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的活水尽情流淌

2018-03-28 10:57樊前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真情姥姥草莓

樊前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实世界的价值观、人生观愈来愈多元化,学生用好奇的眼睛观察着生活,在习作中往往把生活中感知到的负面的、灰暗的、不尽如人意的情愫都“淋漓尽致”地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他们的作文就流露出一些令人担心的价值取向,长此以往,儿童的情感、人生价值观也会随之扭曲、变轨。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引领儿童习作的立意归正呢?

一、绘制写画本,拨动情感之弦

为了引导低年级的孩子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触摸到情感的细微变化。我们可以让每个孩子拥有一个写画本,让他们每天以日记的形式坚持在上面写写画画。比如“三八节”到了,为了让年幼的孩子体会到母亲的恩情,我提前给他们布置了写画作业:为妈妈精心准备一份节日礼物,用彩色水笔为妈妈画一幅画,并用自己的真情为含辛茹苦的妈妈写一首小诗,有的孩子这样写:“亲爱的妈妈,您的爱,是无私的,像春蚕一样。您的爱,是伟大的,如绿树一般。”

孩子们在自己的写画本上尽情涂鸦,挥洒自己稚嫩的文字,重温自己欣赏过的美景,记录自己温暖的童年生活,真善美的情感悄然流淌在笔端。

二、续编真情文,心井逐层开挖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我让他们进行自由习作,续写真情文。学生乐此不疲,纷纷给自己的“自由习作本”起了各种各样的名称:《放飞梦想》《七彩童年》《阳光生活》等。具体操作可以从学生每天经历的生活入手,他们易于接受,也更具有针对性。在指导中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学生的情感淡了,就要及时引导他们往情感的深处挖;学生的心散乱了,就要及时指导他们往一处想;学生的心空洞了,就要引导他们往丰满处延伸……比如,在一次“摘草莓”的实践活动中,我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心情来。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迎着一路春光,喜悦写满脸庞。星期六,我们一行苍梧晚报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乘着大巴,欢歌笑语地来到沙河镇草莓园采风……

到了!到了!终于到了!远远地看见一排排白色的房子,整整齐齐的,老师说这是温室大棚,在温室的一边是整齐划一的小屋,火红的屋顶异常醒目,好像那熟透了的草莓,原来这就是草莓的家了!

拥有了习作的“自由天空”和“真情表达”,他们自然就學会了用眼睛去“摄像”,聚焦自然万物,观察细微小事;学会了用耳朵去“录音”,欣闻动人的话语,静听鸟语虫鸣;学会了用心灵去“感悟”,感悟生活之真,体验心灵之美。

三、让习作洋溢浓浓的人间真情

如何让学生习作更具人文情趣,洋溢浓浓的人间真情?这就需要儿童以原生态的视觉来审视生活,聆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声音,然后用最细腻的笔触,将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他人的这份体谅、感动记录下来,使习作走向温婉、生动的一面,闪现人性之美。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引导孩子写童年趣事,班级里的一个最平常的孩子用真挚的情感写下了《姥姥逗我笑》:

记得我四岁的时候,姥姥给我讲笑话,把我的肚子都笑痛了。姥姥看着肥头大耳朵的我,非说我像猪八戒,我把嘴一撅,生起姥姥的气来,没想到姥姥却说我更像猪八戒了,此时我再也忍不住了,“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姥姥为了逗我笑,总是想尽各种办法。记忆里,童年的我总是笑哈哈的,姥姥也一直是乐呵呵的,在我和姥姥的笑声里,我渐渐地长大了,姥姥却一天一天地衰老了,就像那天边的夕阳慢慢地沉落……

姥姥,长大后,我要逗你笑,就像小时候你逗我一样。

孩子发自内心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了一颗更加柔润、美丽的童心,文章因此也更能打动读者了!一颗纯真的童心,一种爱人的性情,是人生难得的一笔精神财富。

四、让习作成为一棵自由成长的爱心树

善良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作为老师、家长,我们要遵循这个客观规律,尊重孩子,不要过早介入或过多压抑,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在语言积累不多、表达尚显稚嫩的时候,我们更是要精心守护着孩子那颗善良的、幼小的童心,守护着他们习作之树健康地成长。

一次习作指导课上,我让三年级的孩子以《假如我是……》为题写话,在我积极、正面引导下,孩子们敞开心扉,浮想联翩。

生:假如我是夜空中亮晶晶的星星,我要放射出奇异的光芒,让迷路的人不再害怕黑夜。

生:假如我是一颗露珠,我要像珍珠一样闪烁,放射出五彩的光芒。

生:假如我是春天的雨滴,我要洒向大地,滋润干涸的万物。

……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实际上,就像树是自己长大的一样,一个人的成长无法由别人代替,让学生自己成长,长成自己,长成一棵有爱心的树,最后成为一片美丽的风景。这样的成长才是真实自然、充满生命活力的,这样的成长才能实现生命存在的价值,获得完整的精神成长的意义。

五、让习作成为美好心灵的真实映照

余秋雨先生说过,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真实、生动、情真意切是习作的生命力所在,积极的情感是点燃儿童心灵火花的导火索。因此,教者要做儿童习作生活的引路人,引导他们用稚嫩的笔触记录生活的最美瞬间,书写成长的快乐,找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比如,引导学生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书写“闪光的心灵”,体验成功的欢愉,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这样的话题都可以让学生尽情书写。

一个人最美的是才能,而比才能更美的,永远是懂得施爱的心灵。当孩子会用仁爱之心来感悟人间真情的时候,“向善作文”就会悄悄地打开,那一股股爱的源头活水就会细细地、悄无声息地在学生笔下尽情流淌。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徐山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真情姥姥草莓
我用真情守护你
雪姥姥
以心换心见真情
八旬姥姥活得美
真情扶贫见实效
真情关爱十六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