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本教育,让数学课堂“问”出精彩

2018-03-28 10:57王重玖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本画圆思维

王重玖

学本教育,是由广西桂平市南木镇中心小学陈庆创立的、基于学生学习规律基础之上实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生命本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会学、乐学、善学而设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基于学本教育的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会学、乐学、善学”的能力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没有问题的数学是枯燥的数学,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精彩的数学课堂,必然离不开学生的“会问、乐问、善问”。学本教育,让数学课堂“问”出精彩!

一、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会“问”

学本教育强调“以学生会学为本”。会学,必须要会问。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具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布鲁姆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学会提问。的确,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各个环节,均要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会问”的能力。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足够的自信,让学生学会提问。

相对来说,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出的问题较为肤浅,未必能够涉及教学的重点,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梳理问题,提炼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教师要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提问。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实验环节:分别用6、7、8、9根火柴棒在数位表上摆数,分别可以摆出哪些不同的整数?在摆出的数中,哪些可以被3整除?很快就有小组提出问题:“老师,我们小组发现:用7、8根火柴摆出的数都不能被3整除,而用6、9根火柴摆出的数都能被3整除。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有小组提出:“为什么个位是3的时候,有时候能被3整除,有时候又不能被3整除呢?”教师顺势问:“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能被3整除的数与个位有关系吗?那和什么有关系呢?”这样,就顺利地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应渗透学生学习的始终。下课前可以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围绕本课的学习提出问题,这时候的提问既可以是对本课知识的概括,也可以是思维的拓展,知识的延伸,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使之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和谐氛围,使学生乐“问”

学本教育提倡“会学、乐学、善学”,乐“问”是乐学的基础。教师的言行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往往一句随意的点评,就可能使学生信心百倍或丧失自信心。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大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乐”于提出问题,进而使数学课堂充满快乐与智慧。

如在教学画圆时,教师可以先不讲画圆的具体步骤与方法,而是抛出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画一个圆,你需要什么工具?准备怎么画?”学生独立尝试画圆后,甲学生这样汇报:“我是用圆规画圆的,先把圆规有钢针的一脚固定,然后旋转作业本,就可以画出一个圆了。”课堂上一片哗然,很明显这是不太规范的画圆方法。此时我没有直接给予评价,而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于他的这种画法,大家有什么想法?马上乙同学起来质疑:“如果要在黑板上画一个圆,那我们是不是要将黑板旋转一周呢?”这位同学恍然大悟:“黑板不好旋转,我这样画圆不方便。”我乘机表扬了甲同学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同时肯定了乙同学的辩论技巧。同学们兴致盎然,课堂气氛越发宽松愉快。接着,丙学生提出問题:“老师,如果我们要画一个很大的圆,例如画一个半径为5米的大圆,圆规又太小,怎么办呢?”我首先肯定了丙同学善于提出问题,而且提出了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然后让同学们一起帮他想办法,结果想出了许多很好的解决办法。

学生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乐于提出问题,通过质疑、交流、争辩、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并提高了问题意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三、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善“问”

学本教育提倡“无为之教(教是为了不教),自为之学(学是为了非教)”。体现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重视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从“会学、会问”,提升到“善学、善问”,不断地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中应加强思维训练,大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部分优秀的学生善于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了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

第一,培养学生不盲从的思维品质。可以通过介绍一些科学家、名人不盲从的言行、故事,渗透“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数学思想,同时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与人交流,不盲从老师、家长、教材。

第二,培养学生质疑的主动性,加强思维训练。“疑是思之始”,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重难点时,可以有意识地设置认知矛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质疑的主动性。这种“好奇”心理往往能促进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去进行探索活动。

学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授人以渔,达到“无为之教”和“自为之学”的目的,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基。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问”,是最好的学习,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学本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师应善于在重难点上制造悬念,把思维的机会、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强化学生 “问”的意识,提高学生“问”的能力与水平,使学生“会问”、“乐问”、“善问”,“问”出数学课堂的精彩!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学本画圆思维
圆的启示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画圆的月亮
渗透“学本”思想 构建有效课堂
连线·画圆·揉团——浅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