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一年级学生造句的三种途径

2018-03-29 11:27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第五小学
成才 2018年3期
关键词:一个男孩造句句式

■ 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第五小学 陈 秋

造句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语言训练方法。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运用,就应从基础的遣词造句开始。一年级学生正处在学习语言的起始阶段,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造句。

一、通过典型范例模仿,辅助学生造句起步

儿童阶段孩子们的学习大部分都是从模仿学习开始的,模仿教师的发音,模仿书本的表达等。一年级学生处于学习启蒙阶段,其语言模仿的效果比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好,这就决定了模仿学习是他们学习语言最基本的方法。

新教的词语,让一年级学生造句,往往有些困难,此时,教师就可举例让学生模仿。如用“非常”造句,我先说了范句“我非常喜欢读书”后,才让学生进行模仿说句子。有了范句的引领,学生们立即说出了“我非常喜欢跑步”“我非常喜欢画画”“我非常喜欢跳舞”等等句子。

学生学完汉语拼音,进入课文的学习之初,对句式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教学中,我便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模仿造句。

如《影子》一课中有“影子是我的好朋友”这样的句子。这是一个判断句式,是我们语言表达时最常用的句式。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这个句式,我出示填空题:“____是我的好朋友。”以问题:“谁是你的好朋友呢?”引导学生模仿句式说话。此时,学生们已进入小学快两个月了,相互之间已非常熟悉,结交了不少好朋友。他们轻而易举地说出了句子:“陈婧怡是我的好朋友。”“胡伟泽是我的好朋友。”接着,我变换填空形式:“我是_______。”学生说:“我是好孩子。”“我是小学生。”“我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然后,我又让学生作“_____是______”的句式练习。学生说:“这是我的书。”“她是我妈妈。”通过这样阶梯式的模仿练习,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种句式。

让学生模仿造句,一般不容易出现语病,练多了,学生对句子句式结构等的认识也就逐渐清晰、完整起来了。

二、通过生活经验启发,激发学生造句欲望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人类语言发展的源泉是生活。和作文教学一样,造句也必须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所不同的是,造句要用指定的词语准确地反映事物。有些词语的语境是学生在生活中有切身体会,或曾经耳闻目睹的。在教学时,我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词语”与“生活”的距离拉近,启发学生合理想象,激发其造句的欲望。

如学了《给奶奶送阳光》一课,要求用“高兴”造句。一年级小学生正处在快乐的童年时期,生活幸福美好,常常会有开心愉快的体验。于是,我问学生:“你们什么时候会感到高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考了100分,老师表扬我,我很高兴。”“爸爸给我买了新玩具,我很高兴。”“妈妈带我去欢乐谷玩儿,我很高兴。”……

《献给妈妈的诗》一课中有“争先恐后”一词。引导学生造句时,我先用问题“生活中,你们争着抢着做过哪些事”,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回答:“我们抢着去搬牛奶,抢着回答老师的问题……”在听到学生的回答后,我接着启发学生:“谁能用‘争先恐后’说一说吗?”学生们立刻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公交车上,我们争先恐后地给老人让座。”“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看着学生们一个个迫不及待的样子,确实是“争先恐后”啊!

三、通过学习情境创设,打开学生造句思路

一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制约,往往难以把词语与所适用的语境联系起来。教师可根据词语的含义,创设情境,为学生“架桥搭梯”,打开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让他们不仅有话可说,而且乐于表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情境

有些词语的含义较抽象,或距离学生的生活较遥远,学生无法联想到词语的适用语境。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情境,帮助学生通过情境进行想象,引导学生根据其中的情境用词语说句子。

如《小画眉》一课,用“茂密”造句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幅有森林和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用“茂密”说话。孩子们顿时三个五个地聚在一起讨论起来,打破了先前鸦雀无声的场面。讨论后,再次让他们说时,一只只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小白兔的家在茂密的森林里。”“小松鼠和妈妈在茂密的森林里快乐地生活着。”……

再如《糖果雨》一课,用“一个……另一个……”造句时,学生也是难以想象这个词组适用的语境。为了开拓他们的思路,我用多媒体出示了有两个男孩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内容后,马上就说出了句子:“一个男孩胖,另一个男孩瘦。”“一个男孩坐在沙发上弹吉他,另一个男孩坐在地上唱歌。”“一个男孩穿着衬衫,另一个男孩穿着T恤。”

2.利用表演展现情境

造句属于一个创造性的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创造语言环境,造出合乎逻辑的句子,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用与动作相关的词语造句时,把情境表演出来,再引导学生用词语来描述,效果尤佳。

如《今天我很忙》一课的“一边……一边……”,《李子核》一课的“一会儿……一会儿……”,这两个关联词都表示并列关系,“一边……一边……”表示同时进行的两个动作,“一会儿……一会儿……”表示先后进行的两个动作。用关联词造句,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本身就是个难点,与其苦口婆心地点拔启发,不如把情境表演出来,让学生看着表演的内容用规定的词语来说句子。如用“一边……一边……”造句时,我先表演情境:拿起黑板擦擦黑板,同时说话。再让学生思考:老师同时做了什么?试着用“一边……一边……”说句子。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时,我也如法炮制,表演情境:先拿起书读了会儿课文,接着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然后,我让学生把老师表演的动作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子表述出来。这样用表演展现情境,引导学生说句子,学生不仅直观地巩固了这两个关联词的认识,而且造出的句子通顺、完整、合乎逻辑。

造句,是学生学习表达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生活化、形象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燃起学生智慧火花,激发他们谴词造句的潜能,为以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一个男孩造句句式
从造句入手学写话
一个男孩写给奶奶的歌
从未跟上自己
造句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造句
特殊句式
网友说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我们是这样造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