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地区远古先民纺织技术由来蠡测

2018-03-28 13:04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三峡地区西陵嫘祖

杨 华 严 烽



三峡地区远古先民纺织技术由来蠡测

杨 华1严 烽2

(1.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 401331)(2.湖北省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 434000)

三峡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用兽皮、草茎、树叶等裹身御寒。新石器时代诸多遗址中都发现有与纺织技术有关的纺轮、骨针、骨锥等,证明三峡地区的古先民们早在距今7 000多年前就有了纺织业生产,在中国古文明建设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峡地区;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纺轮;骨针;骨锥

195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及湖北、重庆、四川有关文物部门先后对三峡地区长江及溪流沿岸的一些二、三级阶地以及半高山地带的溶洞进行了多次调查,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60余处(包括部分石器地点),时代包括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年代可从距今200多万年的建始人、巫山人开始,一直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经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各类动物化石,但没发现类似于北京山顶洞、辽宁海城小孤山仙人洞、广西柳州都乐岩蘑菇洞那种用于缝纫的骨针和骨锥,因此对三峡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有无缝纫的历史,暂无法做出肯定的答复。不过从发现的人类化石、精致的石制工具以及众多的用火遗迹来分析,可以认定至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的先民们已经有了用兽皮、草茎、树叶裹身御寒的历史。

三峡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来源主要是狩猎和采集,靠近河流、溪边的还进行捕捞。那时的人类与动物共处,为了抵御凶猛野兽的伤害及捕获动物,人们聚集而居,捕获动物后,用质地坚硬的石器(刮削器)或其他工具将兽皮剥下,然后食其肉而衣其皮。三峡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刮削器最为常见,数量也较多。当然,衣兽皮可能还有一个发现和摸索的漫长过程,是在披、围及与树叶草茎的御寒功能进行比较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正如《绎史》卷一引《古史考》:“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穴居野处,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饮血茹毛;近水则食鱼鳖螺蛤,未有火化。”《白虎通义》卷上《德论上》谓远古时期“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饥即求食,饱即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典籍中所谓“衣其羽皮”“而衣皮苇”,指的就是远古时期原始人类把自然形态的兽皮、鸟羽和草茎植物等或披或围在身上,从而改善其赤身裸体状况的情形。至于这种“衣其羽皮”“而衣皮苇”到底始于何时,则又是值得探究的了。笔者推测,三峡地区的远古人类也可能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开始有了简单的缝纫技术。正因为有了这些实践积累,才使得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得以兴起和发展,迎来了更高层次布料衣服的问世。

在三峡地区宜都城背溪、秭归柳林溪、秭归朝天嘴、巴东楠木园、丰都玉溪等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考古文化层中,不仅发现了用于捻线的纺轮(城背溪、柳林溪遗址有见),而且还发现有用于缝纫的骨针和骨锥,其中有些骨针、骨锥通体磨光并有刮磨痕,说明经过了长时间使用。这些考古资料,有几点情况需要说明。

首先是出土地点。这些纺轮、骨针和骨锥出土地点主要分布在三峡东部地区、三峡西部地区零星。如宜都城背溪、秭归柳林溪、秭归朝天嘴、巴东楠木园遗址等,皆分布在三峡东部地区,仅丰都玉溪遗址分布在三峡西部地区。其纺轮的出土,更仅见于三峡东部地区的城背溪、柳林溪遗址中,而三峡西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中还没有发现纺轮的材料公布。

其次是纺轮的年代。宜都城背溪纺轮年代可早到距今7 500年前,秭归柳林溪纺轮可早到距今7 000年左右,比长江下游浙江河姆渡遗址第3层文化堆积中出土纺轮年代要早好几百年(河姆渡遗址第3层、第4层文化遗存约在距今6 955~6 800年),大致与河北武安磁山遗址(磁山文化)的年代相当。可以说,这是目前长江流域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纺轮实物资料。在三峡出口处东南不远的湖南澧县彭头山、八十垱、石门皂市下层等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中似乎不见纺轮出土,不仅如此,骨针和骨锥也似乎没有发现。纺轮、骨针和骨锥的发现,显示长江三峡地区早在距今7 000多年以前就开始有了纺织技术了。

其三即当时纺织技术的流行状况。三峡地区考古发现的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中出土纺轮数量还比较少,说明当时纺织技术的运用可能还不是很普遍。从不少遗址中发现的骨针、骨锥的实物资料来判断,其器身都比较粗大,理应为适用于缝纫兽皮的一类工具,因此,该时期人们似乎还多处于将数块兽皮连缀为一体而制成原始“衣服”的状态。

从距今7 000年往后,至距今6 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大溪文化时期,纺轮的数量逐渐增多,澧县城头山大溪文化遗存出土纺轮168件,形状多样,按边的不同可分为七型。长阳西寺坪遗址大溪文化遗存出土纺轮23件,其中石纺轮12件、陶纺轮11件。1979年发掘宜昌中堡岛遗址,仅255平方米内就出土大溪文化纺轮44件。巫山大溪遗址中除陶纺轮外,还发现有骨纺轮,骨针、骨锥也较多且制作精致。长阳西寺坪遗址大溪文化遗存的骨针,针体细长,针尖一端磨成扁锋,穿线孔从两面对琢而成,其制作技术可与当今钢针相媲美,令人惊叹!出土纺轮数量的增加,暗示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纺织业已有一定的发展。

从距今5 000年至夏商时期,在属于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遗址中,出土纺轮数量又较新石器时代中期大溪文化时期更多了。宜昌中堡岛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存中出土纺轮近60件,宜都几处石家河文化遗址中出土纺轮90余件,三峡出口处东南边城头山遗址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遗存中出土纺轮93件,三峡出口处以东天门肖家屋脊遗址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遗存中出土纺轮多达600余件,还有相当多的彩陶纺轮。如此多的纺轮出土,当是三峡地区此时期纺织业相对发达的直接反映。此时期三峡西部地区及成都平原的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发现有纺轮,但数量远不能与三峡东部地区相比,更不曾见有屈家岭文化的彩陶纺轮,尤其是成都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绝大多数仅有零星几件纺轮出土。而三峡地区在夏商时期,纺织业已在继承先前新石器时代纺织业若干技术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三峡地区考古发现资料证明,无论是三峡东部还是三峡西部,两地文化遗存表现其原始文化至少都始于新石器时代初期,此后延续至夏商时期甚至以后各历史时期,其文化发展延续不断,中间无缺环。这一现象显示,该地区一直有人类居住且活动相当频繁。在总结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可以确定,三峡东部和西部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的发展序列如下。

三峡东部地区:桅杆坪遗存(年代距今约10 000年)→城背溪文化(年代距今约8 500~7 000年)→大溪文化(年代距今约6 500~5 000年)→屈家岭文化(年代距今约5 000年左右)→石家河文化(年代距今约6 400~4 000年)。后与夏商文化遗存衔接[1]142。

三峡西部地区:鱼复浦遗存(晚于三峡东部长阳桅杆坪遗存,距今约8 500年左右)→玉溪下层遗存(相当于三峡东部城背溪文化遗存或稍晚,距今约7 800~6 300年)→哨棚嘴早期文化遗存(与三峡东部大溪文化遗存年代相当,距今约6 500~5 000年)→哨棚嘴中期文化遗存(与三峡东部屈家岭文化遗存年代相当,距今约5 000年左右)→哨棚嘴晚期文化遗存(与三峡东部石家河文化遗存年代相当,距今约4 600~4 000年之间)。后与夏商文化遗存衔接[1]143。

三峡地区远古时期的纺轮出土资料大致也与该地区的原始文化发展序列一样,最早发现于城背溪文化遗存中,往后一直到夏商时期。纺轮的数量也由少逐渐增多,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遗存中的纺轮,其出土数量相当多。因此,从考古发现资料可以清晰地看到,三峡地区的纺织工艺首先由本地新石器时代早期城背溪文化时期的先民们(或许更早)创造发明出来,往后历代劳动人民不断创新、改造、提高而继续发展。至周代,其地(巴国)特产即“桑、蚕、麻、纻、鱼、盐、铜、铁……皆纳贡之”[2]25。其中桑、蚕、麻、纻等,更是巴国向周王室进贡的上等贡品。

综汇鄂西、三峡地区考古资料,结合古代文献对巴蜀地区纺织业和蚕丝业记载及参考古地名和民间传说等,在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状况、古今纺织及养蚕缫丝业的发展历史进行比较后,可对鄂西、三峡地区纺织业、蚕丝业发展作以下归纳。

第一,历史悠久的纺织业。在鄂西和三峡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陶纺轮在距今7 500年前,至距今7 000~4 000年,出土数量相当多,种类也由石纺轮发展为陶纺轮、骨纺轮、玉纺轮等,与纺轮伴出的还有骨针、骨锥,证明三峡地区的缝纫及纺织工艺至少可追溯到距今7 500年以前,是目前长江中、上游地区考古发现的有关纺织工具及工艺材料,可以认定这一区域当是最早的纺织业基地或纺织业起源地。据有关历史文献中记述的中原“黄帝时代”,一般认为其纺织工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那么,鄂西、三峡地区纺织工艺出现的年代若从距今7 500年前算起,则比一般认为的龙山文化时期至少早了3 000多年。

第二,星罗棋布的远古人类居住遗址。在三峡地区长江及支流、溪河沿岸,密集地分布着古人类居住遗址。三峡东部几大宽谷地段,瞿塘峡东口至巫山的大宁河宽谷地段、巴东官渡口至秭归香溪镇宽谷地段、秭归庙河至宜昌南沱宽谷地段以及奉节以西的重庆段地段的长江和一些支流沿岸的第一、二级阶地(当地居民称坝、嘴、坪、岛)宽谷地段上,基本上都有古文化遗址,有些地段的古遗址几乎一处连着一处。据1950年代以来的文物调查及勘探资料,仅三峡大坝施工区和淹没区内就分布着远古至明清时期的古遗址、古墓群多达近千处,其中旧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遗址、墓群700余处。近年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在重庆市以西长江沿岸及嘉陵江下游、乌江流域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人类居住遗址。占地面积从数千平方米到数万平方米,甚至多达10万平方米,包括新石器时代初期、早期、中期、晚期、夏商周时期等。这些遗址昭示,三峡地区的远古先民们世世代代都在此生息繁衍,以采集、狩猎、捕鱼和农业种植、纺织、制盐等生产方式书写着自己发展的历史。

第三,适宜养蚕植桑的地理气候环境。鄂西及三峡地区介于北纬28°09´~32°12´,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热资源充足,降水丰沛,平均降水量1 300毫米左右。降水一般集中且强度较大,夏季时易形成涝灾,但有些年份又会产生伏旱。常年平均气温17℃左右,河谷气温18~18.5℃,水热配合良好,无霜期与生长期较长。年均日照为1 200~1 700小时,四季分明,春早、夏热、秋短、冬温。秋季,东部平原丘陵秋高气爽,中、西部山地区秋雨连绵,区域差异显著。这里连同贵州一带,是我国著名的秋雨区,所谓“巴山夜雨涨秋池”是三峡地区多秋雨的真实写照。冬季寒冷少雨,河谷地区温暖多霜,少雪,高山地区酷寒。峡区一月平均气温高达7℃左右,最低气温也只在0℃左右,为我国著名的冬暖区。三峡地区冬季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武汉高3.6℃,极端最低气温小于-7℃的机会只有5%左右。每值隆冬,一些高山地区早已是冰天雪地,而长江、清江、大宁河及乌江等峡谷两岸却依然郁郁葱葱,呈现出“万丈崖头顶白雪,山麓丹橘犹绿林”的奇特景观。所以在三峡地区低山丘陵气候(指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适宜柑桔、茶叶、蚕桑、油菜、芝麻等多种喜温作物的生长。中山气候(指海拔800~1 200米地区,适宜喜温凉作物如茶叶、苎麻、烟叶、药材等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这也是三峡地区现在的气候状况及农业种植状况。

三峡远古气候环境可从考古发现的一些古生物化石、古动物群化石来说明。该地区全新世早期动物群,是从我国南方晚更新世动物群继承、发展过来的。南方晚更新世动物群,在古脊椎动物学研究中称为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即更新世时期气候高温期形成的动物群[3]。代表性动物有华南豪猪、猪獾、水獭、密獾、黑熊、大熊猫、华南虎、犀牛、华南巨貘、野猫、大角麂、黄鹿、白唇鹿、马鹿、毛冠鹿、水鹿、青羊、岩羊、猕猴、叶猴、金丝猴、长臂猿、树鼩、兔、水牛、黄牛等。水生动物遗骸主要有青鱼、草鱼、白鲢、鲤鱼、鳡鱼、大口鲶、黄桑鱼、中华鲟、赤眼鳟、鲂鱼、鳙鱼、鲇鱼、铜锈环棱螺、钉螺、中华圆田螺、龟、鳖、蚌等。从商时期开始,三峡地区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向现生动物群的演变已经完成。三峡地区远古及先秦时期动物群状况,反映该地区具有良好的亚热带森林及林缘环境。那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不仅长江,当时的黄河中游气候也比现在要温暖得多。如在河南殷商时期遗址中就发现有属于今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竹鼠、獐、亚洲象、圣水牛等动物骨骸。专家们分析认为殷商时期黄河中游的“气候必与今长江流域甚或以南者相当也”[4]。在以上三峡地区远古和先秦时期动物中,一些典型动物的种类表明,当时三峡气候积温比较高,降水量也较大,甚至没有明显而漫长的冬季,气候带大体处于现在更为偏南一个区域,可能相当于南亚热带气候区,与中国现今气候分布带相比,约相当于岭南两广地区[5]354。

这样优越的环境是极利于养蚕植桑的。鄂西、三峡地区江河沿岸发现数百处新石器时期和夏商时期的人类居住遗址,出土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纺织业工具,充分说明这里的先民们早在远古时期就开始创建纺织业或植桑养蚕业了。

第四,典籍中关于巴蜀地区养蚕业的记载。《华阳国志·巴志》记巴蜀地区盛产“璆、铁、银、镂、磬、熊(棕熊)、狐狸、织皮”等,且“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黄润……皆纳贡之”,其地“一治临汉,一治安汉,各有桑麻、丹漆、布帛、鱼池、盐铁,足相供给”。垫江县也有“桑蚕牛马”。《华阳国志·蜀志》记有关纺织、桑蚕情况共三处:“其宝则有璧玉……锦、绣……桑、漆、麻纻之饶”;“其道西域,故锦官也。锦工织锦濯其江中则鲜明,濯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汉安县,郡东五百里。土地虽迫,山水特美好,宜蚕桑”。《华阳国志》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书,从书中记载来看,巴地有关纺织、蚕桑记载明显多于蜀地。这似乎暗示巴地纺织业、蚕桑业的历史较蜀地要早,且蚕桑的种植亦较为普遍,值得进一步探讨。此外,《水经注·江水》记三峡东部和西部的蚕桑历史,称宜都地区“北有湖里渊(今宜都西北红花套),渊上橘柚蔽野,桑麻暗日,西望佷山诸岭”[6]2851;枝江故址“县左右有数十洲,槃布江中,其百里洲最为大也,中有桑田甘果”[6]2855。而巴地西边四川泸州地区(旧巴国地)“江水迳汉安县北,县虽迫,山川大地特美,蚕桑鱼盐家有焉”[6]2787。在三峡支流清江中游的恩施地区,南宋时期的居民们多盛行养蚕植桑,如在恩施市七里坪乡柳州城有《引种西瓜记事摩崖题刻》曰:“郡守秦军到此,栽养万蚕。诣果园间修莲花池,创立接客及种西瓜。”[7]259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适于各种动植物生长发育……栽培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以农作物为主,粮、棉、油、麻、丝、茶等12种。经济林木中的茶、果、桑、桐、漆等很有发展潜力”[8]6。宋人黄庭坚《玉楼春》词有“黔中士女游晴昼,花信轻寒罗绮透”句,其中“罗”就是一种轻薄柔软的丝织品。《元和县志》载巴地贡赋,土产纺织品有黔州的粗麻布、竹布、纻布,涪州的连头布、绢,思州的葛布等。原料都是就地取材,以当地的丝麻及其他植物纤维纺织而成的[8]20。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在鄂西、长江三峡及其他巴蜀之地,纺织、养蚕植桑等一直是该地区劳动人民主要经济产业之一。

第五,关于西陵古地名。《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之西陵,其地应在湖北西部的长江三峡(西陵峡)地区。史学家亦多认为“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史记·楚世家》记“秦将百起拔我西陵”亦显示“西陵”应在楚地,在西陵峡出口处左岸的南津关、前坪一带,有当年秦将白起居住过的洞穴遗迹,当地居民世世代代称为“白起洞”。同治《宜昌府志·疆域志》载:“白起洞:在县北十五里,秦将白起曾驻兵于此。”在我国历代诗人、词家的著作中,以“西陵”为题材的诗词更是多而有之,如《西陵怀古》《西陵形胜》《西陵峡歌》《西陵竹枝词》等。在西陵峡出口左岸前坪村古有西陵山、西陵山庙、西陵寺,西陵峡腹地秭归县有西陵区的古地名。《三国志》中多有关于“西陵”的记载,《吴书·陆逊传》记,湖北宜昌“西陵,国之西门也”。《水经注·江水》载:“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宜昌西有西陵之名,由来久远。蚕神嫘祖为“西陵之女”,应即宜昌西之前坪、南津关一代人氏,当无异议。

第六,民间传说中的蚕神嫘祖。鄂西三峡地区世代相传有轩辕洞,据《宜昌县志》:“轩辕洞,在县果园乡,洞内有清泉可饮。”轩辕洞民间又名“仙岳洞”,在宜昌县(今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黄陵庙后山腰子淌村。当地传说轩辕洞是黄帝与“西陵之女”嫘祖居住过的洞府,嫘祖创造养蚕缫丝的技艺后,曾在洞中教民养蚕缫丝。北周以后,嫘祖被祀为“先蚕”(蚕神),故此地每年都举行祭祀活动[9]87。

宜昌西陵山庙:据《宜昌县志·宗教》:“西陵山庙在宜昌县社村铺前坪,明代建筑,庙基地三分,山地二分,荒地三分,属道教全真派。”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都要举行“嫘祖会”,以纪念蚕神嫘祖娘娘。由于嫘祖是“黄帝正妃”,又是养蚕缫丝的创造者,因而虔诚的信徒中以女性居多。抗日战争中西陵山庙毁于日军炮火,这一传说风俗也随之中断。

南岳嫘祖墓:据《湘衡稽古》:“雷(嫘)祖从(黄)帝南游,死于衡山,遂葬之。今岣嵝在雷祖之墓,谓之先蚕冢。其峰下日西陵路,盖西陵氏始蚕,后人视之为先蚕也。”又据《五岳史话》:“黄帝到南岳,还带了妻子(嫘祖)来。雷祖死了,葬在南岳,后来人们就把她墓地所在的山峰叫作雷祖峰。”1990年代初,湖南学者实地调查雷祖峰,称:“传说山上有嫘祖墓,但至今尚未发现,只有一个‘嫘祖洞’,……山脚原有登山小路,因嫘祖为西陵氏之女,故名西陵路。”“山上原建有嫘祖殿,现已倒塌,但原址尚存,至今可见嫘祖殿的废墟”[9]69。

巴人后裔土家族信仰蚕神嫘祖。在三峡地区长江支流乌江流域的土家族居民中,世世代代都有敬奉嫘祖的习俗。土家人认为,嫘祖是黄帝元妃且出生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因她教民种桑、养蚕、缫丝、织帛,故乌江土家人把嫘祖称作“蚕神娘娘”。重庆彭水、贵州沿河城内修有嫘祖庙,凡种蚕的土家人都要去庙里祭奉“蚕神娘娘”[8]87。

第七,继往开来的蚕丝业。三峡地区近现代纺织经济的开发,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辉煌业绩。尤其是蚕桑业,已成为该地区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

1912年,南岸区的重庆裕华布厂投产,拥有铁木机500台。民国十五至二十二年(1926—1933),重庆市棉织工业极为兴盛,大小工场3 000个,铁木机24 000台,“以川、鄂、黔为销纱之区,秦、豫、津、沪为销布市场。旋以供不应求,扩充业务将纱锭增至4 300枚,日夜可产棉纱百包有奇,棉布1 200匹”[10]611,规模空前。1930年,卢作孚在北碚创办三峡染织厂,用电动织机、铁轮织机生产,质量更佳。民国年间,全市共有大小约700家从事土布业的厂家,织机约5 000架,职工当不下5万人。除裕华、蜀华两布厂颇具规模外,余均为家庭手工业或副业。尤其是民国元年(1912),由于“军需用布,用量甚巨,军需置床采取以纱易布办法,期增产量。因时势需要,织布工厂纷纷成立,极盛时计有织户2 100余家,织机1 600余台”[11]387。本市最早的缫丝企业是1908年的蜀眉丝厂,采用日本进口蒸汽缫丝机。1914年,日商和中国买办合伙在王家沱租界开办又兴丝厂,共有120台日本座缫车,之后陆续增加,扩大生产。1931年转让股权,完全由中方经营[12]378-379。1920年代,重庆已有好几家缫丝厂,均使用日式缫丝机。民国二十六年(1937),磁器口设两家丝厂,有丝车756台,在全国轻纺工业方面有一席之地。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本市设立“重庆六一〇织布厂”,装自动布机500余台,每年用纱1 1000余件,织布415 000米,是当时西南地区第一家自动化织布工厂。到1970年代,纺织业生产是当时重庆的五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万州、石柱、黔江、酉阳均为我国重要的蚕桑基地。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1990年代有桑园10多万亩,桑树10亿株,年产茧1.25万吨,收购1.15万吨。石柱县1990年代有桑园5 299公顷,桑树1.8亿株,年产茧1 050吨,占黔江地区产量的53.6%,2000年产茧达4 000吨。黔江1990年代有桑园3.45万亩,年产茧300.7吨。酉阳县1990年代有桑园5万亩,年产茧350吨[13]368。三峡地区有关市县还建有蚕丝厂、丝绸厂。如万县丝绸厂,丝绸产品多达20种,1991年、1992年、1993年分别获得原四川省“优秀新产品奖”“天马奖”“熊猫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参观该厂后,感慨说:“在我一生中,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多的丝绸,真是难忘。”[13]350涪陵苎麻纺织厂是全国十大苎麻纺织生产厂家之一,有21个产品分别获部、省、厅优质产品称号,其“银杉”牌36公支纯麻纱于1992年获意大利波伦西第56届国际博览会铜奖。涪陵丝绸公司年产优质白厂丝近1 000吨,各类绸缎650万米,白绸500万米,高、中档服装60万件(套),精干品多达200吨。湖北远安县茧丝绸公司1990年代年产白蚕丝150吨,织绸100万米,1989年评为省优质产品,国家商检等级均为3A以上。此外还有黔江丝绸公司、万县丝绸公司、万县华西丝绸总厂、忠县丝绸厂、垫江丝绸总厂、彭水青麻厂、涪陵苎麻厂、远安垭丝厂、万县蚕丝绸厂等。万县产茧量曾创下全国各地州盟第六位、四川省各地州市第四位的佳绩,从业职工2万余人,产品出口量占当时万县地区生产总量的80%以上,1993年工业总产值达4.63亿元,丝绸经济成为万县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13]408。上述蚕茧、生丝、苎麻、青麻、垭丝、绢麻、丝绸等,还远销日本、美国、俄罗斯、英国、东南亚及非洲等国际市场。

除以上丝织、麻纺公司和厂家外,该地区还有一些纺织厂,如鄂西织布厂、宜昌棉纺织厂、宜昌旭光棉纺织厂、宜昌三峡纺织厂、当阳市纺织厂、万县市棉纺织厂、涪陵纺织染布厂、万县市毛巾床单厂、涪陵地区新棉绸厂等。仅三峡库区(不包括重庆市区),这类较大型的丝织、棉纺织厂就有40余家。

[1]杨华.三峡远古时代考古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2]常璩.华阳国志[M].刘琳,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5.

[3] 杨怀仁,徐馨.中国东部第四纪自然环境的演变[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1):121-144.

[4] 胡厚宜.卜辞中所见之殷代农业[G]//甲骨学商史论丛:第2集.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7.

[5]武仙竹.长江三峡动物考古学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6]郦道元.水经注[M].杨守敬,熊贞会,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7]王晓宁.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8] 刘冰清,田永红.乌江文化概览[M].武汉:崇文书局,2008.

[9] 曾继全.黄帝正妃嫘祖[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

[10] 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师范大学.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战时工业[G].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

[11] 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师范大学.中华民国战时首都:第四卷(战时工业)[G].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12] 张学君,张莉红.四川近代工业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13] 本书编纂委员会.中国长江三峡大辞典[G].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滕新才)

On the Origin of Ancient Ancestors’ Textile Technology in Three Gorges Region

YANG Hua1YAN Feng2

Three Gorges Region had a history of wearing plants and animals,such as animal skins,grass blade and leaf and so on,to defend against the cold in the late Paleolithic Age.Many sites of the Neolithic Age found spinning wheels,bone needles and bone cones related to textile technology,which proved that the ancient ancestors in Three Gorges Region began textile production since more than 7000 years ago.The ancient ancestors in Three Gorges Region made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Three Gorges Region;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the Neolithic Age;textile technology; Spinning wheel;Bone needle; Bone cones

K872

A

1009-8135(2018)02-0001-07

杨华(1955—),湖北宜昌人,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三峡考古研究。

严烽(1964—),湖北荆州人,荆州博物馆古建部馆员,主要从事三峡地区古代建筑研究。

主持人语:为了永远留住三峡库区的文化遗产,全国各地考古专家云集三峡,进行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和地面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本期刊发的《三峡地区远古先民纺织技术由来蠡测》《三峡地区战国秦汉时期铜桥形饰考》是其中佳作,健笔演绎,挺然翘楚。

猜你喜欢
三峡地区西陵嫘祖
嫘祖养蚕
清泰陵卜建影响西陵寺庙布局考析
嫘祖和你聊保护隐私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嫘祖养蚕的故事
三峡地区摄影文化
三峡地区宋明墓葬的防腐措施研究
千年之恋(二十二)
嫘祖缫丝
处理土地权属纠纷要讲『 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