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芒市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2018-03-28 10:40赵小宝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旱地甘蔗栽培技术

赵小宝

摘 要 芒市冬春干旱少雨,严重影响甘蔗的种植、出苗及生长。基于此,通过选用抗旱良种、利用植期、耕作栽培、覆盖减蒸发等抗旱栽培技术进行集成配套,探讨旱地甘蔗栽培综合技术。

关键词 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6.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36.008

甘蔗是芒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市甘蔗种植区域逐步向无灌溉条件的山区、半山区转移,旱地甘蔗的种植面积比例逐年扩大。在芒市蔗区,一方面由于冬春少雨干旱,无论新植蔗春植下种,还是宿根甘蔗萌发出苗的2—4月正值一年中少雨干旱的旱季,无灌溉条件的“雨养型”旱地甘蔗实际上无雨可养,严重的土壤水分亏缺导致甘蔗萌发出苗率低,造成单位面积收获有效茎数少;另一方面,由于蔗区年降雨量不均,传统的浅耕浅种旱地甘蔗栽培技术使土壤保蓄水能力低,自然降雨利用率不高,即使进入雨季,有限的自然降雨仍难以满足甘蔗生长的需要,甘蔗生长受到严重制约,造成蔗茎节间短、细,单株产量不高,导致旱地甘蔗一般667 m2产量仅3 t左右,严重影响了旱地甘蔗的发展和蔗区农村农民的增产增收。基于此,結合影响旱地甘蔗萌发、生长的主要原因,通过选用抗旱良种、利用植期、耕作栽培、覆盖减蒸发等抗旱栽培技术进行集成配套,探讨旱地甘蔗的抗旱栽培综合技术。

1 芒市甘蔗生产现状

芒市甘蔗产业为芒市经济发展、脱贫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种植甘蔗比较效益越来越低,甘蔗种植向自然条件差的旱坡地退缩,旱地甘蔗成为芒市蔗区的主要部分,芒市旱地甘蔗占全市甘蔗种植面积的70%。旱地由于干旱、瘦瘠,造成甘蔗持续低产,加上近年坚果、咖啡、橡胶、茶叶等长期作物的发展,旱地甘蔗的种植效益也面临着严重考验,提高旱地甘蔗种植质量、提高单产,从而提高旱地蔗种植的效益,是芒市甘蔗稳定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4年芒市甘蔗面积1.27万公顷,甘蔗农业总产121.88万吨;2015年甘蔗面积1.43万公顷,甘蔗农业总产88.4万吨;2016年甘蔗面积1.33万公顷,甘蔗农业总产84.23万吨;2017年甘蔗面积1.26万公顷,甘蔗农业总产86.96万吨;2018年甘蔗面积1.40万公顷,甘蔗农业总产87.22万吨。种植区域分布于市内11个乡镇和境外缅甸,具有种植区域国内面积下滑,境外缅甸增加,面积零散,拉运距离远、单产低、成本高等特点,建有英茂、康丰两家制糖企业共3条生产线,日处理甘蔗能力达1.1万吨,年需原料蔗120万~130万吨[1]。

2 芒市旱地甘蔗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芒市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在山区、半山区的旱地,在此区域中气候和温度的变化基本能满足甘蔗的种植和生长。但此甘蔗种植的区域多为旱地,且地形多为山丘,在种植上会有春植缺水、土壤水土流失、土地营养流失严重等不利因素,使甘蔗种植过程中种子萌发、分蘖、成茎、糖分积累等都受到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会给甘蔗种植带来一定的危害,影响甘蔗种植的产量和效益。另一方面甘蔗种植地区的地域条件来分析,由于地形地势等原因,交通不便也会给甘蔗的种植带来影响。2)在甘蔗种植技术管理、品种选择上,如果没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就会给种植过程带来影响,当甘蔗受到害虫疾病的侵害时不能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这样也会给甘蔗的种植带来影响。3)由于有的地方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技术创新还有所落后,而且蔗糖原材料的价格低,这样就会给甘蔗种植户在一定程度挫伤种植积极性,因而使得甘蔗种植疏于管理和投入,造成旱地种植技术推广难度大产量低。

3 提高芒市旱地甘蔗高产高糖的主要策略

3.1 精整土地,为甘蔗种植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在甘蔗生长过程中,土壤是水分和养分主要的补给站,在甘蔗的种植过程中整地环节能做好就会给甘蔗的种植带来很大方面的效益。因此,在甘蔗种植环节要深耕、及时整理土地。尤其是在旱地,更是要加强对土地的整理,旱地地区种植必须要对土地进行深耕、疏松,这样保障甘蔗种植在萌芽时能够有足够的氧气供种子呼吸。再者就是在种植过程中土壤越疏松能够保证在甘蔗苗在生长根系的时候有足够的延伸空间,有助于甘蔗根系的发展同时也大大增加旱地甘蔗的蓄水、保水及保肥能力[2]。

3.2 甘蔗种植,品种选择是关键

现阶段,在市面上甘蔗品种多种多样,这就使得种植户在种植的过程中面临更多样的选择。而在旱地种植过程中,如果选种不恰当也会造成甘蔗减产。在旱地甘蔗种植过程中,一般选择耐旱品种最为适宜。在甘蔗种植过程中,外部环境会给甘蔗的种植带来直接性的影响,只有在甘蔗种植过程中品种选择对,才能充分利用土壤条件进行甘蔗的种植。同时考虑到所要种植的是用于制糖的甘蔗,还应该注意到,要选择生长周期快,糖分含量高的优良品种。同一环境下,同样的种植技术水平,合适品种的单株产量和含糖会比一般的品种产能更高。

3.3 加强蔗地田间管理,做好防治病虫草害防治

在甘蔗种植过程中,做好田间管理也是尤为重要的。甘蔗种植过程中需要有专门的种植技术人员在甘蔗的不同阶段做好相应的分段管理。1)在甘蔗的生长初期要做好甘蔗虫害预防,对田间的杂草要及时清理,以免在初期时候由于杂草原因而影响甘蔗根部影响的吸收。2)在甘蔗后期则是要加强虫害防治,一般情况下,在甘蔗中期由于温度和湿度达到一定程度,害虫在这一阶段也是生长最为活跃的时候,为了有效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对甘蔗进行人工干预防虫,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就是利用驱虫等和防虫板等办法来加强甘蔗田间管理,害虫严重时可以采取化学方法对甘蔗进行防虫管理。为了防止甘蔗苗折断或者倒伏现象发生,要对甘蔗苗施肥两次,即苗肥和攻茎肥。要注意氮、钾配合施,一般施苗肥每667 m2施尿素15~20 kg、钾肥20 kg;攻茎肥应该在甘蔗分蘖末期或5月下旬至6月中旬施下,每667 m2施用尿素30~40 kg,以满足甘蔗的生长或伸长期对养分的需求,同时要注意做好防治病虫草害防治工作,保证甘蔗苗期和生长期不受其他因素影响[3]。

3.4 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不仅可以提高土温,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及肥料的流失,还可以促进甘蔗的提早出苗,提高萌芽率,增加有效茎数,延长甘蔗伸长期。据各地多年试验结果证明,盖膜一般比不盖膜的每667 m2增加甘蔗产量0.8~1.2 t,尤其在长期低温或干旱的情况下,其增产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提高冬、春植蔗的出苗率,增加有效茎数,延长甘蔗的伸长期是实现早地甘蔗高产稳产的一项栽培技术措施[4]。甘蔗全膜覆蓋前应认真检查蔗地含水分情况,蔗地土壤湿度为70%左右时最适宜盖膜,做到土壤应湿而不黏(即用手可将土壤捏成土块,松散自然,有潮湿感),土壤过于干燥则不能种蔗和盖膜,应采取相应灌溉措施后再适时盖膜。通过覆盖地膜,促进甘蔗种苗的萌发生长。盖膜要求选用厚度(0.008±0.002)mm,宽度1.5 m的甘蔗除草专用地膜,每667 m2蔗地用膜7~8 kg;用一根2 m长的竹竿从地膜卷芯内穿过,再用细绳子拴在竹竿两头,便于一个人盖膜操作时拉伸整卷地膜;地膜应从第一沟甘蔗的地边开始盖起,地膜延伸覆盖方向要与蔗沟垂直,膜要拉紧并用细土压实膜边及沟心、做到不透风漏气、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温度;盖完第一沟后再接着盖第二沟,一直盖到地边后斩断地膜;第二幅膜起盖时应以第一幅膜相平行,第二幅膜的膜边要与第一幅膜相重叠10 cm,重叠处用细土压实,防止被大风刮开缝隙造成通风透气。地膜紧贴土壤墒面,并用细土沿膜边缘压紧、压实,保持地膜透光幅面20 cm左右。

4 结语

旱地甘蔗种植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种植条件对甘蔗的影响。利用好外部条件,充分发挥土壤有利条件,从种植管理上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及时发现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进先进的旱地栽培技术,通过强化种植管理,在种植技术上改进创新,达到增强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提升当地甘蔗种植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谭面.来宾市甘蔗高产稳产高糖栽培技术[J].乡村科技,2017(15):63-64.

[2] 吴忠仙.景东县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2):164,168.

[3] 叶超锋.甘蔗高产高糖栽培管理技术[J].南方农业,2016,10(9):84,86.

[4] 特芮,旗尔,李艳芳,等.提高旱地甘蔗高产高糖的栽培技术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15(12):33-35.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旱地甘蔗栽培技术
旱地出芦笋
甘谷县2020年山旱地马铃薯新品种引种对比试验报告
甘蔗的问题
甜甜的甘蔗
黑熊吃甘蔗
逆境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