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8-03-28 10:57韩竹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意识精神数学

韩竹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这也是当前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必然要求。所以,在当前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及模式,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更好培养,促进其更好发展。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形势下,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社会上对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也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在今后社会文化实际发展过程中,知识创新已经成为基础及核心。另外,在国家竞争力提升方面,创新人才培养也是关键因素,同时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培养,这在素质教育实施方面属于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创设和谐自主的教学环境

在营造宽松、民主以及探究与合作教学环境的基础上,才能够保证学生对各种外界刺激更加主动、有效地接受,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培养,使其能够积极进行思考、形成独立思维,并且能够具有一定创造能力。要达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有宽松自由的氛围,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创造力,具体教学中要减少“命令”,增加“自由”,要能够允许学生存在不同争议,也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应当对学生能够真正欣赏,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鼓励,使其能够敢于质疑课本及教师。教师更要创造一个相互合作的氛围,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他的表现欲望、探索精神,群体意识得以较大程度地发挥,有利于创造思维的触发。

二、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其具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很多事物往往充满疑问,因而教师应当对学生积极鼓励,使其敢于进行探索,培养其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要能够对这一特点进行利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比如,在对“能被2.5整除的数”这一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先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个数字,教师便可轻松说出该数字是否能够被2.5整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然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希望能够学到这一方面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便可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探索并发现这类数字的特点,最终将这一方面内容掌握。

三、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有新颖解题方法及独特见解的情况下,教师不但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并且可在全班内让其进行交流,尤其是对于提出新颖想法的学生,可使学生说出自身想法及依据。比如,对于“填数使3□+□4=92”这一题目而言,通过常规推理方法可将题目解决,然而有的学生可能就会提出比较新颖独特,且比较富有创造性的解题方法,也就是通过列竖式,并且结合加法交换律将题目解决,对于这种利用术式及运算规律进行解题的方法而言,在设计思路及灵活性方面与常规方法相比较均比较优秀。

四、鼓励质疑,培养创新精神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质疑,使其能够提出比较独特的一些看法及见解。所以,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敢于质疑,积极探索,找出问题根源,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创新及创造,在实际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质疑,激发其不断养成主动创作精神。例如,比較下面每组分数的大小:(1)[325]和[425];(2)[23]和[25];(3)[34]和[56]。(1)题中分母相同所以[325]<[425]。(2)题中分子相同,所以[23]>[25]。(3)题由于分子及分母均存在差异,因而不可选择(1)(2)两题的方法实行比较,通过思考,有些学生转化成相同分子分数之后再进行比较,还有的认为[34]与1相差[14],[56]与1相差[16],因为[16]<[14],所以[56]>[34]。这就是创新精神。

五、进行激励性评价,提高创新意识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里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通过教师的组织、帮助以及引导,学生在将问题解决之后,教师应当评价其学习结果,使学生保持充足信心,使其情绪及心理状态能够保持积极,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学生学习效率得以提升,才能够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探索,如,教师在评价学生回答时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你讲得真好!”“你真聪明!”“你这个见解很独特!”或者:“不要紧张,慢慢说。”“你再想一想。”这些尊重期盼性的语言,不仅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此基础上使良好师生关系建立,使学生态度能够保持积极乐观,并且能够使其积极进行探索,使其能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改变教育观念,把握教育发展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真正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重庆涪陵区荔枝希望小学 重庆】

猜你喜欢
意识精神数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