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本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与引导

2018-03-28 10:57周文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猪绘本笔者

周文娟

在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当下,寻找较为恰当的阅读模式在幼儿教学成果的取得方面显示出了较为突出的迫切性。而绘本以其语言简洁有趣、画面生动感人等特点逐渐成为较为新颖、实用的阅读模式。但是幼儿受到语言、思维发展的限制,会出现表述不准确、表达不清楚等一系列情况;并随着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对外界环境的认识产生的疑问和困惑不断累积。而苏格拉底认为,真理是生来便根植于人心的,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存在于自己内心世界的真理。因此教师要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解决自我的认识矛盾并暗示得出结论。幼儿教师的提问水平在幼儿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而提问水平分为四个层次:低层次集中型问题、高层次集中型问题、低层次分析型和高层次分析型问题。笔者鉴于在绘本教学中的实践,总结提问与引导可分为五类,分别是:情境式提问、完善式提问、递进式提问、矫正式提问、开放式提问。

一、情境式提问:创造情境,自我感情感知

接受和思考问题分别代表认知行为的发展和情感目标的达成。幼儿绘本教学中,幼儿通过故事的发展可以感知故事情节,而在图文中逐渐获得情感体验,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因此,笔者在绘本教学中采用情境式提问,逐渐引导幼儿情感发展,触发阅读潜能。在绘本《狼大叔的红焖鸡》的后半部分,狼大叔在得到母鸡一家热情接待之后改变了吃掉它们的想法。由于幼儿思维和情感表达较为简单,笔者分别将幼儿分为两组结对,分别扮演母鸡和狼大叔,他们之间相互拥抱、玩耍,在孩子们还乐在其中的时候笔者提问:狼大叔获得这么热情的接待,心里怎么想的?孩子们回答较为一致:开心、快乐、舒服。孩子们通过融入角色中的自己的情感变化感受到了绘本图文中所寄寓的内涵。绘本以其简洁、直观等特点契合了幼儿贫乏的阅读能力,而创造适当的情境并增加游戏成分,更直观、形象,可以更好地增进孩子们对绘本的理解和把握。

二、完善式提问:充分引导,自我认知强化

对于学前幼儿,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初级阶段,语言的表达还不够完善,故而在绘本教学中,教师需要完善幼儿思考问题的完整性,引导幼儿挖掘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在绘本《彩虹的尽头》故事中,笔者完整地表述完故事后,问起孩子们有回忆吗?其中一个孩子积极地回答道:“我回忆起我和妈妈星期天做的事情”。根据孩子的表述及对对他的了解,笔者敏锐地发现这个孩子没有将这件事情表达完整,于是接着问:“什么事?”“我们一起种了迎春花,明年就可以开花了,应该很好看。”他说。从以上的案例可见,幼儿的表达有时候存在较为普遍的不完整性,长时间会弱化孩子对认知深度的意识。因此笔者在发现此类问题时就及时引导孩子认识问题的深度,把孩子内心深处最想表达的想法说出来,使笔者和幼儿对话的内容更充实、完整。

三、递进式提问:循序渐进,自我逻辑完善

在绘本教学中,由于班级中幼儿认知深度的差异性,使得他们对绘本内容的理解的深度也不一致。在这个前提下,教师在绘本教学中的提问就需逐渐细化、具体化,拓展出多个角度认识绘本画面,滿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学习要求。同时要使用较为精准的语言进行表述,扩宽幼儿的思维广度和深度,进而潜在地培养幼儿绘本阅读与思考的能力。在绘本《我的幸运一天》中,狐狸认为的幸运一天随着故事发展反而变成小猪最幸运的一天。教师分层次、递进式的进行系列提问:首先,笔者要求孩子看绘本图画,并问孩子狐狸和小猪在做什么?其次,让孩子们猜想图画之间的联系、发生了什么?最后,根据图画之间的联系,让孩子们说出为什么最后小猪变成最干净、最饱、最软的小猪?这样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系列提问,不仅可以让孩子对绘本故事认识简单、系统化,同时提高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矫正式提问:及时引导,自我积累增强

幼儿在绘本教学中,由于其认知和生活经验较为浅薄,所以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由于工作的重复性,部分教师会出现急躁情绪,从而厉声指出错误所在,这样虽然完成了教学工作,却在教学效果上大打折扣。而如果教师能把这种错误当成一种教学资源,并适当地转换身份融入绘本学习中,有利于幼儿打破思维定势,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能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在绘本《鸟窝里的树》教学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后,其中的一个孩子就说原来树都是鸟孵出来的啊,笔者这个时候很是警觉,因为这个作为绘本本身是一个故事情节,而对于孩子而言,现在已经违背了生活和科学常识。为此,笔者对这个孩子提问:树被孵化后能不能飞呢?孩子们在短暂的思考之后,热烈地讨论起来。此时,笔者及时补充了树的生长过程,丰富孩子们的认知。这样及时、温和的矫正,可以不断地增进孩子们对知识、生活的认知,并让孩子们认识到错在何处,及时从错误的认知泥淖里脱身,还提高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

五、开放式提问:开放自由,自我潜力迸发

幼儿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需积极鼓励、循序渐进、互动启发幼儿从不同的思考维度理解绘本的内容和背后寓含的含义。然而,这些只是教师本身的理解和认知深度,不能全部满足所有孩子的认知需求。对此,开放式提问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笔者针对绘本内容,设计开放、灵活和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认识,促发幼儿想象、感知和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六、结语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提问的方式、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至于哪一种提问的方式合适、如何去运用等问题,这需要我们教师在不断实践、反思中去摸索、研究。而适当的选择情境式提问、完善式提问、递进式提问、矫正式提问、开放式提问,能促使教师有效地引导幼儿学习、扩展思维、提高能力,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挖掘出自身潜力,从而慢慢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跨塘中心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小猪绘本笔者
绘本
绘本
绘本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可爱的小猪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