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青夫人钱孟钿生平、家世及影响

2018-03-30 14:17叶宪允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8年1期

叶宪允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 200241)

钱孟钿,常州人,是与维扬女诗人沈岫云齐名的清代著名女诗人,诗词兼擅,深受当时著名诗人袁枚、赵翼、洪亮吉等的推崇,著有《浣青诗草》《浣青诗余》和《鸣秋合籁集》。“钱文敏公(钱维城)一门都娴风雅。长女孟钿,字小榭,自号浣青,盖合浣花、青莲为一也。适永济崔曼亭太守龙见。诗词并擅盛名,世称浣青夫人。”①钱孟钿父亲钱维城(1720—1772)是清乾隆十年(1745年)状元、吏部侍郎。常州钱氏乃著名世家,科甲鼎盛,人才辈出。钱孟钿母亲金安是贵州按察使金祖静之女,金家也是苏州重要的文化世家;金祖静的父亲金綎、母亲方洁、妻杨珊珊、女金兑皆是诗人。钱孟钿丈夫崔龙见官至荆州知府、荆宜施道,工诗,《乾嘉诗坛点将录》中称崔龙见为诗坛中箭虎,著有《万回诗草》。崔龙见、钱孟钿有子崔景仪,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进士,官至编修、思恩知府、南汝光道道员,署理河南按察使。崔龙见、钱孟钿女婿有户部员外郎吕子班。钱孟钿儿媳庄素盘(1765—1787)是知府庄钧女,也是一位女诗人,著有《蒙楚阁遗草》。对于这位声名卓著,颇有影响的清代著名女诗人,其生平、家学渊源、诗文成就以及在清代文坛的影响需要仔细研究。

一、常州钱氏与苏州金氏文化世家

钱孟钿生于1739年。袁枚《随园诗话》卷五记载:“余庚申(1740年)夏乘舟北上,遇稼轩(钱孟钿之父钱维城)南归,时未中状元也。见其手抱幼女,才周睟,今四十八年矣。”②可推知钱孟钿生于1739年。钱孟钿父亲钱维城乃乾隆十年一甲一名(状元)进士,授修撰,调任右中允,在南书房行走,又迁刑部侍郎,从二品,成为乾隆帝极为赏识的侍臣之一。钱维城是清代文学家、书画家。洪亮吉评其诗“如名流入座,意态自殊”(《北江诗话》)。书法学苏轼,山水画乃元人笔意,尤有重名,诗作与画作都颇受乾隆皇帝的欣赏,著有《钱文敏公全集》。钱维城是清代常州钱氏家族的重要人物之一,而钱氏家族出自吴越王钱镠,是历史悠久的大世家,从明代万历年间起十八世钱一本中癸未科进士,至清代乾隆乙未科廿三世钱致纯中进士,200年间,7代子孙中有10位进士。其中状元1人,为廿四世钱维城,乾隆乙丑科状元及第;探花1人,廿二世钱名世,康熙癸未科探花及第。并有举人19人,贡生9人,庠生59人,国子监生36人。钱维城父亲钱人麟(1689—1772),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举人,官浙江萧山知县。钱维城弟钱维乔(1739—1806),清文学家、戏曲家,与钱维城有“常州二钱”之誉。

钱孟钿母亲金安(1720—1782),贵州按察使金祖静女,通文史,工翰墨,知书识礼,雍容大方。乾隆帝南巡,驻跸杭州,金夫人偕诸命妇到行宫谒见皇太后,皇太后以宴席招待时,金夫人从容奏对,词气安雅。皇太后颇为赞许,对近侍说:“此真状元夫人也。”关于金安生平之种种,钱维乔《金夫人家传》记载甚详。钱孟钿外祖父金祖静(1697—1777)工诗,擅长书法,有《定涛诗文集》十二卷;钱孟钿外祖母杨珊珊也是一位女诗人,有《佩声诗稿》。金祖静、杨珊珊有女三人,其中一女金兑有《栉生诗稿》,是袁枚众多女弟子之一,金兑三个女儿计捷庆、计趋庭、计小莺皆工诗。另外,金祖静的外公方殿元(1636—1702)和两个舅舅方还(1674—1717)、方朝(1675—1734)是岭南著名诗派“岭南七子”的成员,方还、方朝并称“吴中二方”和“广南二方”。金祖静父亲金綎(1672—1740)、母亲方洁(1673—1757)、岳父杨宾(1650—1720)皆为诗人,有诗文集,或工书,善琴艺。金氏家族文化气韵之浓厚也是非常引人瞩目的。

二、“惊看玉树茁新芽,江左门才聚一家”

江南物丰人华,文化鼎盛,人才辈出。钱孟钿自小就表现出颇高的天赋,人称“惊看玉树茁新芽,江左门才聚一家”。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十五中记载:“钱公维城,字幼安,号稼轩,江苏武进人。十岁能诗,十二能骚赋。乾隆十年,以一甲一名进士赐及第,由修撰累官刑部左侍郎,叠司文枋,入直南书房。卒,赠尚书,赐祭葬,予谥文敏。书法苏文忠,画得元人笔意,时以为天授。高宗深重之,屡赐诗、题识。文端公尝云,稼轩自幼出笔苍润,秀骨天成。通籍后,尤得力于东山也。所著曰《茶山集》。女,孟钿,工诗,通音律,适崔观察龙见。著有《浣青诗草》《鸣秋合籁》。”③《浣青诗草》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年间刻本,收录于肖亚男主编的《清代闺秀集丛刊》第12册。

钱孟钿幼年即聪慧过人,祖父钱人麟称之为“此吾家读书种子也”。钱孟钿有至性,九岁时,曾割臂肉杂药饵以治父亲寒疾,恭孝闻名,安贫乐道,能解人于危难。关于钱孟钿生平事迹,《(光绪)永济县志》卷八有《浣青夫人钱恭人行略》,作者是其丈夫崔龙见。其记载:

“恭人姓钱氏,讳孟钿,字冠之,一字浣青。常州武进人。父文敏公,讳维城,以第一人及第,官至刑部左侍郎,赠尚书,世称茶山先生也。恭人幼有至性,九岁时,文敏公偶感寒疾,恭人吁天割臂肉杂药饵以进,翌日,疾瘳,未尝自言,人见其血殷襟袖,乃知之。夙耽吟咏,精通音律,尤熟于纲鉴、诸史。文敏公与之上下议论,竟不能屈。祖铸庵先生每夸示于人曰,‘此吾家读书种子也’。年二十一归余,时文敏公方佐司空,余相从受业,恭人劝余勤读,每坐对咿唔见者,称为益友。余庚辰(1760年)举京兆,辛巳(1761年)成进士,恭人从余归毗陵,侍养极得先慈欢心,每以不逮事先观察为恨。先慈见背,恭人襄理大事,尽诚尽哀,宗族乡党中咸无间言。庚寅岁(1770年)随余服官秦蜀,余性疏拙,从不问家人生产,居官尤不善经营,有屡空之患。恭人每将簪钏衣饰估值寄库中,以抵缺项,俟补苴足数,乃出之当受代。时余不耐与人争利,尝代前人弥补巨万,以故脂膏不能自润。守顺庆,去官之日,垂橐萧然,抵家后寄人庑下,几于饔飧不继。恭人怡然,安之曰,‘夫子居官,尽心民事,而不名一钱,所得多矣。贫乃士之常,吾何患焉?’后起官浙江丞倅,复恩擢守荆州,量移荆南监司。儿子景仪践履,清华滥竽典试,恭人亦不以为喜。当嘉庆元二年间,白莲贼窥伺荆州,烽火相接。余从大帅督师挽运,恭人独处危城,料理防守事宜,以坚壁清野为务,并代余移书僚属,收附郭积聚入城,民心安定。贼侦知有备,解去,咸以为夫人城云。生平性颇狷介,而能持之以平恕。每自读书,变化气质,虽臧获婢媵未尝以非礼遇之。尤喜徇人之急。壬寅五月,归自蜀中,舟泊当途江口,适遇暴风,见渡船覆溺,恭人遽捐钱十千,急募舟子入水捞救,得生者十余人,多系应考士子,皆登岸望舟叩谢而去,恭人不自以为功也。从子述祖官平阳训导,中年无子,恭人助之买妾。文敏公两子相继沦丧,恭人抚其孤,代营婚嫁。戚党有困乏者,无不勉力周恤。其待师友宾客尤极诚敬。管韫山侍御为恭人从母表兄,延课两儿时,偶遘危疾。恭人手调药饵,料理烹饪,嘱儿辈侍奉惟谨。韫山疾愈,在频阳官舍结社赋诗,其时有恭人季父初(钱维乔号竹初)、从弟味菽、表弟杨六士皆在社中。余与恭人及儿子景仪亦预其列,得《鸣秋和籁集》一卷,为张息图观察所激赏,序而传之。恭人诗多散佚,仅存《浣青草》八卷、《未刻诗》二卷。”④

上文崔龙见所作之钱孟钿传,应该是最为可靠的钱孟钿生平资料。崔龙见,字曼亭,永济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曾官南郑知县、富平知县、杭州府水利通判、荆州知府、荆宜施道等。《(光绪)永济县志》卷八:“崔龙见,字翘英。乾隆庚辰辛巳联捷进士,选授陕西南郑县知县。庚寅(1770年)充陕西乡试同考官。累升乾州知州、四川顺庆府知府、湖北荆州府知府、荆宜施道。”⑤崔龙见本永济右族,移居常州,与常州武进大族钱家通婚,娶钱孟钿为妻。

钱孟钿之父钱维城所作《孟钿诗钞序》,其中论及钱孟钿儿时之聪慧和过人文才。“家之兴替,视所生。男慧女钝,多兴;女慧男钝,多替。孟钿生十数日,能笑。甫能言,即解人意。七岁就家塾,不半年而止。然而好读书,有至性,喜缀小词,予以为不可学,因读史记通鉴记事本末,颇多记忆,往往抚掌谈故事,娓娓可听。予又以香山诗授之,才一阅,曰,此殊不难,试为之,思致清润。岁庚午(1750年),余大病,私剪臂肉疗予,秘其创,其母察其色黄瘠,始知之,时余疾良已。年十九,归博陵崔郎。崔郎亦好学,夫妇日相唱酬。壬午(1762年)余视学浙江,偕崔郎来,与诸昆弟结浣青诗社。予亦偶与其事。予尝谓孟钿曰,汝不事女红,而好吟咏,汝性慧而两弟俱钝,读书未成,此非予所愿也。己丑(1769年)秋寄诗数卷,请予评定,并弁言其首。适子有黔中之行,孟钿亦偕崔郎赴南郑任,忽忽三年,秋夜偶于案头见其诗,念二十年婉娩予膝下者,秦关燕月,迢遥千里,人生几何,聚散如此,如之何其弗思也?因书数语,题其集,并示中铣、中钰。予虽恒言不称,今五十有二矣。汝等皆壮,有室家,所成就者何如哉?毋使予言之卒验也。”⑥钱维城以父亲之观感记钱孟钿之诗词创作,拳拳情深溢于言表。钱氏父子皆为诗人,钱维城也写给爱女几首诗。如《孟钿极爱余东风行,手写口讽不置,复作此示之》:“东风一曲不胜情,云际灵璈听未清。帘外柳花能解恨,人间原有许飞琼。”⑦《寄孟钿》:“平生珠一颗,掌上惜多年。留向芙蓉浦,空怀明月篇。岂伊忘膝下,为我奉堂前。何事频支枕,愁心满海天。”⑧《寄示孟钿》:“汝病几时好,吾怀何日开。庭帏方有信,舟楫倘俱来。朔雪迷江国,南云接蓟台。中宵多羽翼,飞去每千回。”⑨《读孟钿所寄诗》:“娇女如娇鸟,嘤鸣寄意微。吹来花底曲,劝我不如归。我思同沧海,苍茫百感非。岂缘关塞隔,容易不南飞。”⑩钱维城诗中透露出对爱女的喜爱之情。

钱孟钿早期随父亲在京城。钱维城参与了钱孟钿等人的诗会以及创作,钱孟钿自然受到家族和状元父亲的影响。王蕴章《然脂余韵》卷四记载:“武进钱文敏以诗画名,女浣青,得其口授。京师休沐之所,曰‘绿云书院’,昔海宁陈文简(陈元龙)居此。王横云,尚书所署其东有簃焉,曰古青簃,文敏拜御赐之诗而名之也。庄虚庵为文敏甥,管韫山尊人与文敏有连,皆尝馆邸。弟、文敏弟竹初,偕犹子味菽数省视文敏。文敏为浣青相攸,得永济崔曼亭,虚庵之姑子也。既就婚,文敏留不遣去,此五人者相得甚欢,或斗险韵策旧事为笑乐。庭有老桑近百余年物,绿阴蔚蔚一亩,视其景移屋角,则文敏退朝,竞就质疑,及举所得请甲乙,以为常。曼亭,名龙见,侨寓阳湖。浣青,名孟钿,唱随风雅。洪稚存序浣青诗,所谓以峰青江上之篇,配枫落吴江之咏也。竹初序其集,亦推奖备至,有云,不图今日之大家,乃有我家之小阮,恨非男子,未能称汝麒麟,便号夫人,亦足佳吾子弟。”钱维城之弟钱维乔小钱维城19岁,曾吃钱孟钿母亲金安的奶水,与钱孟钿年龄应该相差无几。钱维乔作有《侄女孟钿纫秋诗草序》,称侄女钱孟钿乃“今日之大家”,“乃吾家之小阮”,“早岁诵诗爱清风之句,频年织素翻锦字之文”,“实见恨非男子,未能称汝麒麟”,“定知君才无两”。

崔龙见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充陕西乡试同考官,乾隆三十六年代理担任三原县令,乾隆三十八年,任富平县令。1773年左右,崔龙见担任乾州知州。崔龙见还担任过顺庆府知府,这是在任职杭州之前。钱孟钿随夫宦游各地。钱维乔《鸣秋合籁小序》载:“乙未(1775年)之秋,同人萃频阳官廨”,聚会来者七人,即“管子世铭,崔郎龙见,杨子庚,予,及兄子锴,女侄孟钿,即归崔郎者,其一崔郎子景仪,为最幼云”。可见参与诗词应和者七人,包括钱孟钿、崔龙见夫妇及儿子崔景仪,还有管世铭、杨子庚、钱锴、钱维乔。七人属家族成员,有亲戚关系。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崔龙见任杭州水利通判。钱孟钿在杭州,见诗人袁枚。袁枚《随园诗话》卷五记载:“钱稼轩司寇(钱维城)之女,名孟钿。……余故题其诗册,有云:‘而翁南下赋归欤,值我新婚北上,初水面匆匆通数语,怀中正抱女相如。’”袁枚往来苏州、杭州等地,门下女弟子众多。

1795年前后,崔龙见担任荆州知府。洪亮吉(1746—1809)50岁,“十二月抵辰州,晤湖督毕公沅、湖南巡抚姜公晟。十九日,抵荆州姻家崔太守龙见,以公事出。晤崔浣青(钱孟钿)”。洪亮吉与苏州金家、常州钱家有密切的关系。崔龙见曾担任荆宜施道,参与平定教乱。《(光绪)永济县志》卷八、鄂辉《平苗纪略》、庆桂《剿平三省邪匪方略》中多次提及崔龙见参与平叛的事迹。而钱孟钿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关于钱孟钿生平以及参与平叛之事,《清史稿·列传二百九十五》记载:“崔龙见妻钱,名孟钿,字冠之,一字浣青。龙见,永济人;钱,武进人,侍郎维城女。……钱工诗词,即以‘浣青’名其集。”《清史稿》为钱孟钿立传,崔龙见无传,可见钱孟钿之影响尚在其丈夫之上。

赵怀玉(1747—1823)曾授内阁中书,工古文词,诗与孙星衍、洪亮吉、黄景仁齐名,江苏武进人,与钱家相熟。钱孟钿逝后,赵怀玉作钱孟钿《崔恭人钱氏权厝志》,可对比参照上文崔龙见《浣青夫人钱恭人行略》之传,并补《清史稿》记载之不足。

“吾郡钱氏自明万历以来名德相望,迨侍郎赠尚书文敏公维城以学术致通显,余事擅三绝之目。又尝出使黔中,戡平叛苗,文经武纬,暴著当世。乃其中圭,禀承庭诰,亦能出其所有以定变乱。如崔恭人者,吾不能无异焉。恭人,讳孟钿,字冠之,一字浣青,为文敏公女,浙江萧山知县(钱)人麟女孙,湖北分巡荆宜施兵备道崔君龙见之配也。九岁,文敏遘危疾,割臂肉杂药进之,疾竟得愈。母金夫人,家世亦能诗,故恭人幼好吟咏,娴于史事。萧山君以为读书种子。兵备君,故永济右族,来家常州,与钱为通门,遂纳采。年十九,就婚京邸。明年中顺天举人。又明年,成进士。恭人随归事姑庄太恭人甚谨,以不逮事君舅为憾。姑卒,丧葬以礼。兵备起家县令,扬历州郡,位至监司。恭人内庀家政,外襄官事,秩然井然,无或失坠。其在顺庆也,川东嘓匪(白莲教徒)蔓延,兵备率兵勇出剿,贼间道袭郡城,吏民惊扰。恭人知贼从西路来,遣人疾掣李渡场泊船于东岸,贼至水阔无梁,遂遁。郡以获全。其在荆州也,值白莲贼起,兵备督饷出。恭人在危城中,烽火四逼。警问日至,筹守御不动声色。且以兵备指发书僚属,主坚壁清野之议,促收附郭积聚。贼侦有备,旋即解去。兵备赋性夷旷,每受代,不屑与人较,去之日多垂橐行。自顺庆罢归,贫困尤甚,后虽荐涉,膴仕长君。景仪亦出守粤西,故里尚无一椽。恭人泊然,不以为虑。文敏两子相继殂谢,抚其遗孤颇力。戚困乏者,赡之。尝自蜀中归,泊舟燕子矶,见渡船覆溺,立捐钱,募善泅者赴救,全活十余人。问之,皆应试士也,登岸罗拜去。为诗品诣超隽,力宗唐贤,有所著诗若干卷。夫中馈之职蕴习酒食而已,不则执勤黼绣而已,求其陈风缉藻与古才媛媲美。已廑遘之至,临危处变,动合机宜,无论巾帼之所难能,即士大夫当之或不敢自信。若恭人者,岂非聪明有识濡染于家庭之训深哉?嘉庆十一年(1806年)十月卒,春秋六十有八。明年秋,景仪手兵备君述来告,曰:‘日月易逝,卜壤未遂,将以冬十月权厝于武进,循理乡祖茔兆次。君知吾母审,愿有以志之也。’遂胪其行记于石,而虚铭幽之辞,俟葬而后备焉。子六人,景仪由翰林院侍读学士改广西平乐知府;景俨甘肃宁夏知县;景侃,候选布政司经历;景偁,国子监生;景僖,增广生员;景群、景僖为世父及从祖伯父后。孙六人,曾孙一人。”

按此记载,钱孟钿逝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十月,卒春秋六十有八。

崔龙见、钱孟钿有六子、二女,即崔景仪、崔景俨、崔景侃、崔景偁、崔景僖、崔景群。女二人,婿曰户部员外吕子班,曰钱瀚斯。崔景仪,生平上文已述,此不赘言。崔龙见、钱孟钿第二子崔景俨,儿媳庄素盘。崔景俨,进士出身,官居四川金堂知县、两当县知县。庄素盘也能诗,济南知府庄钧女,学诗于钱孟钿,年二十三早逝,著有《蒙楚阁诗草》。《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八十五记载:“庄素盘,字少青,武进人,知府钧女,永济崔景俨室,有《蒙楚阁遗草》(《诗话》)。少青未嫁时,随其父历官山东五州,凡所过名胜及春秋佳日,辄命为诗纪事。六七年中,积箧中者百首。议论不似闺合中语。年十八归崔,从姑吟咏,诗境益进。年二十三卒,洪北江(洪亮吉)为作圹志。”崔龙见、钱孟钿女婿吕子班家族同样是常州一大世家。五世祖吕宫,皇朝顺治丁亥殿试第一、太子太保、宏文院大学士。曾祖吕廷鹓,泰州训导,赠中宪大夫、山东济东泰武临道。祖吕瀶,乾隆甲戌进士,山西汾州府同知,赠通议大夫、安徽按察使。父吕尔禧,乾隆癸卯举人,浙江桐乡县知县。吕尔禧有二子,即吕子珏和吕子班。吕子班有五子:吕佺孙,道光甲午科举人,丙申进士,翰林院编修;吕佶孙,道光乙未科举人,会试挑取誊录;吕备孙,太学生,道光丁酉顺天乡试挑取誊录;吕倌孙,道光丁酉科举人,戊戌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吕俣孙,邑庠生。此外,吕子班四伯父是吕尔喆。吕尔喆、吕子珊、吕佑孙、吕懋先、吕德骥乃祖孙五代,各有功名仕途著述,吕德骥即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之父。

三、钱孟钿的影响

钱孟钿承继家学,自幼不凡,精熟文史,喜好吟咏,声名远扬。钱家门风纯正,为官清廉,三代为官却多贫苦,钱维城祖父钱济世和父亲钱人麟皆官县令,以赈济灾民罢官;钱家家学渊源深厚,一门长幼之间感情甚笃。钱孟钿祖父钱人麟,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举人,官浙江萧山知县,甚有官声,著有《易韵》二卷、《易古音》一卷、《声韵图谱》、《毛诗古音》一卷、《东林纪事》四卷、《东林十二目》一卷、《泾县志》十卷、《龙城书院志》二卷、《太湖风上记》一卷、《历代职官考》四卷、《明臣谥法考》二卷、《毗陵科第考》八卷、《三元考》、《师思斋札记》一卷、《太湖兵防记》、《閊南风土记》一卷、《铸庵杂识》一卷、《毗陵觚不觚录》《借翁存稿》二卷、《续稿》一卷、《师思斋文集》。钱孟钿父亲钱维城是状元郎,也是诗人、书家,更是著名画家,乾隆帝收藏其画作有几十幅之多。钱孟钿叔父钱维乔是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其父叔以及祖父钱人麟都非常喜爱钱孟钿。

钱孟钿作为清代著名女诗人,诗风力宗唐贤,品格高雅。陈康祺在《郎潜纪闻》卷十三中说:“稚存太史(洪亮吉)《北江诗话》有仿钟嵘诗品画品一则,评骘同时诗人,颇极允当。”洪亮吉品评当时较为有名的诗人众多,其中就包括钱孟钿,洪亮吉称其诗,“崔恭人钱孟钿诗如沙弥升座,灵警异常”。王蕴章《然脂余韵》卷四记载:“洪稚存序浣青诗,所谓以峰青江上之篇,配枫落吴江之咏也。”钱孟钿同乡、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赵翼称“吾乡钱文敏公女孟钿,最工诗”。钱孟钿亦擅填词,著有《浣青诗草》《浣青诗余》及《鸣秋合籁集》。钱孟钿还颇工词,在词的创作上也颇有成就。对于钱孟钿的诗词成就,当世文人在一些诗话中多有引用和评述。

注释:

①周春:《耄余诗话》卷十,清钞本。

③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十五,清同治刻本。

④⑤李荣和:《(光绪)永济县志》卷八,清光绪十二年刻本。

⑥钱维城:《钱文敏公全集》《茶山文钞》卷四序,清乾隆四十一年眉寿堂刻本。

⑦钱维城:《钱文敏公全集》卷八,清乾隆四十一年眉寿堂刻本。

⑧钱维城:《钱文敏公全集》卷九,清乾隆四十一年眉寿堂刻本。

⑨⑩钱维城:《钱文敏公全集》卷十,清乾隆四十一年眉寿堂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