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打造灵动的课堂教学

2018-03-28 10:57张晓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先学后教先学分母

张晓娟

“先学后教”作为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先学”,即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为主,它为课堂教学搭建了一个前置性的学习平台。“后教”,即更多地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来,打破以往教师教学生学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局面。下面我就结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片断,谈谈在教学中我是如何且行且思,不断构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通道,以此来打造灵动的数学课堂。

一、“先学”,给学生导航,有效预习

“先学”绝不是简单的看书预习,而应重在引导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展开积极的思考。课前教师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学习单,“学习单”就是一张课堂地图,它可以为学生的预习进行导航,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明确方向,启发思考,有效提高预习效率,为课堂学习搭桥铺路。

例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课,我设计的“学习单”如下:

知识链接:1.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是怎样算的?

(1)245+34= 245-34=

(2)245+3.4=245-3.4=

(3)[38]+[28]= [38]-[28]=

2.思考:这三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

探究与发现: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其中[12]种黄瓜,[14]种番茄。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1.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或画出思考过程。

2.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3.比较多种方法,哪种方法最为通用?哪种方法具有局限性?

4.在预习探究中你还遇到了什么困惑?或者有什么感想?

在交流“知识链接”时,有学生说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也有学生说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这种正迁移也叫作是助长性迁移或积极迁移。正迁移常常在两种学习内容相似、过程相同或使用同一原理时发生。课前的“知识链接”中,学生发现了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的数学本质都是要计数单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所以本环节通过复习,唤醒了学生的已有数学经验,为进一步学习新知做好了准备。而“探索与发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有的采用画图,有的选用计算的方法来尝试解决问题。在尝试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同,所以达到的自学效果也是不同的。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已经能够较顺利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学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这些自学中的困惑是弥足珍贵的,正是课堂上需要老师来引导点拨的关键点。学生因自身自学能力的差异,在课堂中会展示出不同的思考层面,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思维的火花,给学生正确导航,真正实现每个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发展的课程理念。

通过“学习卡”把例题书面化、细化,设计一系列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支点”,充分发挥每个“支点”的支撑作用。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问题中学会思考,发现方法。这种“先学”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数学。

二、“后教”,给学生把脉,深入探究

学生完成的“学习卡”反映了不同学生的思维状态,我们可以从中捕捉和采集有代表性的信息,并在对信息进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尽可能呈现有价值的信息,作为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资源。

例如:在交流“发现与探究”时,学生思考[12]+[14]怎样算,呈现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可以有选择地进行交流:

生1:我是采用画图的方法找到答案的。(如右图 )我先画一个长方形表示这块试验田,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涂上红色,红色部分就占了这张纸的[12],再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蓝色部分就表示占了这张纸的[14],这里的红色部分[12]也可以看作是占了这张纸的[14],所以[12]+[14]=[34]。

生2:我是用化小数的方法来计算的。[12]=0.5,[14]=0.25,0.5+0.25=0.75,0.75再化成分数[75100],约分得[34]。

生3:我是采用通分的方法计算的。[12]+[14]=[24]+[14]=[34]

教学时,我把这三种方法展示在屏幕上,而不急于评价,只是抛出问题:“比较这三位同学的方法,你觉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鉴别发现:相同点都是把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单位相同的分数或小数,再计算。不同点是有的通過折纸或画图计算,有的把分数转化成小数计算,有的把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计算。这一环节意在帮助学生对算法进行初步的抽象和概括,感悟转化的思想方法,整理并内化已经获得的经验。

接着老师再抛出问题:你认为哪种方法最为简便?让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大部分学生认为化小数和通分的方法比较简便。这时出现了几个不同的声音,认为通分的方法最为合理。让其说说理由,学生举例:[16]+[13]这道题就不能转化成有限小数进行计算,只能采用通分的方法,由此证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计算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而化小数计算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知的教学,教师并没有直接干预学生的思维,而是让学生在尝试中比较发现方法多样性的同时,自主选择了方法最优化。

整个教学环节经历了“自主探究——明晰算理——自觉优化——形成算法——推广算法”的过程,获得的不只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更是借助几何直观描述和分析问题的经验,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经验,以及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解决问题经验。

“先学后教”让我们为学生的学情准确“导航”“把脉”,把教学的力量用在重点处和关键处。同时,能够把学生推到前台,让质疑、争辩、补充、修正等充盈学习过程,在师生、生生多维互动中,打造灵动的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先学后教先学分母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