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2018-03-26 07:14班伟
求知导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能力培养

班伟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对每个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和生活中自主学习为目的入手,指出教师应注重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突出和整合当下多种跟随时代发展的资源等方面,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能力培养;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去学习呢?传统的机械式教学逐渐被新课改模式取代。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首先要和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师益友的平等师生关系,不能只看重学生的成绩,更不可仅根据成绩来评价学生。评价方式一般是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和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反思,但是一般都不是特别完善;学生互评可以通过人人参与的方式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下自主发展;教师评价和传统的方式不同,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用激励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教师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各方面的潜能,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縛,学会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欣赏学生能力,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信心。教师要根据课堂内容挖掘教材中的一些趣味因素,让相关课程和生活自然结合起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后把学生带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中,课内外结合地引入相关教学故事和知识,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变被动为主动,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兴趣盎然的条件下学习,也能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二、正确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无论是传统教育方式还是现代教育方式,学生都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但教师如果没有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和关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教师的情绪对学生有直接的关联。所以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地位必须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之间才能够实现零距离对话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把一些容易出错的形近字、多音字或者难记难写的字抛给学生,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学习、查找答案、验证事实,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把得到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教会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手段,效果肯定是比引导学生掌握要好的。而且这期间教师也可以穿插一些作者的其他作品,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所认知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和应用在生活里的,在新课程教学中可以实施民主教学,教师大胆地把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简洁地把课堂精髓讲到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

三、教师如何面对新课改

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单靠教师一个人来解决学生疑问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媒体与网络的飞速发展,学生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如果教师不能与时俱进,还是让学生们被动地去配合,听教师的灌输,他们很难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与教师之间也要多交流,取长补短,结合各自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才能把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上去。教师也可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深入研究教学教材,根据与时俱进的时代思想,整合现在所具备的有利资源进行大胆实践。教师要课前更要做好预习工作,对相关文章的知识结构、相关背景资料都彻底把握好,在能够有效调控课堂的前提下,再设计每堂课的各个环节让学生们充分认识自己、展现自己。教师要把课堂的主体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们组合完成一些任务,变单兵为团队,提高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能力,在交流中学会合作与分享,提升学生素养和综合能力。

总之,要贯彻新课改在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教师应在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情况下,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实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结合生活引导学生,让课堂变成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乐园。

参考文献:

[1]靳红霞.浅探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6(2):181.

[2]李 帅.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7(8):150-151.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能力培养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