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素养是健全的人格

2018-03-27 08:46陈钱林
中小学德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特长人格

陈钱林

最近,“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谈论的热门话题。对此,很多人做出了不同的解读。从一个家长和校长的角度,我认为,孩子最重要的素养是独立的人格。想想,当我们把教育拉长,拉到50岁、80岁,把教育拓宽,宽到书本外面的世界,宽到习惯、能力、情怀、友谊……这时我们再来看看,是钢琴重要?书法重要?奥数重要?我认为,是健全的人格最重要。

作為家长,我非常关注孩子健全人格的培育。在两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都非常注意对他们自律、自学、自立能力的培养,从不粗暴干涉他们独立性的养成。幸运的是,两个孩子的成绩都很好,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很独立。

我想,家庭教育如此,学校教育也大体相通。因此,作为校长,我也非常注意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

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做校长时,对经亨颐老校长的核心办学思想“人格为先,五育并举”,我们挖掘其精华,将人格的三方面要义,即“自然人格,尊重天性;社会人格,弘扬人性;精神人格,培育灵性”,凝练为校训“健、美、智”,要求学生身体要健、品行要美、学习要智,并因此构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收效良好。

去年,我来到碧桂园教育集团后,提出要做一所追求精神成长、可个性化学习的双语标杆学校。精神和人格是一对双胞胎,人格是精神的源泉,精神能推动人格的发展。因此我们所说的推动精神发展,就是通过教育去帮助孩子健全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讲,个性化学习所引领和指向的,也是孩子的健全人格。

对于精神成长,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评测制度,来评判孩子的成绩及特长之外的素养。我觉得,在学校不一定成绩好、有特长才能成为“英雄”,在这些传统观念中的“人才质素”之外,一定还有其他素养能健全孩子的人格、丰盈他们的精神世界,比如自律、自学、自立的能力等等。当一个孩子拥有了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做人习惯和科学的学习习惯,他就会是一个优秀的人。因此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是“英雄”,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优秀。

在有关家庭教育的谈论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最称职的家长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不只是特长的培育者,而应该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呵护者,是孩子精神成长的引领者。”我想,对于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最称职的教育者是培养孩子独立健全的人格,因为人格是人的素养中最本质的东西,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是教育永恒的追求。

(作者系佛山市顺德碧桂园实验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特长人格
从高校辅导员视角论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老板的特长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取消特长招生与特长教育并不矛盾
特长
论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钱就是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