、美”,构建健全的人格。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科学为人类文明带来的积极贡献,使学生形成爱科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学生学习了历史上社会制度的转变方面的知识之后,通过使其了解民主对现代化社会起到的重要影响,使学生形成民主与法制的意识;在当前的历史教材中改变了以前单纯重政治史的情况,适当添加了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种变化对于老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3,4]。

(二)学科知识点方面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学生可以通过老师讲解历史知识点对世界文明在不断变迁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进行深刻感知,从古代先贤的优秀品格中吸收精华,从而产生正确的价值取向[5]。本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数量较多,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知识的讲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老师在讲解政治史的时候,可以以秦商鞅变法为例进行讲述,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勇气与忘我及秦孝公坚持商鞅变法,不畏士族强权的精神激发学生奋勇向前的精神。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基本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老师应用一定的策略来培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得到启示,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能光靠教师的满堂讲解,更不能靠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要靠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感染,要在日积月累中逐渐积淀。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我提出了如下的方法。

(一)老师要不断转变教学理念

在新时期老师就不能维持原状不改变,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老师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看做是真正的主人,给学生创造机会使其能够主动去发现、去感悟知识过程,老师则是教学的主导,在关键时刻引导学生去学习。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己去发现历史课程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在讲昭君出塞这个历史故事的时候,将史家、文人对昭君出塞评价的内容告诉学生,使学生了解昭君出塞的重大意义,学生对前人命运变迁的关切程度不断增强,体会和平、友好相处,始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6]。

(二)创新教育方法

老师要不断对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教学,让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7]。要积极将课堂教学方法转变,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应用实践方法来实施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学生去参观博物馆、观看历史影片等,让学生加深对历史发展的印象,不断提升其人文精神素养。因为学生有了真实的感受,所以比单纯的在课堂上教学感知的要深刻,教学效果当然好。

(三)结合教材主题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在教材知识点中体现人文素养,比如:在教学中国近代史这本教材过程中,主要包含的知识点是中国人民对侵略的抗争和对中华复兴做出的努力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了民族责任心与使命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每个主题所传达的人文精神的共同点,这样教学大大激发起了学生的人文素养,逐渐培养起学生健康的人格、健康的态度[8]。

(四)突破教材的局限性

素质教育提倡在教学中要灵活教学,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局限在课本中,要充分依托教材的相关内容,将教学知识进行横向扩展,多应用讲解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历史知识。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展现知识内容,让历史知识以丰富鲜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感知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

(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目前现行的历史教材中,详细讲述某一事件的内容是比较少的,而框架式的内容很多,针对这一现实情况,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我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读本的选择上,为学生把好关,给学生选择那些知识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的,但是史实精确的书籍。而且,课外阅读的阅读对象要配合教学内容增加。比如:我在讲解中国古代史知识的时候,我就指导学生多读一些关于古代史的一些课外读物,比如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等课外读物。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围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制定教学计划,时刻提醒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把握相关的人文精神知识点,更不能因为进行课外阅读而耽误了主干课程。并且老师要引导与帮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学生之间要进行友好的交流,让学生通过相互研究、探讨来深刻感知其中的人文知识点,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之,初中历史是初中教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学好历史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要求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其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必须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为此广大老师要为此不断努力,老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方法、结合教材主体等,在多个方面积极创新、敢于突破,老师要明白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老师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寻找更多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教学,老师要认真分析现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老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及时帮助学生,多看见学生的优点,及时鼓励,让学生的精神素养得到更大的提升。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