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指导策略初探

2018-03-28 10:57王剑虹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香葱求真建构

王剑虹

幼儿科学教育是教师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主动探究,帮助幼儿形成科学情感和态度,掌握科学方法,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科学经验的活动,是一种启蒙教育。本园在实践过程中,立足园本,研究和构建“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应用策略,改变传统幼儿科学教育中“重知识,轻过程”、“重结论,轻素养”的教育观念,创新科学启蒙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去结果”式指的是以幼儿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价值取向,以尊重幼儿本真,关注幼儿知识经验建构过程为首要目标的科学启蒙教育策略和方式,是一种注重过程、注重品质、注重开放的科学探究,注重幼儿求真态度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在探究过程中,需要教师科学运用指导策略,对幼儿探究式学习提供引导、帮助和支持的思路、方式或方法,促进幼儿科学探究素养的不断提高。本研究试图建构求真式、解放式、游戏式、体验式等策略,促进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幼儿科学探究素养的不断提高。

一、求真式策略,帶给幼儿一份真实的生活

“求真”是一种态度,追求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材料。由于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的经验来自生活实践,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材料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对幼儿的探究活动更有支持性和可探究性。所以,生活中的一切皆成了我们探究的对象和工具,花、草、树、沙、泥、水、电、瓜、果等一切事物,幼儿从没停止对它们探索的步伐。教师们因势利导,适时教育,让幼儿体验科学就在身边:在种植地、自然角里种植各类植物,幼儿给植物拔草、浇水、施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了解植物生长的秘密,收获自己种的土豆、萝卜、玉米,品尝劳动的成果;和校园里的大树抱一抱,懂得了自己的手臂也能测量大树的粗细……在真实的环境中,幼儿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主动去问一问、看一看、探一探。小班《香香葱》活动中,幼儿面对真实的香葱,开心地闻了又闻、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当亲手摘下葱叶时,纷纷用语言表达着对香葱的认识:“葱是绿色的”、“葱是圆圆的”、“里面是空空的”、“香葱真香啊!”种香葱时,幼儿那份好奇、专注、期待,只有置身于此情此景中的人才能感受,真实的生活中产生的这些问题推动着探究活动向纵深发展。

二、解放式策略,还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

解放式策略是基于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理论提出来的,即:解放幼儿的头脑,解放幼儿的双手,解放幼儿的眼睛,解放幼儿的嘴巴,解放幼儿的空间,解放幼儿的时间。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解放幼儿的大脑,让幼儿乐想;提供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材料,让幼儿与材料互动,实现自我建构,自我探究,自我发展与自我学习,解放幼儿的双手,让幼儿乐做;提供体验交流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互动分享,解放幼儿的嘴巴,让幼儿乐说;引领幼儿去感知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探究其中的秘密,激发学习的兴趣,解放幼儿的空间与时间,让幼儿乐学。教师们想方设法激起幼儿科学探究的动机和操作欲望,创设轻松、自主的探究环境,帮助幼儿消除“教师权威”的心理障碍,真正将探索、活动的权利还给幼儿,让幼儿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人。如在《蛋宝宝站起来》活动中,幼儿探索让蛋“站”起来的方法,然后交流,再次尝试,分享经验,在这过程中,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等各种感官去体验探索的过程,经历了成功或失败,科学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三、游戏式策略,送给幼儿一个童话的天地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新的复杂的客体和事件的一种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思维与行动相结合的方法。游戏是幼儿建构、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在本研究中,教师在“去结果”理念引导下,通过运用“游戏式”指导策略,引导幼儿在游戏状态中主动建构知识,在游戏中探究,在摆弄中发现,在操作中表达,在玩耍中想象,幼儿在获得、运用知识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能力道德、创造、审美等得到全面的发展。如在《纸是大力士》活动中,教师把游戏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让他们在不停地设想与操作中发现不同桥面承重量的不同;科学小实验《纸的吸水性》,以“爬色比赛”来展开,吸引幼儿更加投入地展开探究活动。在这些充满了童话色彩的活动中,幼儿的探究欲望得到满足,探究能力得到发展,探究素养得到提升。

四、体验式策略,献给幼儿一个神奇的世界

让幼儿从亲身感受中去学习及领悟是“体验式”策略的要领。蒙台梭利有一句名言:“我听到了,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了,也就记得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幼儿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通过动手操作来实现的。在“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不是教师演示、讲解科学原理,而是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情景,尤其重视各种探究对象的选择和情景的创设,以此引发幼儿积极的体验心理,努力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做一做,亲自试一试,让幼儿自由质疑、讨论、尝试。如在《纸条拎水》活动中,教师们设计了情境“送水”,请幼儿用纸条拎起装有水的篮子去送水,为了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幼儿发现同样的篮子里,瓶子横着放比竖着放数量要多,很快就能送完水。在这些探究活动中,不仅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更重要的是让这样的“体验”过程具备发现和创造性学习的基本特征,让幼儿徜徉在神奇的科学世界。

在“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掌舵者,划船的是幼儿,师幼一起在科学的海洋中探索、发现、总结、提高、发展。教师在恰当的时候,用恰当的方法、恰当的策略悄悄点拨,幼儿便探得了科学的奥秘,获得了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吴江区实验小学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香葱求真建构
种植香葱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张锦绣
我与香葱宝宝共成长
建构游戏玩不够
香葱连作障碍的成因及其修复试验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