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发展方向性看马克思的进步史观

2018-03-30 05:15倪晶晶
学理论·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科技

倪晶晶

摘 要:马克思认为历史是进步发展的,并存在一个稳定原动力,推动历史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科技发展的方向性和马克思的进步史观密切相连,科技发展方向不仅引导着生产力发展方向,而且也影响着生产关系。但仅从科技角度看待马克思的进步史观是不够的,还需要综合考虑道德、精神的作用,客观全面地看待马克思的进步史观。

关键词:科技;方向性;历史进步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8-0026-02

人类社会至今经历的每一时代——石器、青铜、铁器、蒸汽、电气、信息技术时代。科技的发展带来生产工具的革新,是一条不可或缺的主线贯穿于时代脉络。在考察历史方向性问题上,科技一直被看成唯一连续且有方向性的存在,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马克思认为,考察历史应“从生活的物质生产本身出发阐释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并为这种生产方式所创造的交往形式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1]92因此,从科技发展方向考察历史的前进方向,不仅要分析科技在生产力方面所起的作用,也需分析科技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一、科技自身发展的方向性概述

(一)科学技术的内涵

从词源上讲,“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学问”“知识”[2]。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狭义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就科学本身而言,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只有把握各个含义之间的联系,才能科学全面认识科学。

而技术一词,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时代其具体含义也不同。手工劳动时期,技术与人们直接的生产经验相关。产业革命以后,科学摆脱了神学束缚,此时,技术主要指在自然科学原理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手段方法对物质、信息、能量进行加工创造,以此满足主体的价值需求。而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是指,基于社会实践的需要,人类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工具、机器设备以及知识、经验、技能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脉络

第一阶段包涵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原始社会时期,技术直接产生于实践经验,用以制造劳动工具,如石器制作,火石使用以及水车制作等。此时,人类实践几乎没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进入奴隶社会,体力脑力开始分化,同时伴随着文字语言的发展,促进了早期科学的形成。但此时的科学并没有摆脱古代哲学,而是以一种融合的方式出现,被统称为“自然哲学”。这一时期的科学也并不注重向社会生产实践的转化。

第二阶段是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建立在实验和观察上的近代科学开始形成,并摆脱了自然哲学的桎梏和神学的束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以牛顿力学、血液循环的发现为代表。牛顿力学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形成,而血液循环标志着现代生理学建立。此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科学技术所蕴藏的能极大带动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益、开发商业价值的力量,逐渐被人们认识,并迅速运用到生产过程,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第三阶段是19世纪中期到现在。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的建立带来了科技大繁荣。这一时期分为两个小阶段。19世纪是综合阶段,以电磁学理论、进化论和相对论为代表。这个阶段,科技和生产结合密切,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0世纪40-50年代是飞跃阶段,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为代表,将人类社会导向信息时代。

二、马克思关于技术进步与历史方向性的关系概述

马克思著作中虽很少直接出现科技这个词汇,但并不是说他没有科技观念。“机器”“制造工具”“手纺机”等词的出现就是力证。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在生产剩余价值、劳动异化、阶级斗争中起重要作用。并指出,资本主义在非正义的剥削、因异化而丧失的自由、金钱式的量化、制度的非理性形状以及现代的野蛮状态中,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指出:人类社会要想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进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借助科技力量。这是科技发展的方向,也是历史前进的方向。

(一)科技发展方向指向未来生产力发展方向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3]64-67,127-128。科学技术的表现形式就是知识形式,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力。因此,人类社会文明史,也是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史。科技对生产力有强大的促进作用,正如“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1]可见,现实的生产工具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不仅如此,科技也向劳动者、劳动对象渗透,以实现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的智能改造和提升。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以经济发展阶段为例,封建社会及之前称为自然经济阶段,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称为商品经济阶段。这种划分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

在自然经济阶段,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生产遵循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人类通过简单的种植和饲养,获得农产品和动物的肉、皮毛来维持生活。生活上基本靠天吃饭,自然条件起决定作用。劳动工具主要是牲畜或手工制作的工具,如镰刀、水车、石磨等。磨的历史代表着全部人类技术的一个缩影,通过技术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只不过这种科技利用率十分有限。此外,劳动者也只有粗浅的知识、会简单的工具进行生产,土地此时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因此,土地的所有者就是生产的决策人,掌控主导权,生产活动完全听凭土地的所有者,土地所有者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将土地租给农民耕种,自己通过收取地租的方式享受社会财富,久而久之形成了封建的生产方式。此时,科学技术派不上用场,生产力停留在较低水平。

第一次产业革命后,人类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资本家是机器的拥有者,資本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将大量金钱投入生产当中,用于改造机器的性能,获取更多的利益。资本为追逐更大利益,要求劳动者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此时的科技,就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由此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电子计算机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以自动化生产线为主要形式的生产方式,为了维持这种快速的生产方式,大量的资金要求聚集起来。此时,单个资本已无力承担如此巨大的投资和风险,于是股份制和国家垄断的投资方式逐渐形成。股份制使资本从个人手中向股份公司集中,国家利用政府职权出资进行跨部门的大规模联合生产,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出现,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兆。资本的增长大力促进了无产阶级的联合,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劳动者成为资本奴役的对象,人的本质力量异化,无产阶级在持续贫困中逐步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只有推翻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和全人类的解放。此外,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准备了物质条件。因为资本的增长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私人生产力必然会转换为社会生产力,而技术在这种转换过程中就成为“花朵”的重要节点。因为技术不论是对生产工具的改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以及认识到自己的革命任务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科学技术影响着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对科技的理解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4]350。可见,马克思认为科学揭示的是人对自然的一种认识关系,这是对科学更抽象、普遍的哲学概括。但马克思在考察科技时,总和他所处的时代的社会制度、经济关系、文化因素密切联系,历史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5]。因而我们在考察科技发展的方向性与马克思主义进步史观时,也需结合科技对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使市民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上发生了全面变革。例如,之前5个人能完成的,现在借助生产线,只需1个工人就足够了。马克思把这种现象称为“机器排挤工人”,因而也就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的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由此,新的生产力的获得对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方向影响可见一斑。正如,马克思在评价1848年革命时所说的“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6]。此外,生产规模、生产基础、协作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也因科技进步发展了质的飞跃。机械化生产代替分散经营,体脑力结合代替单一体力劳动、科技促使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等现象屡见不鲜。同时,因竞争需要带来的教育改革和普及也实属常见。科学技术不光为人类提供各种物质需求产品,也不断丰富人类精神世界,推动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向更高的阶段迈进。

三、从科技发展方向看马克思进步史观的评析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从科技角度看历史发展方向也需从两个不同维度去把握。

一方面,科学技术是历史向前发展的杠杆,科技发展指向生产力发展方向。它不仅推动生产力内部各个要素的变革,引发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能促进教育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马克思肯定了科技对社会生产的意义和作用,并指出实现人全面自由的解放和发展,需依靠技术的进步才能实现,这是科技发展的有益方面。

另一方面,马克思也注意到科技给人带来的异化现象,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劳动异化的根源。他把这种现象看作科技的“双刃剑”效应: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因而,技术发展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再者,科技带来的财富只是人创造的生产财富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财富形式。此外,科技的反噬作用也不容忽略,例如,人類通过科技试图对自然进行征服,但反过来受到自然界的报复。从这个角度而言,社会是否在持续进步有待商榷。可喜的是,人类通过对技术负效应以及技术困境的反思,找到了一定的解决方式,如制衡技术的运用。

总而言之,科技的门口之外没有野蛮人,一旦一种技术思想萌发并用于实践,即使这种技术被废除,但是留在人类大脑中的这种思想是不可能被磨灭的。所以,问题关键在于怎么合理地运用科技,积极促进社会进步,从而减少社会发展的阵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张军.中国近代科学观探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郑忆石.马克思论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J].理论学刊,2009(10).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科技
科技向善
科技赋能未来
笔中“黑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环保科技大搜罗
环保科技大搜罗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新中国科技60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