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发展

2018-03-30 05:15陶玉白肖祥
学理论·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社会稳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

陶玉白 肖祥

摘 要:在社会转型时代,民族地区存在着制约社会稳定的几大矛盾,然而,如何科学、有效地妥善解决这些矛盾,是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角度出发,并着眼于通过优化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环境的高度来不断加强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提出建议: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活动,构建西部民族地区正确的价值导向;有效结合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营造西部民族地区稳定的文化环境;始终坚持大众化的原则要求,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8-0028-03

“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稳定压倒一切”[1]。在社会转型时代,我国西部地区迎来发展、繁荣和希望的同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大都处于祖国的边疆地区和许多国家毗邻,这就使得在较为复杂的大环境中各种冲突、矛盾等社会稳定问题日益攀升。因此,构建稳定、和谐的西部民族社会环境不仅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统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是维护我国主权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面临的问题

新时期,作为我国重要阵地的西部民族地区,其在社会稳定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综合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族宗教信仰多样化而产生的政治认同感的差异

西部民族地区是由多民族构成,民族宗教信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多样化的民族宗教信仰为何会产生政治认同感的差异呢?因为宗教与政治是发生着内在联系的,是具有丰富的政治属性的社会现象。具有为政治统治服务;进行社会控制,稳定社会秩序;为一些重要的政治运动宣传的政治功能。诚然,由宗教信仰所引发的政治认同感的差异,主要还是各民族还没有形成主流的价值观念,依旧以“自我为中心”,依旧停留于、拘泥于本民族的文化,对外来文化始终保持排斥的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二)经济水平发展滞后且不均衡而引起的利益冲突

经济水平的滞后且不均衡是引发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西部民族地区仍是以粗放式的经济模式来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和输出仍是该地区主要的经济支柱,其生产方式也一直呈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劣势发展。加之,因伴随着民族间交往的不断加深,西部民族地区群众的商品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以更加公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经济利益诉求。比如,西部民族地区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各民族由于民族意识的逐步增强,势必会极力维护本民族的利益,进一步加强对各自区域内的矿产、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等的争夺与控制,这就会引起地方政府和国家、少数民族群众和地方政府以及不同民族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西部民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因经济建设需要会加大对土地、草场乃至宅基地的征用,而因西部民族地区主要的经济支柱来自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输出,这就使得土地承担的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功能,更多是社会保障的功能,被征用土地的这部分农牧民在失去基本的生活资料之后,也就等于失去了经济来源,再加之国家现有的征地补偿标准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部分人的基本生存问题,因而很容易激化广大人民群众同政府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等诸如此类因素成为影响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状况的最直接因素。

(三)文化风俗的差异而产生的民族心理隔阂

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方面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以及不同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相互交融,加强了不同民族间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彼此不协调的现象。首先,民族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各少数民族由于受“保守传统”意识的影响,对现代化产生了很大的抵触情绪。其次,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侵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外来文化也大量涌入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各族都有着自身悠久的文化,在外来文化面前,民族文化更多表现的是一些“保守心理、俱险心理、乡土意识、狭隘的地域认同等等”[2],在二者互相碰撞的过程中,导致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大量流失,由此引发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再次,对民族文化破坏而引发的冲突。比如,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会涉及部分群众搬迁和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一旦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很容易影响到民族关系层面上,甚至引发一些偏激的行为。然而,这些纠纷直指的目标便是自治地方的党和政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西部民族地区的党群关系。

(四)教育水平发展相对落后而造成的主流文化价值的缺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关于教育界耳熟能详的一个话题即素质教育,而在素质教育中也在不断强调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因为教育不仅具有文化的保存、传递和传播的功能而且还有更新文化的功能,其发展充分结合时代要求,凸显时代气息。据此而言,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程度与其是否能够很好地受到主流文化的熏陶习染呈正相关的关系存在。目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教育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总体来说其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比如教育投入缺口仍然较大,投入机制和管理体制存在的相关矛盾等问题,这些都是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发展较为落后的明显标志,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的价值

就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展对其不仅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治价值

社会稳定的首要前提是人民群众具有坚定、统一的社会政治信仰。而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的过程就是科学、有效地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结合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针路线也被人民群众所理解,从而形成统一的社会理想和信念。然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民族地区所包含的政治价值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客体的政治属性对其主体的肯定性作用和意义。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民族地区政治发展、提升民族地区政治认同、促进民族之间和睦相处三个方面。

(二)经济价值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决定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规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行为,有效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稳定、持续、迅速发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强化市场经济运行各种规则的“认同感”,促使人们理性地看待本地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和问题,从而减少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的摩擦成本,从而使市场经济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西部民族地区正因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不均衡、不协调,致使经济市场整体趋势呈现劣势发展的势头,各民族群众之间利益冲突不断。

(三)文化价值

多民族地区由于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差异,从而形成了以多元文化与多种意识形态并存的局面。因此,此时必须要形成一种核心的文化,才能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而作为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能确保主流文化在民族地区的地位,推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发展,而且对促进民族地区和谐文化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社会价值

从社会的高度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因此,通过对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3]。也就是说,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效应,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具体实情,对提高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水平、激发民族地区的社会创造活力,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等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的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有效地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然而,溯其本源其根本要求就是优化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环境。所以当前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时刻了解、把握当地的区情、民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效融入其中,始终保持与民族时代发展同步。使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焕发出强大的创造力和感召力的前提之下,逐步达到优化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环境的目标。文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一)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活动,构建西部民族地区正确的价值导向

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中存在的民族宗教信仰多样化而产生的政治认同感的差异、文化风俗的差异而产生的民族心理隔阂等的问题。综合分析而言,首要的原因还是民族群众政治文化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较为淡薄所引起的。造成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教育水平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未能真正融入人民群众生活中去,未能真正被群众所理解,因而使民族群众无法将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社会联系到一起,无法将个人行为影响上升到国家、民族层次。诚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具体践行中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从而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为目标。因此,当前在西部民族地区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活动,构建西部民族地区正确的价值导向是解决问题的首要一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有价值的理论,故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理论优势。首先,要有高度地政治敏锐性,结合民族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渗透其中,做到过程循序渐进,结果深入人心。其次,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经常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普及竞赛活动,使民族群众在处理民族关系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总之,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稳定发展,就必须先从群众的价值观念入手,通过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逐步实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的目标。

(二)有效结合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营造西部民族地区稳定的文化环境

营造西部民族地稳定的文化环境旨在维持一种和谐文化氛围。顾名思义,和谐文化是在社会发展中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兼具科学性和人民性的理论。科学性是其本质属性,而人民性则是其最终诉求。鉴于此,要想科学、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引导的中华民族主流文化逐步融入多样文化的西部民族地区当中去,就必须有效结合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实现以主流文化为主导,多样的民族文化共同、和谐发展。具体而言,即是将主流文化作为各民族主导、导向性的文化,定期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民族地区群众主流文化的学习、交流,同时也保留各民族本土文化特色。这样做在推进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利于夯实主流文化的指导地位,为民族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又有利于民族地区发挥其多样的文化特色,彰显出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包容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维护了民族地区人民的自尊心,践行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的思想观念,对营造西部民族地区稳定的文化环境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三)始终坚持大众化的原则要求,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的社会环境

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然而,在此过程中如何避免“治标不治本的”现象频出?这就需要不断提升群众的自我价值观念、自身主体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曾指出:“人与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辩证统一存在的”,鉴于马克思理论中的观点也就是说,在社会造就人的同时,为了应时代的要求,人也在不断更新、创造社会环境。所以,为了能够科学、有效地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的社会环境,第一,当地政府、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在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之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要求,扎根群众,将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人民实际生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争取用实际行动打动人民群众,得到群众的认可和肯定,走进群众心里,而并非是整天“纸上谈兵”式的纯理论宣讲,要充分践行理论结合实践的举措。第二,识别不同群众的文化素质水平,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虽然西部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素养不高,但从整体上而言,并不能“一刀切、一锅煮”的对待,要充分利用优势的人力资源,实现环境渲染的良性循环。具体而言,比如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众可以通过在农村、社区等人民大众显而易见的地方张贴图文并茂的纸质信息或定期举行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交谈,从第一现场取得第一手资料,针对人民的利益诉求“对症下药”,而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则只需在进一步强化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引导其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的同时,鼓励他们多多参与为构建民族地區稳定的社会环境所开展的活动中来,树立榜样,发起带动作用,最终实现民族地区协调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1.

[2]陈星博.当前西部多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的新特点与对策[J].探索,2009(6).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3.

猜你喜欢
社会稳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
区域发展篇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关系研究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