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问题导之以向针对问题对之以策

2018-03-28 10:57修雪楠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标学段写作文

修雪楠

小学是为作文打基础、做铺垫的关键期,因此,在進行作文教学时,应怎样引导则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主要从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两方面入手试图对小学作文指导策略做出探析。

一、把握问题,导之以向

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可以说教师和学生都存有一定的问题,学生写作质量不佳,教师作文指导不利,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作文教学效果,只有全面把握教学中的问题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指导。

(一)作文中的学生腔和文艺腔

实习期间,每当批改学生作文时,总能发现他们作文中夹杂一些学生腔以及文艺腔,具体说来,他们在作文中要么写一些老师、家长可能会比较爱听的空话,要么则在写一些无病呻吟的漂亮话,就是没有人写那些发自肺腑的真心话。写别人想听的话,是想以此来获得他人认可,赢得老师家长的表扬,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学生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作文呈现出了一股较为浓重的学生腔;而写一些不自然、不能够贴近现实的话,原本是想增添语言的优美性,殊不知,整篇作文在这种生硬语言的堆砌下则会显得文艺腔浓重,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其实,朴素的语言才是最真挚的,本色的语言才是最为动人的,正所谓情真才能意切,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是却往往被大多数学生所忽略。

(二)作文教学目标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纵观当前作文教学现状,不光学生在写作文中出现了问题,教师在教作文时也存有一定的问题,最为普遍的就是作文教学目标设定的随意性和盲目强,主要体现在:第一学段,写话通常起步过早,学生负担加重,在这种负担加重的基础上教师往往还会对写话要求过高,造成学生写话兴趣不浓,如果教师指导不利则更会使学生对写话无从下笔;而到了第二、三学段,教师目标定位的不准确则造成教学低层次重复、年段重点不清晰等问题,作文指导往往没有重点,训练点也不够突出,反而对那些在第一学段就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点还进行着重复,教学效率十分低下。

(三)对作文心理压力的漠不关心和置之不理

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所产生的心理压力首先是量带来的压力,即篇数和字数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其次还有作文要求和内容上所带来的压力,学生对作文要求不理解或不感兴趣就会出现在写作时无从下笔的情况,最后,由于先前的压力带给学生一次次的失败体验,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写作文越来越排斥。可以说,作文所带给学生的心理负担是比较重的,但教师却往往没有注意到,如果一直不能够对这些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只会让学生越来越讨厌作文,最终产生恶性循环,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写作文时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避免学生对作文产生排斥心理。

二、针对问题,对之以策

当前的作文教学虽投入了大量时间,也倾注了教师大量心血,但效果却总是不如人意,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对作文现状及问题缺乏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对作文指导策略缺乏一个宏观上的方法总结。因此,针对之前所提出的作文现状及问题,将提出以下几点解决策略。

(一)研读课标,把握课标

任何一门学科都以课标作为教学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是语文学科的总纲领,它采用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每个学段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各学段教学目标梯度分明,而又螺旋上升。例如,在课标中,不同学段对作文的称谓是不同的,第一学段称之为写话,第二、三学段称之为习作,到了第四学段则称为写作,从写话到习作再到写作,不仅仅是称谓上的变化,更体现出了梯度和程度上的变化及要求:第一学段学生刚刚起步,作文重在引导学生说完整的一句话,并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学生乐于表达;到了二、三学段,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这时在写话的基础上重在引导学生能够写清楚一件事,引导学生进行遣词造句,正确使用标点等;而到了第四学段,指导写作的重点则转向文章要有内容,有想法,对学生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都是在充分研读课标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把握的,只有先明确课标要求,才能有针对性、有方向性地展开教学。

(二)感受语言魅力,打开语言之门

小学是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如果能够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就爱上作文,并对作文产生兴趣,有自信心,相信会对后续的学习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因此,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感觉的触角先敏锐起来,只有先产生敏感点,才会发现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素材,观察的多了,敏感度也就提升了,学生便能经常受到启发,进而在生活中广泛收集素材并为自己所灵活运用,鲜活的素材增多了,作文自然有话可写。此外,还应重视对学生的语言培养,引导学生去关注那些有生命力、有表现力的本真语言,让学生意识到朴素的语言是最美的,变化的语言是灵动的,个性的语言是鲜活的,本色的语言是动人的,引导学生去长期感受这些语言魅力,并以此打开学生的语言之门。

(三)探寻作文规律,减轻学生负担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作文排斥、厌烦,多半是由作文所带来的压力导致的,因此,教师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学生写作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首先,教师要有更新的作文教学观念,把握好低年级重在乐于表达,中年级重在自由表达,高年级重在个性表达这一基本特点,进而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地进行作文指导。其次,教师还要树立整合的大作文观,要留意生活,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和语言积累;还要有超越完成教学任务的魄力,引导学生不为文而文,让学生树立为读者写作,为交流写作的意识,通过模拟读者,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有感而发。最后,教师还要重新定位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角色,要做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欣赏者,和学生一道写作文,共赏共进,避免成为让学生感到压迫的督促者、批评者。.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猜你喜欢
课标学段写作文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写作文的烦恼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写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