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晚年的书信研读——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2018-03-30 05:15程薇丹
学理论·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书信

程薇丹

摘 要: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马克思理论的重要基石。在恩格斯晚年的书信中,论述了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纠正人们对唯物史观的错误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对马克思主义以及当时现实社会都起到了深远影响。以恩格斯晚年的书信为研究对象,着重论述了经济基础的作用,而且是“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

关键词:恩格斯;书信;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8-0024-02

恩格斯晚年的书信主要是针对当时社会上所存在的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理解,给他们做出了细致明了的解释。对误解历史唯物主义的人们进行严厉抨击。恩格斯晚年的书信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捍卫,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一、恩格斯书信产生的时代背景

19世纪6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德国出现了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把矛头指向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出现了以巴伐利亚社会民主党首领福尔马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以“青年派”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公开鼓吹经济唯物主义,否认政治、思想的能动作用。并从不同的方面割裂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的统一,号召暴力行动崇拜个人主义。

二、恩格斯晚年书信的主要内容

(一)上层建筑具有能动作用

恩格斯晚年在相继给康·施米特、约·布洛赫、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在原来的基础上丰富了唯物史观。在给施密特的信中,恩格斯强调了在社会发展中,经济基础一直都起到了决定作用,但是这一作用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力量,上层建筑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例如经济运动是一切政治斗争的基础,政治运动的根源毫无例外地在于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它必须受经济的制约。恩格斯还说明了上层建筑并不是完全依附于经济基础存在,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理解为意识形态具有自己的特点和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意识形态的发展一般都会受到它前人的思想领域的影响,具有历史继承性。根本不变的是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因为在社会发展中,经济基础起到决定作用而且是“归根到底”的作用。意识形态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先进的意识形态不一定产生于经济状况好的国家,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出现也不是没有可能。正如恩格斯所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在信中,恩格斯指明了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尤其是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经济基础的作用是“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

布洛赫曾写信请教恩格斯:“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看来,历史中的决定因素是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个原理应当怎样理解?能否把他理解成这样:唯独经济关系是决定因素。还是其他关系本身也可能产生影响?”恩格斯给其的回信当中,着重论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还说明了上层建筑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恩格斯明确指出,历史进程不单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而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驳斥了“经济是唯一决定因素”的谬论。历史唯物史观这样认为:“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存在的基础,是我们历史活动的前提,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要出现经济的决定作用,恩格斯就会习惯性地加上“归根到底”这四个字,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进程是多种因素交互在一起产生作用的结果,而经济状况是决定性的因素。上层建筑中的诸多因素对社会发展同样也起作用。例如国家的政权、法律、不同的宗教观点等等。这些因素对经济基础起到能动的反作用。在上层建筑这一领域当中又分为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概括说来就是由经济基础反映出来的当代人所普遍具有的,比较认可的世界观。而政治上层建筑就是在上层建筑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制度、警察、军队、政府部门,党派国家机关和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又决定思想上层建筑。但主要是因为经济因素起着根源性的作用,因而经济因素是“归根到底”的决定性作用。

这里所说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恩格斯用经济运动中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证明了这一观点。偶然性和必然性呈对立统一关系,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显现出来。偶然性是由于事物的不稳定性产生的,所以现象既可能出现,也有可能不出现。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出现也是无法确定的。但是这种偶然性又是作为客观事实存在的,所以就像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样,经济因素是作为必然的因素出现的,所以不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能与经济状况联系在一起。除了经济因素这一可以确定的因素以外,还有许多无法确定的偶然性的因素存在,我们不能忽视这种因素。所以说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不能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简单归结于经济状况的好坏。

(三)“合力”思想

唯物史观主要的观点之一就是我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恩格斯一直不断强调任何事物的出现不单是一个因素就可以随便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恩格斯论述了在人们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客观规律和人的意志的关系。在他看来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历史不是随便就能出现的,也不是由某个人或某个集体创造的。个人的意志是这一时代经济状况的反映。就如上文中所提到的那样,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起着“归根到底”的作用。这就告诉我们,在考虑社会发展影响因素时,我们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经济因素。所以才说个人的意志是这一时代经济状况的反映。在论证个人意志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时候恩格斯就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做比喻,这就是“合力”思想。这一思想是恩格斯继社会发展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之后的又一论断。恩格斯通过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合力,历史的发展就好比平行四边形一样,有无数个。但是又是因为有无数个个人意志相互冲突,互相抵消一样,历史的发展结果不会完全和某个人预想的一样。只能说,每个人都会对历史有或多或少的贡献,而这一贡献会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这一规律的理解同样和上文中所说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样有相似之处。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同样在这一过程里面会包含一些偶然性因素。所以不难看出历史规律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还具有复杂性。有些时候,人们总是喜欢把功过算在一个人的头上,认为创造历史的是某个人或是某个团体。如“个人主义论”“英雄史观”等,造成这种错误认识的根源就在于人们不善于用科学的方法,而以客观存在的规律为主,寻找历史发展的根源和推动力。

(四)历史人物出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恩格斯以历史人物的出现规律论证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规律。社会历史不是某个人或某一集体建立的。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历史人物就算他不出现,也会有另一个人出现来接替他的位置。恩格斯在一方面驳斥英雄史观的同时也论证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规律。历史的发展是客观存在的必然出现的,而历史某一节点的人物是偶然的,并不是特定的,谁都有机会成为历史人物。我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恩格斯还强调在研究历史时要在偶然性当中找必然性。

(五)要根据原著来研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理论

在给布洛赫的信中,恩格斯教育德国青年,一定要根据原著来研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他这样说道:“对于那些革命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都正好是原著本身”,“我请您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这一科学的方法不仅是告诫当时的德国青年,对于现在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一个有益的方法。

(六)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以经济为基础和上层建筑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德国社会民主党派“青年派”,从不同的方面歪曲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篡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德国大学生中引起了极大的思想混乱。不少人写信向恩格斯请教,符·博尔吉乌斯就是其中之一。在回信中,恩格斯明确指出了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因素。这封回信,内容上仍然是继续了之前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在以前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恩格斯一直指出经济关系是历史发展中起到根源性的决定性作用,上层建筑的诸因素之间也相互作用。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政治、宗教、法律、制度、文学、艺术都属于上层建筑当中的一部分,这些部分的发展都是在经济的发展基础上。但是他们之间又相互发生作用并对经济基础起作用。在信中恩格斯指明了政治、经济、文化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发生作用。

三、恩格斯书信的深远影响

恩格斯晚年的书信主要是针对当时社会上所存在的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从而做出的一个更正与解释。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或缺的基石。恩格斯晚年的书信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于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问世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唯物史观不仅对当时德国的无产阶级产生影响,也对中国的无产阶级事业产生巨大的指导意义。其思想的光辉不论是在理论上让我们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地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运用它去研究历史,还是在实践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因为他能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多数人的角度出发,解决人们所需要的实际问题,不是空谈也不是独有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套语而是工作指南,我们不能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研究历史的借口,必须以科学的方法认真研读历史。

参考文献:

[1]顾良文,梅榮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刘福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的当代价值[J].长白学刊,2002(3).

[3]陈其泰.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重大贡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4]严书翰.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J].求是,2002(11).

[5]张世鹏.论恩格斯晚年思想[J].科学社会主义,2010(3).

[6]戴安良,顾伟平.晚年恩格斯的社会新思考及其效应[J].探索,2007(2).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书信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失窃的书信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论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思考巴洛克音乐
从《神圣家族》对生产概念的论述看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的当代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