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回避“微课潮流”

2018-03-26 07:14易丽蓉
求知导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应用

易丽蓉

摘 要: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全面推进和应用,借助多媒体技术对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良或革新的方式越来越多,其中微课就成为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件强效“兵器”。如果数学教师对数学微课有较强把握,那么必定会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一、了解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短

一段优质的微课视频,短则五分钟,长则十分钟。这个时间长度恰好符合中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关注时长”。如果不足五分钟,学生很关注,但内容不会深透;如果超过十分钟,内容会多一些,但会超过学生注意力关注的时长。微课视频的这种播放时长很适合“数学例题”的讲解教学,因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例题的教学时长通常会控制在五到十分钟。

2.教学主题感强

整节数学大课堂环节较多,内容当然也是很多的,易生杂乱感,主题感不强。微课视频则内容相对较少,主题非常单一,这种单一化的主题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觉更加鲜明,无论是助学生理解还是记忆,效果都會更加显著。

3.资源容量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厌烦的事是“教师讲得多”。微课视频的教学资源含量很小,一题一议,一式一讲,把教学内容的“大水”变成“细流”。

4.生动情景化

因为微课视频可以录制课堂之外的资源,所以其内容就会更加生动有趣。比如,教学测量旗杆的高度,教师可以事先到广场上录制测量旗杆高度的视频,还原实地情景下数学知识的操作应用过程,然后把这种实景微课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可立即引学生进入数学知识应用的生活情景,非常生动有趣。生动的情景化视频,让学生“不出教室,也能知天下”。

5.互动效果强

微课的内容含量小,主题单一,所以说不但教师可以录制微课,学生通过指导,也可以制作个性鲜明、具有个体独特理解的微课视频。如果教师能调动学生制作微课,可以达到相互补充、共同提升的效果。现在的课堂教学最缺的就是交流气氛,微课超强的互动交流功能,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缺乏交流的普遍不足。

6.有教学补救功能

微课作为一种视频资源,如果给予共享特性,那么学生就算是离开了课堂,在家中也是可以观看微课的。课后微课观看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无论在那里,无论何时,只要学生有求学解惑的需求,他们随时可以“回看”微课,直到把问题看明白,所以说微课有明显的教学补救功能。

二、微课与教学环节的对接思路

1.引入环节对接情景类微课

所谓情景类微课,就是指能反映数学规律,然后引导学生追寻规律背后成因的有情有景的微课视频。这种视频以生动的情景为基础,根据教学任务和数学知识的规律制成,暗含数学知识于生活之中,在课堂教学的引入环节导入这种微课视频,可以轻松地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投身于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

2.讨论环节对接启发类微课

启发类微课是教师利用生动的数学实例制成,能从易到难、从特殊到一般地引领学生思维从浅层向高端进取,引领学生把“现象”归纳为“规律”,具有明显的引领和启发作用,能让讨论过程中的学生统一认识、达成共识、升华知识、形成方法。在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讨论这一教学环节之后,对接启发类微课,可以快速引领学生互补长短,达成知识共识,有效提高讨论效率。

3.归纳环节对接问答类微课

课堂教学将近结束时,教师需要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本节课学了什么内容,掌握了什么样的方法,认知到了什么样的数学规律。这时,可以对接讲授类视频,即教师针对本节内容事先制作好用于知识归纳与提升的视频。因为是“事先制作”,所以这种归纳类视频更加细致周密,不会是教师临后而作的“随意发言”,以讲授类微课代替教师现场口头归纳,内容会更精练。

微课已来,初中数学教师切不可回避微课。唯有积极面对,才能乘微课之风,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洋面上,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参考文献:

[1]余继红.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J].教师教育论坛,2015(2):42-44.

[2]蔡 跃.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微课初中数学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