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悟自构”在教学中的实践

2018-03-28 10:57顾万朋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油菜花习作儿童

顾万朋

习作是儿童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也是儿童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训练,更是儿童积极语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秉持坚定的“儿童立场”,让习作从儿童精神世界、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出发,让儿童“乐于动笔、易于表达”。笔者在长期的习作教学实践中,建构“自悟自构”习作教学模式,努力发掘儿童生活、生命中的资源,引导儿童“有所为而作”,让儿童如其所是写作,收到良好的教学功效。

一、营造“心理场”,让儿童“敢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性的,最低层次为生理、安全等需要,最高层次为人的自我实现之需要。在“自悟自构”习作教学中,教师要营建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心理场”,让儿童“敢构”。儿童在生活中总是会产生一些“微感”的,教学中教师要打开儿童心门,让儿童敞开心扉,心无疑虑和顾忌,犹如一个“拍客”,如其所是地加以表达。

例如四年级上册《习作4》,要求学生通过一件事的叙述、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教学中,笔者为了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自由欢愉的“心理场”,让一些学生模仿一些简单的声音,如公鸡、马、汽车或同一事物在不同情况下发出的声音,另一些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的声音,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声音等。于是有学生模仿鸭子的“嘎嘎”叫声、小狗的“汪汪”声、汽车的“嘀嘀”声、打雷的“轰隆隆”声、流水的“哗啦啦”声、钟表的“滴答滴答”声、喝水的“咕嘟咕嘟”声等。这些模仿给了孩子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减轻、释放了儿童习作心理压力,让儿童在充满童趣、童味的交流、对话、讨论与展示中创作。不仅如此,在模仿中,孩子们发现,象声词还可以用固定句式固定下来,如“AA”式、“ABB”式、“ABAB”式等。

教师不以权威自居,不以评判者自居,而应将自己看成“平等中的首席”,启发儿童自由讨论,自我感悟。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不应以儿童习作技能水平的高低来衡量儿童习作之优劣,而应该珍视儿童习作想象力、创新力。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条是让儿童在心理自由状态下“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思”、“我手写我口”。

二、开发“情境场”,让儿童“想构”

情境是儿童“自悟自构”习作的催化剂,能够萌发儿童创想。教学中,教师要唤醒儿童“本能的缪斯”,让儿童的心灵得到润泽,生命得到舒展。情境是儿童微感表达的意义之所系,只有在情境中,儿童习作表达才能有所依托。

例如儿童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各种植物,但由于缺乏观察,导致儿童在写植物观察作文(苏教版小语教材四下习作5)时显得捉襟见肘,无所适从。教学时值暮春,正是油菜花、桃花盛开的时候。基于此,笔者就“花”拓源,循“花”开渠,在教学前一天,让学生从家中带来了油菜花、桃花等,在課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油菜花、桃花。用问题导引学生观察,如油菜花和桃花分别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味道,由哪些组成部分,摸一摸花瓣是什么感受等。引导儿童从花的形状、颜色、味道和触感等方面对花进行观察。在儿童获得了鲜活的情境感知、感受后,笔者让孩子们对观察表象在心理上进行二次同构,甚至三次、四次同构。通过一次次重构,让儿童在不同情境中加工材料,形成自己的经验系统。如此,让儿童获得的心理表象更细致,更入微,更真切。

通过教学,学生掌握了写观察作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首先要确定对象,然后要仔细观察,接着要将观察结果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在情境中,儿童“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当儿童有了真切体验与感受时,儿童的写作就不再是“搜肠刮肚”、“胡编乱造”了,而是走向“自悟自构”。

三、催生“言语场”,让儿童“善构”

言语是儿童表达的载体,表现着儿童内在思维与想象。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言语学习规律,掘发儿童生活中的“镜头语言”,阅读中的“经典语言”。帮助儿童积累语言,内化语言,锤炼语言,运用语言,提高儿童积极语用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中细致入微的刻画如《理想的风筝》(苏教版小语教材六下)中的“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笔者让学生投射想象现实画面,孩子们能够想象到脸上的“漾”是心灵的反应、表现,是人从内心流淌出来的真正快乐。再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大江保卫战》,学生对于文本中的“扎”字有着共通而深刻的感受,孩子们联系生活中的“小刀割破手”、“小手指不小心被刺戳一下”等类比,认为“扎”字说明伤口很深等。这样的移情想象、角色置换等方法能够让儿童对言语生成“洞察幽微”的深刻与睿智。

儿童习作言语的出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累积、敏感的过程。通过阅读寻觅和生活、灵感等的触发,儿童的语用能力培养才能真正着陆。只有在阅读和生活中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才能奠基儿童习作语言的未来。某种意义上说,儿童习作的过程应该是儿童运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建构自我精神家园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儿童自由地成长,诗意地栖居。

总而言之,“自悟自构”习作教学,就是要将儿童沉睡的“自我”唤醒,充分激发儿童的习作动机,引导儿童写作的内在需求,发挥儿童写作的主体性。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学中,教师要为儿童作文的“自悟自构”营建“心理场”,构筑“写作台”,让儿童在习作的天地中自由驰骋。

【作者单位:淮安市王兴镇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油菜花习作儿童
从油菜花田里穿过的雨
油菜花开
油菜花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