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题眼”的有效教学方法

2018-03-28 10:57郑艺惠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题眼西沙群岛课题

郑艺惠

阅读教学中,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课文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最精炼的概括。教学时,从课题入手,紧扣题眼,有利于把握教学的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透过文章的精华聚集点,从而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省时高效。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是进行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质疑题眼,激发兴趣

有的课文题目往往极度简约地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课题引导学生感知文本大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把握课文的整体内容和特点。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学生针对课文题目,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精彩极了?”“什么糟糕透了?”“結果怎样?”这样从课题入手剖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融会贯通,为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埋下伏笔。再如教学《真正的英雄》,可抓住“真正”来提问:什么样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呢?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她)?学生自然而然地对课文产生了兴趣,就会深入地去读文章,剖析人物的思想品质,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情感,导入课文的学习。

二、改动题眼,拓展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一篇文章里,题眼体现了作者新颖的立意。教学中,大胆改动题眼,进行“误导”,学习古人的推敲之法,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从而拓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如《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时,出示课题后,先用红笔在“壮士”下面加圆圈,把“壮士”改为“战士”,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谈谈“战士”与“壮士”这两个词的区别与联系,当学生弄懂了这两个词的内涵后;教师进行误导:为什么题目不叫“狼牙山五战士”?“壮”字表现了狼牙山五战士的什么精神呢?题目改用:“狼牙山五战士”行吗?为什么?把“战士”称为“壮士”,好在哪里?从课文的哪些内容可以看出?让学生带着这些疑团自学课文,从另一个角度来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就能顺利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目”和“内容”的关系。再比如阅读散文《老王》,教师板书课题,并在课题下写出“王老”二字,然后发问:“把标题改成‘王老行不行?为什么?”教师用“老王”与“王老”的辨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为进入文本、理解文本打下了基础。

三、剖析题眼,逐层推进

题眼是文章的统帅,也是教学的核心,课文的内容都依附于此。这样,以一词为主线,通过剖析,逐层推进,便于教给学生读书的程序,让他们有路可思,遵循识其真,循序见真明。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教师设问:题目中哪个词语是重点词语?再问:课文围绕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西沙群岛的富饶?教师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讨论归纳出课文是从“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这四方面写出了西沙群岛的富饶,然后,教师运用感情朗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对这些重点内容进行细细品味,读出感情,体会作者对西沙群岛的深深喜爱之情。

四、补充题眼,体会阅读

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体会文章的内容,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 有许多课文的题目没有全面概括课文的内容,或没有点明课文的中心。针对这些课文题目,可以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添加修饰语,组成新的题目。如教学《笋芽儿》 ,我让学生为课文题目添加一个修饰语“()的笋芽儿” , 并请从文中找出恰当理由加以解释。学生通过阅读,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可爱的、淘气的、勇敢的……通过补充题目,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加深了自己的体会。

五、比较题眼,理解阅读

有些课文直接分析题目进行阅读,往往对课文的内容、结构、写作方法等方面难以把握。如果将题目替换成其他题目,了解替换后的效果,那么学生就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中心。我在教《散步》时,就从题目入手开始引导学生考虑:若将《散步》改为《一家人》,再比较两者的使用效果,就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用“散步”做题目的好处:因为一切所见所闻所想都由散步而起,也就是说“散步”是全文的“线索”。这样,学生对课文的中心就会有较深的理解。

六、深化题眼,渗透导行

学语文要注重双锤炼,既锤炼语言文字,又锤炼思想情操,二者紧密结合,方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有些文题不仅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蕴藏着丰富的哲理。在学习《穷人》这篇短篇小说时,我定的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本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找出一些能体现穷的句子。学生通过仔细研讨,找到了很多处体现穷的句子。然后让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最后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为后来桑娜做出这样的决定做下铺垫。有了这层铺垫,学生再来学习桑娜收养孤儿这件事就有了更深的感触。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以题眼为导向,紧扣主题,投石问路,把课文的内容铺开,引导学生有兴趣,有目的,有顺序地主动参与学习,就能牵出文章的血肉来,收到“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教学效果。如此长期训练,不但能提高学生整体把握,深入分析课文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更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构思能力。

【作者单位:漳州市龙海市石码中心小学 福建】

猜你喜欢
题眼西沙群岛课题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一株西沙群岛野生诺尼种子内生细菌CICC 10707的分离与多相鉴定
高考数学题中“题眼”的理解与破解
海峡两岸对南沙和西沙群岛主权的共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