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2018-03-28 10:57管晓蕾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分组讨论负数小明

管晓蕾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十分必要。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训练学生掌握不同的思维模式等途径强化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前言

素质教育极力提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養,在教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对小学数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首先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其次,物理、化学等学科与数学学科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创造思维能力强也能够为以后学习其他学科打下良好基础;最后,还能够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什么是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是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而不简单等于一些家长认为的“发明创造”。虽然,创造思维往往伴随着一些新的成果——新的解题思路、别具一格的解题过程等,但不是所有创造思维的过程都能带来这样的“成果”,只要学生尝试去思考,并能够加以探索,就是有益的。对孩子的影响或许一时显现得不明显,但长此以往,一定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

1.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礼记·学记》有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作为一门注重思维能力的学科,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要主动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怀疑、提出疑问、表达见解。可以从一些小的问题开始,随着思维能力的提升不断加深。

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课,其中有练习环节,“把下面的图形补全,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按照教材中的方法,学生应该“先数格子,找出对应的顶点,再连接这些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在同学们都掌握了这种思路之后,课堂时间还剩下15分钟,我开始有意引导学生改变思维:“聪明的孩子们,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假如没有格子,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能够得到另一半图形?你会怎么做呢?可以运用你能想到的任何一种工具。”并要求学生按照前后桌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8分钟左右的探讨,我在其中注意进行一些引导和答疑。

分组讨论结束以后,效果出人意料得好,有的小组提出可以将这张纸剪下来,按照对称的轴线折叠,再沿着已知部分的边缘进行裁剪,就能够得到另一半图形。还有的小组想到,把图形90°垂直立于一面镜子上,使对称轴紧贴镜面,就能够得到另一半对称图形……一系列的奇思妙想,让我非常惊讶,对于这个简单的问题,大家开动脑筋,整个思维就发散起来了。同学们不拘泥于常规思路的解决办法,让我再一次感觉到,对于这些年轻的头脑,只要善加引导和锻炼,创造力是无穷的。

2.儿童的积极性是需要鼓励的,思维的发散也需要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进行。因此,教师要有意营造充满鼓励性、轻松性和愉悦性的教育环境。

首先,注意创新教学方式。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早就不适用了,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那么最好的教学方式是什么样的?要根据每堂课内容的差异有弹性地进行选择,教师讲述完毕后,学生是否有疑问?接下来的5分钟就可以设置为提问及解答环节,再接下来可能是分组讨论或者是活动环节等,总之一个原则——要注意灵活性。当学生感觉到课堂的气氛经常处于互动、有趣的状态,学生的思维也会随之变得活跃起来。

其次,允许“犯错”。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经说过:“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以结果为目的的努力都允许犯错存在,看重过程的创造思维的培养就更应该允许学生走进“误区”。但学生的思维走进“死胡同”后,教师也要想办法将之“拉回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探索的过程,弄清楚自己是如何走进误区的,并且“误”在哪里。错误案例有时就是一朵创造之花的新芽,只要不急着否定,循循善诱,一定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3.有意训练学生掌握不同的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包含很多种类型,如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立体思维、直觉思维、逆向思维等等。具体来说,每节课的内容都有差异,适用的思维模式也不同,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是很必要的,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如五年级课程“认识负数”,教师阐述清楚正负数和0的概念以后,就可以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了:“既然0是区分正数和负数的临界点,那么仔细想一想,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类似的例子?”有的学生会联想到海拔,也有的学生联想到了电梯按钮等,这就是发散思维的一种表现。通过这样的联想,大家都对负数有了一定的概念。此时,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正数和负数的相反性。举例如下:“假如小明和小刚同时从校门口出发,向相反的两个方向走,小明走了150米,小刚走了200米,假如小明的方向为正向,小明的距离表示为‘+150,那么小刚的距离应该表示为多少?”通过类似的办法,举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其他例子,让学生对正与负、正数与负数这组概念逐渐产生清晰的认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引导,将其落实到每一节教学活动当中去。创造性思维是现代人类社会创造活动的灵魂和核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提升了,不仅对学习成绩有利,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更是大有裨益,这与小学教育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

【作者单位: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分组讨论负数小明
基于分组讨论互动教学的视频反馈学习法在神经病学教学查房的应用
小明照相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做不到
学好乘方四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