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激学

2018-03-28 10:57卜方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长方体例题数学知识

卜方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某方面有了兴趣就能专心致志,从而有效地运用和发展他们的能力。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和谐自由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随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样教师可以适时给予点拨。教师要营造出这样和谐自由的氛围,让学生乐学。如,在教一年级下册“多一些、少一些、差不多”时,一位教师是这样上课的:先由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智力大冲浪》引出来“考眼力”,让同桌两人比一比身高,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纷纷交流,再和老师比一比身高,让学生一目了然,同桌两人差不多,老师比学生高得多,学生已经能初步感受到这些了。再“考脑力”, 让学生来猜猜老师的体重和同桌的体重,比比老师的年龄和家长的年龄,充分感受,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2.经常运用富有感情教学语言

普通人都认为数学这门学科比较呆板、单调和乏味,而教学本身内容的安排也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在教学中要力求表达语言生动、形象、抑扬顿挫、节奏感强、带有强烈的情感,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也要注意措辞和语气,给予学生强化式的鼓励表扬,教学中努力做到活泼多样、动静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随时随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数学教材的每一节都安排了例题,而这些大多是精心设计的,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多是图文并茂。教学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例题去体会学数学的实用性、可行性和重要性,作为教师,要把那些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来教育鼓励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和情趣融合在一起,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现实生活中,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实践操作,培养兴趣

1.动手操作

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好动、乐于模仿的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物或教具画、摆、拼等活动,能将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他们在动手中获得新知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教师拿出12个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都是棱长1厘米,让学生任意取出其中的几个正方体摆出自己想要摆的长方体,并填出实验报告。各组学生通过分析不同摆放长方体的各种情况,证明了长方体的体积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有密切关系。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实践中,自主地得出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而且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充分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2.动口训练

数学除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外,千万不要忽视学生的口头表达的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口头表达是语文的专利。其实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除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能培养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同时消除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知识。如在教“角的认识”时:先出示一幅图让学生把角找出来说一说;然后让学生对角的样子用语言进行描述;再自己动手画一画,角是怎样的;在总结角的样子后,又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画的不同的角多;最后让学生举例说明角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自由发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还可以回去讲给爸爸妈妈听。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对角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三、聯系生活,体验乐趣

1.创设生活情趣,编生活例题

数学本身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要善于以学生身边的实际为背景,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材料与生活很贴近,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教5的认识时,让学生说说数量是5的事例:一只手有5个指头;一个星期我们上5天课;去年我5岁;等。就这样引入新课的学习。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序数和基数时,教师可以不采用书上的例题,而是让教室里的一组同学起立,问:“这一组一共有几个人?”“***是第几个?”“第四个是谁?”学生感到把身边的同学作为例子,看得见,摸得着,特别有趣,对数学的亲切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2.设计实践活动创造实践机会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进而激起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与意识。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我们认识的数》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在学习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一下数的奥秘,让学生到校园里去找一找、数一数:“你能数出哪些物体的个数?”有的数有几辆自行车,有的数有多少棵树,学生们兴致很高,都迫不及待地来告诉老师,教师可以及时表扬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数学更接近实际生活,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式、生活经验等去解决问题。当然,要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及时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实际情境,还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和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生活,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性运用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教学实践中,让我们多结合生活实际,积极创设条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生活离不开数学,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昆山开发区晨曦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长方体例题数学知识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拆拼长方体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