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问题探究

2018-03-28 10:57侯文祁志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世博课堂练习整理

侯文 祁志芳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重视操作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不良倾向,这使得信息技术生活应用性不强,给学生造成抽象、枯燥乏味的印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这强调了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

一、情景导入设计要融入生活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首先是学习需求和学习情感的主人,然后才是掌握知识的主人。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

一上课,教师就展示了一个房间东西堆放杂乱的画面。

老师提问:谁能帮忙整理一下?

一生举手:我来整理。

老师提问:你想怎么整理呢?

学生回答:我会把衣服叠好,放到柜子里;把书本整理好,放在书架上;把玩具摆放好,放在箱子里……

老师表扬:做得真棒! 我们在整理房间的时候要把物品分类摆放,这样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老师提问:老师的也有一个小房间想请同学们帮忙整理一下,它就在电脑里。(教师在大屏幕上演示:打开“我的文档”,找到用我的名字命名的文件夹并打开,里面有许多类型的文件)。

…………

在《整理文件》一课中,我以“整理房间”情境导入,表面上是让学生整理杂乱的房间,实际上是给学生输入了运用文件夹整理文件的思维方法,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将抽象的课本知识转为学生密切接触的生活常识,对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手段采用要关注生活化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有“声”有“色”,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大的时空范围,使原有的模式化教材变为“开放的”、“参与式的”、“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活教材。然而每一次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后都未能完全摈弃原先沿用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可见教学手段的作用各有千秋,教师应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需用方用”,而不是“为用而用”。

例如:《图形的翻转与旋转》

教学方法一:

电脑出示已画好的风车

教师提问:观察这个风车,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有四个叶片,都是一样的,但是方向不同。

教师讲解:是的,其实我们只要画一个叶片,通过翻转/旋转的方法就可以完成。

电脑演示:翻转/旋转的方法 水平翻转,垂直翻转,90度,180度,270度

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掌握翻转/旋转的方法,但是对于图形到底是翻转还是旋转,旋转多少度,不理解,都在瞎摸索。

教学方法二:

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制的风车。

教师提问:观察这个风车,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有四个叶片,都是一样的,但是方向不同。

教师讲解:是的,其实我们只要画一个叶片,通过翻转/旋转的方法就可以完成。

教師实物演示:翻转/旋转的方法 水平翻转,垂直翻转,90度,180度,270度

教学效果: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翻转/旋转的方法,还对于图形到底是翻转还是旋转,旋转多少度,都能很好地理解。

从教学效果我们就可以直接看出,学生对于概念比较抽象模糊的知识点,再好的信息技术演示也不及生活中的实物演示让学生接受得快。通过直观感受看一看,翻一翻,转一转,比一比,体会风叶的旋转方向和度数,更拓宽了学生的认知领域。并且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改变它的方向来进行设计和美化。学生只有充分感知,建立起“角度”的直观形象,由教师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翻转/旋转”的概念,恰当教学手段的使信息技术知识生活化。

三、课堂练习设计要体现生活化

信息技术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如今在生活中处处都需要信息技术。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于社会生活实践,是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最终目的。由于教学时间有限,课堂练习就成了课堂教学的最好的体现。课堂练习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而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在课堂中教师经常会利用课堂练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测与反馈。在练习的设计上应努力发掘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也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印证、一种补充、一种体验,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浏览图片》这一课中,本课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利用大家熟悉的动漫形象“海宝”,带领大家“游”世博这一线索,让学生学会在ACDSee软件中看世博图。并组织学生完成操作练习:1.赛一赛,谁先找到中国馆;2.学一学,如何打开英国馆;3.找一找,你最想去的世博馆;4.探一探,寻找世博馆的宝贝。通过四个操作练习,让学生一方面更好地掌握ACDSee软件查看、编辑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游”世博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和探讨,更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生活化”的课堂练习既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必须首先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生活走进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学习信息技术,才能使信息技术课堂更贴近学生,更具有生命力,才能实现信息技术课堂与“生活”真正的接轨。

【作者单位:江阴市山观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世博课堂练习整理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十年磨剑,世博再出发
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探究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难忘世博难说再见
争做世博外交官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